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30 13:17 清远日报 作者:成谕福
施救现场。(报料人供图)
施救现场。(报料人供图)
■读者反映:
在闹市中,一名古稀老人在行走中突然晕厥,摔倒在路边。见此情形,街对面义诊医生迅速跑上前,一名女医生当即俯身跪地口对口对老人做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抢救,可惜老人最终没能抢救回来,不幸去世。28日上午,这一幕发生在清新区美林广场前庭广场路边。
■党报热线记者调查:
古稀老人突然晕厥在地
28日上午10时许,清新区美林广场前庭广场,清新区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消化科医生刘思延、林荧在义诊咨询摊点上,给来往行人咨询医疗健康知识,护士邓玉婷、陈秋怡为前来咨询的市民量着血压。“糟糕,有个老人晕倒了。”刘思延发现距离义诊摊点不到10米远的马路路牙边上,一名正在行走中的老人突然晕倒在地,头摔在路牙边上。此时,周围有市民也发现了晕倒在地的老人,不敢上前搀扶,只是在旁边围观。
刘思延意识到老人肯定出问题了,马上与同事林荧快步走上前去,一查究竟。“那个时候,老人脸朝下,趴在地上,全身抽搐,呼吸微弱。”刘思延说,不管他如何呼唤老人,都没有得到回应,随即叫护士邓玉婷、陈秋怡过来帮忙支援。
刘思延、林荧赶紧合力抬着老人平放在路边,他们和护士分工合作,展开救援。由于时间紧迫,林荧拿出一张纸巾,在中间挖了个洞,垫在老人嘴唇上,跪在地上口对口做人工呼吸,刘思延则负责按压老人的胸部,护士陈秋怡负责量血压和血氧,发现老人血压下降,血氧值不到60,邓玉婷则打120急救电话,并到附近药店找急救药品。
施救现场。(报料人供图)
施救现场。(报料人供图)
■读者反映:
在闹市中,一名古稀老人在行走中突然晕厥,摔倒在路边。见此情形,街对面义诊医生迅速跑上前,一名女医生当即俯身跪地口对口对老人做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抢救,可惜老人最终没能抢救回来,不幸去世。28日上午,这一幕发生在清新区美林广场前庭广场路边。
■党报热线记者调查:
古稀老人突然晕厥在地
28日上午10时许,清新区美林广场前庭广场,清新区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和消化科医生刘思延、林荧在义诊咨询摊点上,给来往行人咨询医疗健康知识,护士邓玉婷、陈秋怡为前来咨询的市民量着血压。“糟糕,有个老人晕倒了。”刘思延发现距离义诊摊点不到10米远的马路路牙边上,一名正在行走中的老人突然晕倒在地,头摔在路牙边上。此时,周围有市民也发现了晕倒在地的老人,不敢上前搀扶,只是在旁边围观。
刘思延意识到老人肯定出问题了,马上与同事林荧快步走上前去,一查究竟。“那个时候,老人脸朝下,趴在地上,全身抽搐,呼吸微弱。”刘思延说,不管他如何呼唤老人,都没有得到回应,随即叫护士邓玉婷、陈秋怡过来帮忙支援。
刘思延、林荧赶紧合力抬着老人平放在路边,他们和护士分工合作,展开救援。由于时间紧迫,林荧拿出一张纸巾,在中间挖了个洞,垫在老人嘴唇上,跪在地上口对口做人工呼吸,刘思延则负责按压老人的胸部,护士陈秋怡负责量血压和血氧,发现老人血压下降,血氧值不到60,邓玉婷则打120急救电话,并到附近药店找急救药品。
“平时在医院有操练,抢救程序都比较熟练,经过我们轮流做人工呼吸,心肺复苏,老人的血氧值升高到80,但生命体征仍然很微弱。”近20分钟后,取得联系后老人的儿子,120急救人员先后赶到现场,刘思延、林荧与急救人员合力将老人抬上急救车,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此时,刘思延、林荧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据清新人医急诊室医护人员介绍,老人被送医院后,经过检查发现老人属于突然心梗发作。经过全力抢救老人依然没有恢复生命体征。
虽未救回老人,女医生人工呼吸感动路人
“看到老人晕倒后,作为医生的敏感,第一时间想到马上抢救。”今年33岁的医生刘思延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从医8年。他坦言,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潜意识就是要第一时间走过去。
“在医生面前,病人不分男女老少。”与刘思延同龄的医生林荧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从医已有10年。她说,在对老人做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那近20分钟时间里,她只想着赶紧救人。“当然过后还是会怕的,因为不清楚病人的病史,是否患肺炎等疾病。”林荧说,在口对口做人工呼吸时,在做了多次人工呼吸后,老人口中涌出了痰,但是当时为了获得抢救时间,不能间断,只好简单擦拭后,继续施救,过后才想到洗漱清理自己的口腔。
“路过的不少市民都看到了老人晕倒,但是很多人都是在围观或拍照,”目击者邓女士说,围观的市民不敢上前搀扶老人,或者施救,一方面可能受媒体报道的“扶人被讹”的个案影响,有顾虑,另一方面,也缺乏急救常识,不敢贸然救人。“不过看到那几个医护人员的救人行为,感到很感动,很赞,社会就是需要这样的正能量。”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 成谕福 报料人: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