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

华侨英烈李子芳:“革命何须怕断头”

福建日报  2017-09-25 09:16

原标题:华侨英烈李子芳:“革命何须怕断头”

李子芳纪念馆前的雕塑

铁军战士不弯腰,岂能怕死去求饶。

人生百年终一死,留得青山上云霄。

铁军战士不发愁,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情在,三年归报楚王仇。

——李子芳写于石底监狱

李子芳,1910年5月出生于石狮市永宁镇子英村的一个华侨之家,1927年,17岁的李子芳放弃在菲律宾已然优越的生活,回国投奔革命。“父母不嫌子女丑,子女不嫌父母穷。既然咱们的国家这样穷,凡是有志气的中国人都应该为她争气立志,振兴崛起。”他如此劝慰伤心不解的姐姐。

1932年5月,李子芳经地方党组织介绍,到漳州石码参加红军,193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

行军中的“110部长”

长征初期,战火纷飞,部队沿着闽赣崎岖陡峭的山路行进。“行军途中学认字”,组织部干事李子芳,这位红军中的“大学生”,找来笔墨在旧报纸上写下“革命”“团结”等词语,战士们每天学十来个字,一个月行军下来识得几百个字。“我们要坚定反对政治上的动摇和逃跑主义”“红军将来还要打回来”……李子芳常常不失时机地传达首长的指示精神。后来调任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的肖华,在1982年的纪念文章里深情写道,“李子芳总是那样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总是那样生气勃勃、永不怠倦,当时红军中的知识分子很少,他是部队中的佼佼者”。

经过40多天的行军,红一军团从江西南部于都的铜锣湾打到湘桂交界的湘江上游。这是最后的一道封锁线,也是“长征中最危险的日子”。李子芳原本已随先遣部队提前过了湘江,后因组织上急需政工干部投入宣传等工作,他又主动请缨返回东岸参加政治动员,还在敌人的枪声炮眼下接运伤兵。放眼湘江,血流成河。“老乡,两块银元,您拿着。”这一天,当地一位为红军作向导的农民,倒在距离渡口不远的小路上呻吟着,血迹顺着手臂往下淌,李子芳见状,三步并两步地冲上前扶起了老乡,掏出备用的银元,倒出部分米粮,捆在老乡腰间,目送其离去。

下一页

时刻新闻
精彩推荐
强坛热帖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