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观点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人民日报  2017-09-22 04:10

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领会和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断,有必要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

补齐三大短板、促进三大转变,推动“三农”领域发生根本性变化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对农业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目的是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高农业供给能力、供给水平、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这意味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使我国农业实现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推动“三农”领域发生根本性变化。

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没有强大农业的支撑,就难以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从国际经验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业都很发达,不仅组织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而且国际市场竞争力强。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农业现代化依然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与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已实现种养加的自动化和工厂化,正向高度自动化、精细化发展;农业技术现代化水平高,已实现农业化学化,生物育种技术世界领先;农业管理现代化水平高,已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产业化和服务社会化。我国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大力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生产创新和组织创新,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从低端跃上中高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靠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转变为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这将实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下一页

时刻新闻
精彩推荐
强坛热帖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