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传奇毒枭坤沙为何得善终

2016-05-17 11:05 新快报  

提到传奇毒枭,不得不提到坤沙,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他控制着“金三角”的毒品制造与流通,被人们称作“世界第一毒枭”。

他说“世界上最痛恨毒品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吸毒者的母亲,一个是我。”

缅甸政府官员证实,曾经风云一时的“金三角”头号大毒枭坤沙2007年10月27日死于仰光家中。坤沙的秘书也宣称,坤沙已经去世,病因不明,但他一直患有多种疾病,并且半瘫痪。坤沙于30日被火化并下葬。一名墓地工作人员证实了这次葬礼。这个曾经的世界头号通缉犯、缅甸泰国政府头号对手享年74岁。

从“小贩”到“毒王”

坤沙于1933年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其母是中国人,父属缅甸掸族。他有三个名字,中文名字叫“张奇夫”,缅甸名字为“关约”,“坤沙”则是泰国名字。坤沙5岁时母亲去世,他由祖父母抚养成人,从小未读过书。

上世纪50年代初,坤沙混迹于流窜掸帮的国民党残部中,学会了一些军事常识和技术。后来,他组织了一支毒品的小小贩毒武装。

1962年,坤沙向缅甸政府宣誓效忠。获得合法身份后,他一方面在自己的控制区大力发展罂粟种植,建卡征收毒品过境税,建立吗啡和海洛因提炼厂,直接生产和销售毒品;另一方面他击败和收编各小股贩毒武装,扩大自己的势力。

提到传奇毒枭,不得不提到坤沙,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他控制着“金三角”的毒品制造与流通,被人们称作“世界第一毒枭”。

他说“世界上最痛恨毒品的人有两个,一个是吸毒者的母亲,一个是我。”

缅甸政府官员证实,曾经风云一时的“金三角”头号大毒枭坤沙2007年10月27日死于仰光家中。坤沙的秘书也宣称,坤沙已经去世,病因不明,但他一直患有多种疾病,并且半瘫痪。坤沙于30日被火化并下葬。一名墓地工作人员证实了这次葬礼。这个曾经的世界头号通缉犯、缅甸泰国政府头号对手享年74岁。

从“小贩”到“毒王”

坤沙于1933年出生于缅甸掸邦莱莫山弄掌大寨,其母是中国人,父属缅甸掸族。他有三个名字,中文名字叫“张奇夫”,缅甸名字为“关约”,“坤沙”则是泰国名字。坤沙5岁时母亲去世,他由祖父母抚养成人,从小未读过书。

上世纪50年代初,坤沙混迹于流窜掸帮的国民党残部中,学会了一些军事常识和技术。后来,他组织了一支毒品的小小贩毒武装。

1962年,坤沙向缅甸政府宣誓效忠。获得合法身份后,他一方面在自己的控制区大力发展罂粟种植,建卡征收毒品过境税,建立吗啡和海洛因提炼厂,直接生产和销售毒品;另一方面他击败和收编各小股贩毒武装,扩大自己的势力。

1967年坤沙贩毒集团与大毒枭罗兴汉大战一场,得胜后他控制了“金三角”70%的毒品生产和大部分贩运业务,因此,他曾得意地自称为“鸦片大王”。

此外,坤沙在缅甸和泰国均拥有土地、房屋和其他产业,又委托其亲人在泰国的曼谷、清迈和夜丰颂等地为他化名经营珠宝商店。在他的几名大小老婆中,据说有一人是缅甸曼德勒的拥有捕鱼船队的女富翁。坤沙还将儿女都送到美、英和澳大利亚求学。

1989年金三角毒品贸易达到最高峰时,坤沙控制了整个金三角地区毒品贸易的80%,美国也曾悬赏200万美元捉拿这位曾经的世界第一毒枭。

治军有方严禁下属吸毒

上世纪80年代,坤沙控制了长达400公里的泰缅边界线,缅甸掸邦东部与泰国清迈、清莱、夜丰颂三府接壤的狭长地带都成了他的“独立王国”。坤沙在泰国清莱府夜庄县麦开区选择了万欣德村(又名“满星叠”)作为其“王国”的“都城”。

在大约10年的黄金时代里,他身边有3000名精兵,总部霍蒙驻兵6000人,掸邦从南至北还有约两万人的武装也由他指挥。他本人住在离霍蒙大营约10公里处一所称为“白宫”的豪宅里。

