手机人民网 军事>重磅推荐

美刊揭秘二战德军88毫米炮:盟军噩梦 外号“反一切炮”

2017-08-29 10:15 参考军事  

参考消息网8月28日报道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7月19日发表题为《88毫米炮:纳粹德国用来摧毁一切的武器》的报道称,仅在1944年一年,纳粹德国主要由88毫米炮以及口径更大的高炮构成的防空系统至少击落6400架美英联军的飞机,并摧毁2.7万架其他军队的飞机。

因此,88毫米炮赢得二战最佳高炮的名声,它因命中率、杀伤力和多用性成为盟军飞行员、坦克手和步兵的噩梦。这种武器装备在德国坦克上,承担反坦克炮、突击炮以及防空炮等多种角色。

有位步兵曾给它取了个十分恰当的外号——“反一切炮”。这种武器甚至还在战时美国漫画中拥有一席之地,漫画家比尔·莫德林笔下的角色G.I.威利就曾恼怒地对一名军官说:“如果我们抓到88毫米炮的发明人,我会让你知道的。”

德国88毫米炮的起源

88毫米炮的家族史可追溯到1916年底,当时德国陆军首次对一战中德国海军使用的火炮进行改造,用于地面战中。当初德国海军采用这种大炮主要原因是,一发88毫米的炮弹被认为是单人能搬起的最大和最重炮弹(约34磅)。

一战中使用的原型大炮可把一枚9.6公斤的高爆弹送到6850米的高度,最大射程达10800米。那个时候德国人依靠比较简陋的拖车让大炮具备很大的机动性。到1918年底,德国人甚至为这种大炮添加了原始的集中火控技术。

参考消息网8月28日报道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7月19日发表题为《88毫米炮:纳粹德国用来摧毁一切的武器》的报道称,仅在1944年一年,纳粹德国主要由88毫米炮以及口径更大的高炮构成的防空系统至少击落6400架美英联军的飞机,并摧毁2.7万架其他军队的飞机。

因此,88毫米炮赢得二战最佳高炮的名声,它因命中率、杀伤力和多用性成为盟军飞行员、坦克手和步兵的噩梦。这种武器装备在德国坦克上,承担反坦克炮、突击炮以及防空炮等多种角色。

有位步兵曾给它取了个十分恰当的外号——“反一切炮”。这种武器甚至还在战时美国漫画中拥有一席之地,漫画家比尔·莫德林笔下的角色G.I.威利就曾恼怒地对一名军官说:“如果我们抓到88毫米炮的发明人,我会让你知道的。”

德国88毫米炮的起源

88毫米炮的家族史可追溯到1916年底,当时德国陆军首次对一战中德国海军使用的火炮进行改造,用于地面战中。当初德国海军采用这种大炮主要原因是,一发88毫米的炮弹被认为是单人能搬起的最大和最重炮弹(约34磅)。

一战中使用的原型大炮可把一枚9.6公斤的高爆弹送到6850米的高度,最大射程达10800米。那个时候德国人依靠比较简陋的拖车让大炮具备很大的机动性。到1918年底,德国人甚至为这种大炮添加了原始的集中火控技术。

一战即将结束时,《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队和工业企业实施了严格制裁,尤其是克虏伯公司和莱茵冶金公司。然而两家企业都与外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因此它们的研发工作躲过《凡尔赛条约》落实情况调查员的视线。到1933年,首批少量升级版88毫米炮被送到德国军队手中。到1936年初,官方指定的88毫米FlaK 18炮开始大量生产。

德国人使用18的代号是想误导《凡尔赛条约》落实情况调查员,让他们以为这款大炮只是1918年那个型号的复制品。

在20世纪30年代的设计改进

事实上,升级后的FlaK 18炮是一个重大的进步。它为半自动式,其弹簧装置在大炮产生后坐力时会打开炮闩、弹出炮管,然后恢复待击发状态,其最初设计目的是用来击落轰炸机。下一发炮弹可以手工、也可以使用助力通条装填。高度机动的转向架可降低十字形炮架的高度,以获得更为稳定的射击表现。炮管可以旋转360度,一名训练有素的炮手可以每分钟最多可发射20发炮弹。

FlaK 18使用一根整体炮管,使用寿命是发射900发使用线状无烟推进剂和铜质桩帽的炮弹。由于炮管的使用寿命较短,战斗中炮管的更换十分必要。莱茵冶金公司后来提供了三段式炮管的解决方案,战场技术员只需按时更换中间一段炮管,因为这个位置是承受发射压力最大的部分。

