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习近平访塞波乌三国并出席上合峰会>本网原创

习近平署名文章的背后:中波友谊的四位使者

2016-06-18 18:02 人民网-时政频道  作者:曾伟 盖琳

6月17日,在对波兰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波兰《共和国报》发表了题为《推动中波友谊航船全速前进》的署名文章。文章中,习主席论述中波友好往来的历史时讲到,“傅拉都、戎格曼等波兰友人不远万里来华,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医疗支援,乌尔班诺维奇、什曼凯维奇等波兰军人参加盟国军队援华。波兰人民为最终战胜法西斯、赢得世界和平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记者梳理发现,习近平主席提到的这些名字有的也出现于《人民日报》波兰议会议员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详见:人民日报 2014年8月7日第3版《波兰欢迎中国人》)。能被中波双方高层共同认可和肯定,足见他们在中波两国友好交往中沉甸甸的分量。傅拉都、戎格曼、乌尔班诺维奇、什曼凯维奇等波兰友人,以微弱的一己之力,为中波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事迹见证了两国人民之间弥足珍贵、坚不可摧的友谊。

戎格曼

连续工作 冷水浇头提神克服疲劳

戎格曼(左四)在图云关后方医院病房前与同事留影

外籍医护人员纪念碑

加拿大外科大夫白求恩在中国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但对于当时与白求恩先后从西班牙来到中国的一支来自波兰、捷克、德国、奥地利等欧洲8 个国家21名医生组成的国际援华医疗队却鲜有人知。抗日战争爆发,这些国际友人紧张忙碌救援的身影成了苦难的中华大地上动人的“风景”。

6月17日,在对波兰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波兰《共和国报》发表了题为《推动中波友谊航船全速前进》的署名文章。文章中,习主席论述中波友好往来的历史时讲到,“傅拉都、戎格曼等波兰友人不远万里来华,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医疗支援,乌尔班诺维奇、什曼凯维奇等波兰军人参加盟国军队援华。波兰人民为最终战胜法西斯、赢得世界和平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记者梳理发现,习近平主席提到的这些名字有的也出现于《人民日报》波兰议会议员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详见:人民日报 2014年8月7日第3版《波兰欢迎中国人》)。能被中波双方高层共同认可和肯定,足见他们在中波两国友好交往中沉甸甸的分量。傅拉都、戎格曼、乌尔班诺维奇、什曼凯维奇等波兰友人,以微弱的一己之力,为中波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事迹见证了两国人民之间弥足珍贵、坚不可摧的友谊。

戎格曼

连续工作 冷水浇头提神克服疲劳

戎格曼(左四)在图云关后方医院病房前与同事留影

外籍医护人员纪念碑

加拿大外科大夫白求恩在中国的事迹可谓家喻户晓。但对于当时与白求恩先后从西班牙来到中国的一支来自波兰、捷克、德国、奥地利等欧洲8 个国家21名医生组成的国际援华医疗队却鲜有人知。抗日战争爆发,这些国际友人紧张忙碌救援的身影成了苦难的中华大地上动人的“风景”。

1939年到达中国的这只国际医疗队,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因为记者们搞不清他们的国籍,就根据他们都来自西班牙而统称为“西班牙医生”。戎格曼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波兰医师戎格曼原名沃尔夫·云格曼,来到中国后为了同当地人民打成一片才为自己取了这样一个中国名字。国际援华医疗队从香港飞抵重庆,后又搭乘汽车才辗转来到位于贵阳图云关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救护总队在贵阳还设有两个诊疗所,戎格曼医师就曾在诊疗所服务过。

战时的中国,条件非常艰苦,戎格曼等医师们便想方设法改进医疗条件。他们就地取材,用竹子搭了工作台、担架、医用夹板等,还发明了“太阳能淋浴槽”。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还是常常连续十几个小时工作,实在疲惫了就用冷水浇头提神。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为在战争中受伤的中国人减轻病痛。

中国红十字运动专家戴斌武说,“尽管外籍医护人员在中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他们坚持医学良心,坚持在红十字旗帜下工作,为中国抗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为了铭记戎格曼对中国人民作出的贡献,他的名字用中英文被镌刻在在贵阳森林公园的国家援华医疗队纪念碑上,以提醒后来人不忘历史,铭记友谊。

傅拉都

医术高明 被董必武称作 “华佗傅拉都”

