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民生·民声)

人民日报:墓地,不是用来炒的

  2017年04月14日04:38

●与实现“居者有其屋”一样,保障“逝者得其葬”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防止墓地过度投机炒作给社会带来的危害,需要在“限”和“供”两方面共同发力。从长远来看,改变现有墓地供应不足的局面,大力推行生态安葬将是必然选择

这个清明节,因为一则苏州市加强墓地限购的消息,让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变得不淡定了。该市清明工作会议强调,经营性公墓不得跨区域推销墓穴,同时禁止为尚未死亡人员购置墓穴。舆论认为,此举打响了墓地限购的“第一枪”。

当然,这份不淡定并非来自一纸限购令,而是这背后不断飞涨的墓地价格。媒体调查显示,近几年,在山清水秀的苏州,经营性墓地价格扶摇直上,去年底已高达每平方米12万元。这种涨势同样体现在国内多个大中城市:面积约1平方米的墓地,在上海均价6万元,最高可达30万元;在天津最低1万元,最高20万元;在广州,大多在10万元至12万元;在北京昌平,六环内均价是6万元,好一些的10多万元。

价格高企也就罢了,关键还面临无墓可葬的局面。在苏州,国土部门认定的经营性公墓用地有2737亩,按照目前的使用速度,这些墓地10年内将售罄,紧俏程度远超房地产市场。民政部2013年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全国现有墓穴只能使用6年,大部分省市的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山西、山东、广东等省份的现有墓穴可供应年份不足5年。

在供需极度失衡的情况下,墓地炒作成了很多企业和个人的生财之道,暴利程度大大超过其它行业。上市公司福寿园2016年财报显示,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68亿元,实现利润4.48亿元,其中墓地服务的毛利率高达81%;福成股份去年殡葬业务毛利率高达84.84%。在热点城市,一些卖到几十万元的墓地甚至可以获取七八倍以上的利润。虽然相关法规禁止私人转让墓地,但现实中倒卖“二手墓地”的现象屡见不鲜。管理上的漏洞,鼓励了一些人通过大量囤墓非法获利。

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