坤沙治军威恩并重。他本人像个白面书生,并不凶神恶煞。虽识字不多,却颇尊重“读书人”。据称他对其同伴讲义气,对掸族人重感情,待人随和,甚至常嘘寒问暖以示关怀,颇有些草莽英雄的气概。

尽管坤沙贩毒无数,却不准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作为表率,并规定任何人发现其部下吸毒均可当场处决。

摇身一变成“民族英雄”

坤沙这个名字则是他在年轻时候到泰国闯荡所取的假名。

坤沙能在“金三角”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巧妙地利用了“金三角”长期存在的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

坤沙1969年曾被缅甸政府诱捕,其得力助手张苏泉随即把其贩毒武装更名为“掸邦革命军”,宣称要为掸族同胞的“自由独立”斗争到底,他们制毒贩毒是为“革命运动”筹措“经费”。这样,坤沙转眼之间就由“鸦片大王”变成了“民族英雄”,因此,坤沙虽然遭受缅甸政府军的围剿,但却博得掸邦反政府人士的拥戴和赞誉。

1994年,坤沙公开宣布成立掸邦共和国,他自任总统。他的军队叫掸邦革命军,他用贩毒得来的钱不断更新武器装备,其武器先进程度一直高于缅甸政府军。

为避祸一度诈死

虽然所受教育不多,但是坤沙却从在中国内战结束后流窜到缅甸的国民党残余部队那里学会了种植鸦片和一些军事技能。

1985年1月18日,几乎所有的泰国报纸都报道说,“鸦片大王”坤沙因长期患糖尿病卧床不起,已于1月16日死于“金三角”的黎兰山区,终年52岁,其亲友已去泰国北部欣德镇建穴造墓,筹备举行隆重葬礼,泰国警方特派人员前往核实,等等。

孰料9个月后,正当各国肃毒机构为坤沙的死松了一口气时,他却再次出现在“金三角”,并在掸邦新的巢穴接受记者采访,宣称他已经洗手不干毒品勾当了,而是正在计划建立“掸国”。

随着1961年国民党残军的大败退,坤沙开始自己拉队伍,返回家乡继承了土司职位,并开始建立大型武装。图为1989年坤沙接受澳大利亚接着采访所拍照片。

1971年,坤沙利用民族情绪号召掸族革命,竖起“掸邦独立建国”大旗,将部队改组成“掸邦联合军”(简称SUA),迅速成长为缅甸一支强大的反政府武装。

“鸦片王国”覆灭

1993年11月,缅甸政府军开始对坤沙领导的蒙泰武装发动攻势,先后占据了坤沙的一些据点。此时的坤沙年事已高,开始无心恋战。61岁时,坤沙曾表示愿意向缅甸政府投降。他说,自己想隐居乡里,养鸡种菜,安静地度过余生。当时,美国正悬红200万美元缉拿他。1995年12月,政府军对坤沙采取新的军事行动。1996年1月5日,坤沙领导的蒙泰武装开始向政府投降,到18日,共有9749人向政府缴械,共交出轻重武器6004件,其中包括地对空导弹。当天,他出席在他总部洪孟举行的受降仪式。此后,坤沙便隐居于仰光。

同时,他还继续贩毒事业,1980年代中期,海洛因的加工提纯使金三角逐渐成为世界毒品中心,坤沙事业崛起。

1990年代初,坤沙事业如日中天,蒙泰军走私翡翠、宝石、贩运军火;采取措施鼓励当地人种植鸦片,征收鸦片税;在辖区内开设关卡,征收各种税费。

为维持军费,坤沙每年征收的保护税高达40%。1988年,收取了2亿的保护税,1989年的保护税为4亿。

1993年,坤沙公开宣布成立掸邦共和国,自任总统。但内部开始走向瓦解,后被迫卸下“国家主席”和“军队总司令”的头衔。1996年,缅甸政府向坤沙提出了特赦。坤沙随即率领他的武装投降,并与4个老婆移居首都仰光。

2007年10月27日,坤沙在仰光逝世,这位曾被称为“死亡王子”的金三角毒枭的传奇终于画上了句号。坤沙及其组织从事贩毒、暴力、谋杀、暗杀及贿赂等活动。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经估计,美国本土的海洛因有60%是在坤沙控制的地区进行提炼的,前美国驻泰国大使威廉·布朗称他为“全世界最可怕的敌人”。

(责任编辑:余璐)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