在FlaK 18的基础上采用多段炮管和新型运输拖车后就成了FlaK 36。随着战争推进,二甘醇和硝基胍火药等推进剂的使用降低了炮管损耗。经过各项改进后,高炮炮管后来的使用寿命达到6000发炮弹,有时候甚至可发射1万发炮弹。

升级后的88毫米FlaK 37高炮增添了当时相当先进的火控数据显示单元。这款防空火炮最初用来防卫德国本土,可把一枚17磅的榴霰弹发射到数千英尺高空,然后爆炸形成1500多片碎片,可以击伤或击毁方圆200码(1码约为0.9米)范围内的任何飞机。

把88毫米炮装上“虎”式坦克

德国对88毫米炮的表现印象深刻,早在1936年就计划把这种武器装备在坦克上,也就是“虎I”式坦克。

“虎I”式坦克上的88毫米KwK 36坦克炮采用整体炮管,其精度和射程常常对盟军坦克造成“一击必杀”的效果。

德国人还设计了一款88毫米PaK 43反坦克炮,第一批于1943年底下线。它很快就被广泛认为是当年战争中表现最佳的反坦克炮。它可以360度提供火力支持,可在战场上击穿任何盟军坦克的前甲板。这种炮独特的高度倾斜的前护甲能抵挡大部分炮弹打击。其炮管为两段式,后膛为半自动式。这种炮的最大射程为15150米,除了反坦克的作用,还可用于战场支援火力。

88毫米PaK 43炮后来经过修改,装备在“虎II”式坦克上。这款令人恐惧的坦克设计可携带40发高爆弹和40发穿甲弹,1944年初它首次在东欧前线现身。

“虎II”式坦克重近69吨(比其前辈要重许多)但仍采用相同的发动机,这引起德军担忧,因为“虎II”在速度和机动性上比较逊色,而且特别耗油。由于这些限制,战争快结束时,这款坦克更多地用于防御。

从防空到反坦克

PaK 43炮还被改造成各种自行火炮,包括“犀牛”自行火炮和“费迪南德”自行火炮。后者被匆忙投入到1943年的库尔斯克之战,据称有89架投入使用。据报道,尽管存在一些设计缺陷,“费迪南德”自行火炮还是摧毁了大约200辆苏联坦克。在激烈的库尔斯克战役中存活下来的“费迪南德”火炮经过大量改造,被重新命名为“埃莱凡特”。

PaK 43炮还被装备在“黑猎豹”反坦克车上。这种车重46吨,最多可携带60发炮弹,行驶速度可达每小时48公里。“黑猎豹”实际投入使用的只有约400辆,但在各个前线都有出现,并得到盟军重视。

有意思的是,英国和美国都拥有与88毫米FlaK炮相似防空能力的高炮。英国人的94毫米炮和美国人的90毫米炮能够打得更高,炮弹体积也更大。理论上它们的性能高于德国人的高炮。然而这两种炮都更为笨重。盟军只把它们用于初级的防空作战,而德国人则扩大了88毫米炮的使用范围,用于反坦克和打击地面坚固的堡垒。

随着战争推进,德国人对最初的88毫米FlaK炮进行各种灵活创新,提升了防空能力,并成功改造成坦克炮、反坦克炮以及类似地面火炮,从而造就88毫米炮为二战传奇大炮的持久名声。(编译/郭骏)

资料图:德军的88毫米FlaK 18炮。

轨道巨兽:现代装甲列车装二战坦克炮

装甲列车是一种在铁路沿线对部队进行火力支援和独立作战的装甲铁路车辆,由战斗列车和基地列车组成。在一、二战期间有过出色表现,本期我们将介绍一种现代装甲列车,即南斯拉夫内战期间,塞族武装克拉伊纳旅配备的“克拉伊纳特快”号。

“克拉伊纳特快”号主要活跃于1991年至1995年的南斯拉夫内战期间,曾参加过克罗地亚独立战争(1991至1995年)和波黑内战(1992至1995年),在多场战斗中取得过出色表现。 图为该列车的装甲车头,上面直接安装了一个二战美制M18坦克歼击车的炮塔,配有一门76毫米坦克炮。

