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两会专题

【中央厨房·锐评】逆流而上就是竞争优势

2016-03-13 17:54 人民网  作者: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评论员 李斌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工作之计在于两会。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比较大的形势下,制造业如何迎来春天?怎样挤掉资本市场里的泡沫风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在结构转型升级中不掉队……关于经济发展的诸多问号,人们都在等待两会解码。而通过几天来的采访和观察,我渐渐发现了两会里的“困难辩证法”。

比如,面对经济降速、出口低迷以及产能过剩、成本高企的现实,企业该怎么看、怎么做?“中国最好的企业绝大部分都不是在好形势下出来的”,这几天,一位知名企业家的“金句”在网络上热传。而人大代表中的经济人士也有类似观点:“任何时候的经济形势下都有好的企业,也有不好的企业。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应该调整好心态,调整好企业的发展方向。”在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迎难而上、克难前行的精气神,绝对价比黄金。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充满着传统智慧的话,总是被很多代表委员提及。跟一位来自中部省份的代表聊地方发展,他直言,把困难估计足、把问题想全面,不是为了吓唬谁,也不是给不作为找借口,而是为了集合众智找到应对方式。困难和风险思考得越深入,政策和举措才能谋划得越充分,由是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难易之间的辩证转换就这样完成。不轻易妄自菲薄,也不盲目掉以轻心,沉下心去为经济发展把脉,为改革攻坚觅招,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所亟需的实干品质,也是社会所深切期盼的为政作为。

“不要把困难就看成困难,其实困难也是机会”。代表委员中的许多企业家,则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中觅得了机遇,只要能主动变革、创新驱动,困难也会变成机会。的确,行动迟缓坐等问题倒逼,只会累积更多难题,困难和问题“一山放过一山拦”,容不得我们犹豫等待。很多时候,逆流而上就是竞争优势,主动作为就是创造机遇。在抓改革中学会推动改革,在调结构中学会应对结构性过剩,正是我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基本态度。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工作之计在于两会。在经济增速下行压力比较大的形势下,制造业如何迎来春天?怎样挤掉资本市场里的泡沫风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如何在结构转型升级中不掉队……关于经济发展的诸多问号,人们都在等待两会解码。而通过几天来的采访和观察,我渐渐发现了两会里的“困难辩证法”。

比如,面对经济降速、出口低迷以及产能过剩、成本高企的现实,企业该怎么看、怎么做?“中国最好的企业绝大部分都不是在好形势下出来的”,这几天,一位知名企业家的“金句”在网络上热传。而人大代表中的经济人士也有类似观点:“任何时候的经济形势下都有好的企业,也有不好的企业。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应该调整好心态,调整好企业的发展方向。”在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迎难而上、克难前行的精气神,绝对价比黄金。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充满着传统智慧的话,总是被很多代表委员提及。跟一位来自中部省份的代表聊地方发展,他直言,把困难估计足、把问题想全面,不是为了吓唬谁,也不是给不作为找借口,而是为了集合众智找到应对方式。困难和风险思考得越深入,政策和举措才能谋划得越充分,由是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难易之间的辩证转换就这样完成。不轻易妄自菲薄,也不盲目掉以轻心,沉下心去为经济发展把脉,为改革攻坚觅招,这是全面深化改革所亟需的实干品质,也是社会所深切期盼的为政作为。

“不要把困难就看成困难,其实困难也是机会”。代表委员中的许多企业家,则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中觅得了机遇,只要能主动变革、创新驱动,困难也会变成机会。的确,行动迟缓坐等问题倒逼,只会累积更多难题,困难和问题“一山放过一山拦”,容不得我们犹豫等待。很多时候,逆流而上就是竞争优势,主动作为就是创造机遇。在抓改革中学会推动改革,在调结构中学会应对结构性过剩,正是我们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基本态度。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从“呼吸中的关切”到“舌尖上的安全”,从“马桶盖上的中国制造”到“天价鱼中的城市关怀”,总有形形色色的难题横亘在前路上。“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改革者应秉持的方法论。如果说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动力引擎,改革所瞄准的问题矛盾、风险挑战,无疑就是最好的助燃剂。30多年来,正是在一次次地正视问题、解决问题中,改革助推中国赢得世所瞩目的发展成就。“最重要也最关键的,就是冲着突出问题去改革”,很多代表委员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古人说得好,“上下同欲者胜”。对公众而言,看问题应有过程意识和发展信心。对改革者来说,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要勇于和善于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如此,让党心民意同声相应,国是民生同频共振,改革发展同德一心,中国才能爬坡过坎,赢得胜利。

友好提示:本文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刘洁妍)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