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财经滚动

姜杰委员:新型火箭将使我国具备2030年前载人登月能力

2022-03-04 16:05 人民网  作者:人民网记者 赵竹青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席总设计师姜杰。受访者供图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新一代载人火箭、中型运载火箭、可回收火箭等先进的航天技术进展如何?在商业航天发射方面怎样加速布局?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席总设计师姜杰。

商业航天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壮大

人民网:2月28日,长征八号火箭“一箭二十二星”成功发射,创造了中国火箭“一箭多星”的新纪录,这也是一院在商业航天方面的新突破。长征五号系列、长征七号系列、长征八号、长征十一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中,有哪些火箭是服务于商业航天发射的?和服务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火箭相比,这些火箭有什么特点?

姜杰: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主力中型运载火箭,秉承了新一代火箭“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发展思路,采用模块化组合的方法进行研制,具有良好的继承性、经济性、先进性和适应性,可以满足中低轨道高密度发射任务需求。其特点使其可承担商业发射任务,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长征系列家族中首个固体运载火箭,也是首型适应多态发射的全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火箭具备发射周期短、发射场设施保障要求低的特点,可以陆上发射,也可以海上发射,主要用于支持民商小卫星及星座的快速组网、补网发射。

人民网:相比国外,目前中国商业航天发射还不多。您如何看待中国商业火箭发射前景?长征十一号和捷龙三号何时搭载卫星发射?何时会迎来这些火箭的一年多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席总设计师姜杰。受访者供图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新一代载人火箭、中型运载火箭、可回收火箭等先进的航天技术进展如何?在商业航天发射方面怎样加速布局?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首席总设计师姜杰。

商业航天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不断壮大

人民网:2月28日,长征八号火箭“一箭二十二星”成功发射,创造了中国火箭“一箭多星”的新纪录,这也是一院在商业航天方面的新突破。长征五号系列、长征七号系列、长征八号、长征十一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中,有哪些火箭是服务于商业航天发射的?和服务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的火箭相比,这些火箭有什么特点?

姜杰: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主力中型运载火箭,秉承了新一代火箭“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发展思路,采用模块化组合的方法进行研制,具有良好的继承性、经济性、先进性和适应性,可以满足中低轨道高密度发射任务需求。其特点使其可承担商业发射任务,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长征系列家族中首个固体运载火箭,也是首型适应多态发射的全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火箭具备发射周期短、发射场设施保障要求低的特点,可以陆上发射,也可以海上发射,主要用于支持民商小卫星及星座的快速组网、补网发射。

人民网:相比国外,目前中国商业航天发射还不多。您如何看待中国商业火箭发射前景?长征十一号和捷龙三号何时搭载卫星发射?何时会迎来这些火箭的一年多发?

姜杰:国内商业发射市场需求规模近年来发展尤为迅速。随着国家政策逐步放开卫星制造和应用的权限,在传统航天发射市场外,民营企业积极进入航天领域,商业卫星成为主要手段和最佳切入点。

中低轨卫星凭借技术门槛较低的特点,正在成为商业卫星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市场将不断壮大。根据艾瑞咨询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公布的未来5-10年小卫星星座组网计划12项,共计2200余颗(未考虑国网星座和天地一体化),遥感和通信卫星是主流。按照平均每次发射10颗卫星估算,需要220次商业发射。

捷龙三号(SD-3)首飞预计是2022年9月,2022年已经初步安排了2至3发发射任务,2023年度以后将满足每年不少于5发任务,并呈逐年增长趋势。

长征十一运载火箭近年来一直在承担商业发射任务,已经将几十颗小卫星送入太空,今年有4至5发发射任务,其中商业发射任务预计有1至2发。

“可回收火箭”正在进行相关技术攻关

人民网:可回收火箭技术是当前航天领域比较前沿的技术,一院也在进行相关技术试验,目前进展如何?难点在哪?

姜杰:火箭回收是建设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重要基础,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研制将实现我国航天运输由一次性使用向重复使用的重大跨越,大幅度提升我国进出空间可利用空间的能力,就拥有解决落区安全、降低发射成本、推动技术发展的显著优势。

当前火箭回收相关的技术攻关正在开展,其技术难点主要包括发动机多次启动技术、发动机推力调节技术、着陆缓冲机构的研制、高精度制导和控制技术、复杂气动外形下的热环境预示及大面积热防护技术等。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使我国具备2030年前载人登月能力

人民网: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目前研制情况如何?它将突破哪些关键技术?具备哪些能力和特点?何时可以实现首飞?将如何助力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

姜杰: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当前正处于关键技术攻关及方案深化论证阶段,火箭的研制将突破13项重大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多机并联复杂环境预示与控制技术、高可靠健康管理技术、自主飞行控制重构技术、大承载轻质化结构与分离机构技术、高性能氢氧发动机、高性能液氧煤油发动机、高性能增压输送技术,这些技术决定了火箭的性能指标,是载人登月任务完成的基本前提,另外还包括高性能结构材料应用技术、快速测试发射技术、新型数字化技术、器箭一体化技术、电气一体化技术、高能煤油技术,这些将影响火箭的技术水平,是火箭方案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探索了高效的运载火箭研发制造模式,打造了安全可靠、性能先进的载人运载火箭系列,同时满足载人月球探测及近地空间站后期运营需求。

载人登月一直是数千年来中国人追逐渴求的美好梦想,也是世界大国科技水平和国家实力的综合体现,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使命召唤下,实现无人探测向载人登月的重大跨越迫在眉睫。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的研制将使我国具备2030年前载人登陆月球的能力,并为后续月球科考与开发、深空探测及空间资源利用打下基础。

重型运载火箭研制还需八到十年时间

人民网:重型运载火箭将用于哪些航天领域?何时可以实现首飞?它具备哪些特点和优势?

姜杰:重型运载火箭可以跨越式提升我国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的能力,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百吨级,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50吨级,任务覆盖面广、适应性强,既可用于空间舱段、空间电站等近地轨道大规模发射任务,也可用于载人登月、载人火星/小行星探测、太阳系边际探测等深空探测任务,使我国空间活动进入全新的大规模探测阶段,保障我国在宇宙探索和空间开发中的优势地位。

重型火箭是具有跨代意义的运载火箭,其研制需要八到十年时间。

重型运载火箭极具技术先进性,其研制必将伴随运载火箭设计生产试验相关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集群突破,牵引运载火箭以及各类新型航天器的集群化发展,并辐射带动航天相关产业全面发展,促进国家航天科技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跨越式提升,强有力地支撑航天强国战略。同时,重型运载火箭可为我国未来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开辟新途径,通过一箭多星、大型空间平台、深空探测等任务的国际发射,带动航天发射服务产业的发展。

重型运载火箭工程的实施,必将牵引精密制造、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科研能力、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升,使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引领世界相关技术发展的优势能力,形成以系统创新为牵引、专业技术创新为支撑的良好格局,同时可对我国基础工业发展和制造业产生巨大牵引作用,促进航空、船舶等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跨域,带动我国民用产业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力引领和推动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 

(责任编辑:赵竹青)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