作为屈指可数的现代装甲列车之一,“克拉伊纳特快”号上的武器配置可谓是新旧结合,且还是万国货“嫁接”的产物,但火力相当凶残。作为装甲列车头的二战美制M18炮塔算是该列车上最老的武器,但在其后方就安装有2个双联苏制12管57毫米航空火箭巢(共24枚火箭弹),则产于20世纪50年代。

图为塞族士兵正为57毫米火箭巢装填火箭弹。该火箭巢原是为战机或武直挂载所设计,可发射S-5系列火箭弹(混装高爆反坦克弹头或高爆破片弹头),射程有限,但火箭弹幕的面杀伤能力强,刚好能与M18的76毫米炮的精确射击形成互补。在一次战斗中,这一组合就成功压制了装备有76毫米火炮和RPG火箭弹的敌军阵地。

在双联火箭巢后方的多节车厢,配置有大批中、小口径的防空炮和重机枪,包括1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1座3联23毫米高炮、3座20毫米防空炮、2挺12.7毫米重机枪、2挺7.9毫米机枪和2挺7.62毫米机枪等,可以压制包括轻型装甲车和武装直升机在内的多种目标。

图为克拉伊纳旅士兵使用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对敌军目标开火,该炮最大射程7100米,最大射速每分120发。

除中小口径火炮外,该列车其实还搭载有2门120毫米迫击炮,但不用时通常收纳在装甲车厢内。 图中这一角度可见装甲列车上的40毫米博福斯高炮(左红圈)、装甲车厢上方的20毫米防空炮和三联23毫米高炮(右红圈)。

图为该列车搭载的自制三联23毫米高射炮。

除火力强大外,“克拉伊纳特快”号的防护能力也很了得,最初只有沙袋防护,后来加装了厚达25毫米的装甲板,外面还有附加的橡胶衬垫,衬垫和装甲板之间还填充了大量砾石,起到了附加装甲的作用,甚至曾在战斗中被一枚AT-3反坦克导弹命中后,车厢依旧完好,可见其防护力。图为布置在最末节车厢的苏制M1938型122毫米牵引榴弹炮,该炮是于1992年换装到列车上的。

尽管”克拉伊纳特快”号历经数次战斗,并多次击败敌军,但由于其所属的“克拉伊纳共和国“战败,在执行一个代号为”风暴行动“的作战后,列车上的士兵们最终选择摧毁这列”功勋战车“,最后故意让列车脱轨坠入一河谷中,结束了其传奇的作战生涯。

图为克拉伊纳旅士兵在装甲列车通过前,调试铁轨。

沦为帮凶!二战德军缴获美苏坦克作战

二战期间,盟军有时会遭遇“自家坦克”火力突袭,唯一的区别是这些坦克上都有纳粹德军徽标,本图集就整理了一批被德军缴获的美苏坦克作战珍贵图片供大家欣赏。图为在德军后方试验评估基地列队的装甲兵,他们身后从左至右依次是缴获的美军M10坦克歼击车(主炮已丢失)、M4谢尔曼坦克、意大利P40重型坦克和苏军T-34坦克,可谓是东、西线装备“齐聚一堂”。

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照片,可见在这些美、苏、意坦克对面,还有一排缴获的盟军坦克和装甲车,其中还包括英军的丘吉尔坦克。

被德军第八装甲师缴获的苏联KV1坦克,可能摄于1943年。

这辆被德军缴获的T-34还加装了德制III号或IV号坦克的指挥塔。

比较讽刺的是,德军也出现过不少T-34王牌车组,例如图中党卫军“帝国”师塞伯特上士的车组,最终战绩为69辆。或许从另一个角度也证明了这种坦克的优秀性能。

图为被德军缴获的苏军KV-2重型坦克,“马桶头”上装了德军坦克指挥塔,看上去十分诡异。

被德军非洲军团缴获的盟军M4坦克。

被德军缴获的英军A10坦克。

图为被德军缴获的苏军T-35“陆地巡洋舰”多炮塔坦克,十分罕见。

图为被德军缴获的苏军装甲列车。

东线德军从苏军缴获的美制威利斯吉普,被网友戏称为“三姓家奴”。

二战末期拍摄的德军T-34坦克小队。

另一辆被德军缴获的苏联SU-85自行火炮,编号213。

图为战后被英军重新夺回的德军“谢尔曼”和“萤火虫”坦克。

图为被德军缴获的T-70轻型坦克。

图为德军使用缴获的苏联T26坦克掩护步兵进攻。

图为德军缴获的苏联BT坦克。

(责任编辑:汪晓波)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