傅拉都

傅拉都医生启程赴湖南

傅拉都, 1910年生于华沙,他也是因参加国际援华医疗同中国人民结缘,医术高超的他还是国际医疗队的负责人。

1940年救护总队把医疗队派往各战区服务,傅拉都担任691医疗队长,奔赴湖南、湖北战场。有一次,部队把缴获的战利品——一面写有“武运长久”字样的日本旗帜送给他作纪念。傅拉都很珍视这份礼物,一直把它保留在身边,还带回了波兰。后来他的儿子来到贵阳,把这面旗帜捐给了贵阳市档案馆。他医术高明,获董必武称 “华佗傅拉都”。

他与原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王炳南还有过一段生死之交。王炳南18岁入党,长期以民主人士的身份活跃在政治舞台上,1942年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周恩来得知后便决定请傅拉都出面相救。傅拉都身穿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制服,又有外国医生的特殊身份,持有游历各地的护照,便利用救护总队的汽车将王炳南成功救出。

上世纪50年代初,波兰政治情况复杂,回国后的傅拉都遭到审查,一度失去自由。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波兰,要求会面这位国际友人。这次会见,使傅拉都恢复了自由。董老和王炳南还为他写了证明材料,转交给波兰共产党,使傅拉都彻底昭雪平反。

1957年他以公使衔出任波兰驻中国大使馆参赞,在中国工作了8年,努力发展中波两国友好关系,在各国驻华使团中颇受尊敬。

沃基米日·什曼凯维奇

善于侦察 所在小队俘虏过7个日本鬼子

图为波兰老兵什曼凯维奇。记者 李增伟 摄

图为什曼凯维奇与夫人在一起。 记者 李增伟 摄

沃基米日·什曼凯维奇,生于1924年,是一位波兰老兵。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结束后,随苏联红军转战中国东北,投身支援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战斗。

2015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国国防部邀请他参加纪念活动,虽因健康原因未能参加,但这位声带受到严重损坏无法正常说话的老人还是通过书面方式,向记者讲述了他在二战中国战场上的亲身经历。

据他个人的讲述,二战结束后,他所在的苏联红军第五军根据签订的国际协约登上火车,历经数周的行程来到了中国东北。来到中国时的他还是一个年轻的士兵,被编在侦察排。在一次战斗中,他所在的小队曾经俘虏过7个日本兵。他善于观察,在对日本兵进行搜查时,他惊奇地发现,每个日本军人的身上都带着一幅印在丝绸上的地图,可以像手帕那样卷起来放在口袋里。他还回忆,曾经有一队日本兵诈降,当他们靠近时,日本兵突然开火,我军损失惨重。

在中国,他受到当地人民热情友善的接待。在一次战斗中,他的臀部和腿部不幸负伤。当时他被弹片击中后,跌倒在地并昏迷过去。直到今天,他也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只是在后来才被告知,是两个当地的中国人把他抬出战场,并送到后方救治。

战争结束后,他去过长城游览。崇山峻岭以及可并排容纳两辆卡车通行的长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在中国接受治疗,直到恢复健康后才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波兰。

通过老人以书面形式呈现的回忆内容,可见他同中国、同中国人民结下的友谊在经过时间的沉淀后越发醇厚。

维托尔·乌尔班诺维奇

作战勇敢 参加常德会战击落多架日机

维托尔·乌尔班诺维奇

对于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中提到的波兰军人乌尔班诺维奇,波兰前众议院议员彼得·卡济诺夫斯基曾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题为《波兰欢迎中国人》的文章,文中他提到,“二战期间,波兰英雄维托尔·乌尔班诺维奇将军曾前往中国,同中国飞行员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乌尔班诺维奇,1908年3月生于波兰奥古斯图夫,22岁进入到飞行实习学校学习飞行,两年后毕业的他加入波兰空军,成为一名正式的飞行员。在飞行学院时,他因为技术高超被大家称为“眼镜蛇”。他曾参加波兰战役、不列颠空战和抗日战争。在作战中展现出精湛的飞行水平,取得不凡的成绩。1943年抗日战争期间,他驾驶着战机参加了常德会战,在作战中击落了多架日机,打击了敌人的气焰。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人民网、贵阳日报、编著《国际援华医疗队在贵阳》(贵阳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编)等。 

(责任编辑:刘瑞刚)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