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观点

南方日报:理性看待结婚率下降

南方日报  2019-03-22 08:29

原标题:理性看待结婚率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数据,从2013年开始,我国结婚率逐年下降。2013年全国结婚率为9.9‰,2014年降低为9.6‰,2015年为9‰,2016年降到8.3‰,2017年再降到7.7‰,2018年中国结婚率只有7.2‰,创下2013年以来新低。

我国结婚率下降,并非是一个新近出现的势头,而是人口变化的合理结果。首先,适龄的结婚人群变少了。举个例子,我国1987年人口出生率为23.33‰,1996年人口出生率为16.98‰,2010年出生率是11.9‰。当年的出生率下降也许并没有什么,但作用在社会人口结构变化上,就是今天的结婚人群变少了。考虑到我国近几年来出生率的走低,这一结果也会反映在几十年后的结婚率上。另一方面,结婚率的分母是全部人口,随着社会经济进步,老龄化人群越来越多,也会相应挤压适婚人群的占比。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表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生育率走低、结婚率走低、老龄化走高都是正常的人口发展规律。

结婚率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化。首先是城市化过程中,人们主动结婚的意愿降低了。随着受教育程度增长,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女性的权利意识普遍增长,部分适婚年龄人群开始更加追求实现自我价值,许多人追求“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主义”,宁可错过也不愿意将就。其次,城市化也带来了被动挤压效应,许多人感觉到工作压力大、购房压力大、生育压力大,由此婚姻多了些家庭和经济的考量,这就会加大磨合协商时间,从而延长了年轻人的平均婚龄。城市化发展程度越高,结婚率就会越低,这从地区数据差异中可以得到印证。结婚率最高的几个地区是西藏、青海等,北上广深等城市相对较低。

结婚率下降虽然具有合理的原因,但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带有一定的风险。结婚率下降,最直接体现的就是出生率下降,劳动力要素的供给在未来会呈现下降趋势,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要素的短缺将制约中国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同时,大城市具有的“虹吸效应”,会对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形成“挤出”结果,使得部分地区经济发展受到挑战。此外,对于年轻人而言,结婚往往意味着一对夫妻养四个老人,压力也不算小。现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吸引高端人才,国内部分省市间发起“抢人大战”,大都是为了给经济发展贮藏潜力。对一些人口净流出的地区而言,应该具备相应的危机意识。

下一页

简版彩版触屏版

Copyright © 2014 Peopl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