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1-06-11 17:23
近年来,各地高校思政课不断探索新模式、新理念,质量水平显著提升,课程内容不断丰富。然而一些高校依然存在思政课“到课率”“抬头率”不高等问题。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只有思政课为高校学生所喜爱,才能更有效发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唯有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效果才能好。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撇开热点讲。这种不触及问题根源、不系统全面、没有时代感的授课,学生要么难以理解,要么觉得不接地气,缺乏吸引力。让学生们领悟到科学理论的韵味,需要思政老师把理论精髓讲出来、讲到位。作为思政课老师,不仅要扎实理论功底,做到对理论问题把握准确、解释到位,也要结合当前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等,做到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教案,让理论在不同背景下始终焕发出真理的光芒。
适当增强课堂趣味性必不可少。教学中,一些老师为增强学生上课热情,采用轻松授课形式,如课堂演示、课堂表演、播放电影等。形式是载体,有效的形式创能引导学生们互动、思考、感悟,但想让学生真正在课堂活动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还是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思政课想要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必须做到润物细无声,比如通过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等,才能让学生在日常参与中接受教育。
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参与。为学须先立志。对于学校来说,必须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这就意味着做好思政教育不仅是这一门学科的任务,而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高校各学科老师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思政课的课堂很小,仅是一门学科;思政课的课堂很大,贯穿于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贯穿于课堂内外。唯有理论与现实、过去与现代、趣味与感悟、课内与课外、不同学科间相互融合,思政课才能有效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