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两会专题

【中央厨房·解码】“普法先进个人”习近平的两会时间,蛮拼的!

2016-03-13 17:28 人民网  作者: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记者 黄 超

3月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了“两高”工作报告。“保护伞”“灯下黑”“‘民告官’难”“舌尖上的安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舆论焦点、民生痛点一一呈现、毫不回避。

全面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离不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也离不开一名“普法工作者”——习近平的贡献。梳理人民日报公开报道,“法律”“法治”“守法”等成为习近平近三年来全国两会讲话的高频词。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从抽象理念到具体领域,习近平每年两会都现身说法,“也是蛮拼的”,是位名副其实的“普法先进个人”。

两会普法“首秀”坚定法治理念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国家主席。当选后,习近平从履新感受谈到依法治国理念,开启了自己的两会普法征程。他说:

——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

经济建设要依法而为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如何依法推动经济发展?如何依法稳定经济环境?如何依法繁荣经济主体?尤其是,如何推动政府、企业、个人在经济建设中依法而为?这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普法中经常强调的要点。他说:

3月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了“两高”工作报告。“保护伞”“灯下黑”“‘民告官’难”“舌尖上的安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的舆论焦点、民生痛点一一呈现、毫不回避。

全面依法治国按下快进键,离不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也离不开一名“普法工作者”——习近平的贡献。梳理人民日报公开报道,“法律”“法治”“守法”等成为习近平近三年来全国两会讲话的高频词。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从抽象理念到具体领域,习近平每年两会都现身说法,“也是蛮拼的”,是位名副其实的“普法先进个人”。

两会普法“首秀”坚定法治理念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国家主席。当选后,习近平从履新感受谈到依法治国理念,开启了自己的两会普法征程。他说:

——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扩大人民民主,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

经济建设要依法而为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如何依法推动经济发展?如何依法稳定经济环境?如何依法繁荣经济主体?尤其是,如何推动政府、企业、个人在经济建设中依法而为?这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普法中经常强调的要点。他说:

——要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营造公平有序的经济发展法治环境,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管控边境秩序、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2015年3月8日,习近平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

——要深化完善基本体系,突破瓶颈、疏通堵点、激活全盘,聚焦商事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开放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率先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2016年3月5日,习近平到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2016年3月4日,习近平到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联组会参加讨论)

——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2016年3月4日,习近平到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联组会参加讨论)

——守法经营,这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遵守的一个大原则。公有制企业也好,非公有制企业也好,各类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依法经营、依法治企、依法维权。法律底线不能破,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贩假等违法的事情坚决不做。(2016年3月4日,习近平到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联组会参加讨论)

政治建设要依法而行

这几年在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点普法对象,少不了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他说: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2014年3月9日,习近平到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

——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增强法治观念、法律意识,坚持有法必依,善于运用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的要严肃问责、依法惩治。(2015年3月8日习近平到广西代表团参加审议)

——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能力,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深化基层依法治理,把法治建设建立在扎实的基层基础工作之上,让依法办事蔚然成风。(2016年3月7日,习近平在黑龙江代表团参加审议)

——今明两年,全国省市县乡要陆续换届,要深刻吸取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和四川南充拉票贿选案的教训,以“零容忍”的政治态度、规范严谨的法定程序、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严肃认真的纪律要求,坚决杜绝此类现象发生。(2016年3月8日,习近平在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

社会建设要依法而动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情民情,社会建设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多做功课、做足功课的一门学问。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创新社会建设时,往往强调依法而动的法治理念。

——要加强人口服务管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2014年3月5日,习近平到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

——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2014年3月5日,习近平到上海代表团参加审议)

军队建设要依法而兴

当前,强军兴军开启新征程,离不开我国军民的深度融合,更离不开一个“法”字。他说:

——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要强化法治保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2015年3月12日,习近平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刘洁妍)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