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9 14:02 威海民俗网 作者:刘巍峰
葬俗是人生礼俗的最终归属,是生命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也是一个地区民俗的重要体现。每一葬俗都有其存在的特定时间、范围和意义。山东威海过去一直实行土葬,从一些老照片上可以看出,在几百年历史的演变中,当地的墓葬方式也有不同的变化。如元代的石墓群、流行于南方的瓮葬,还有英国人的专属墓地等。
威海地区元代石墓群 1928年
照片记录的是元代石墓群。老照片上的鍪子坟,曾在山东胶东地区广为分布,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墓葬方式,史料中将其描述为“块石垒成,高丈许,状若兜鍪,俗称鍪子坟”。直至上世纪60年代,威海市区很多地方还能见到“鍪子坟”的遗迹,但因砌筑方式有砖、石两种,在称呼上略有不同,荣成地区称之为“石坟子”,文登称之为“老葬茔”,在威海乳山、烟台牟平、蓬莱、龙口、莱州、青岛即墨等地被称为“石墓子”。从各地的墓石题记中可以看出,鍪子坟多产生于元代,一直延续到明初,《牟平县志》也有“鍪子坟”的记载:“以年号考之,均系元时,间亦有明初者”,可见鍪子坟经历了大约从元到明中期一个较长的时期,但它并非胶东的本土产物,其历史来源一直流传着不同的说法,至今耐人寻味。
其中“六十岁花甲子”之说最为流行。相传在当地,老人过60岁不死,就按律令将其囚于石坟中,由子孙送饭充饥,送至60天即可断饭,最孝者送饭也不超过100天,“鍪子坟”就成了正式的坟墓,但此说显然不符合汉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理念。除此之外,还有清光绪《文登县志》载,当地山中有虎豹狼虫等野兽出没,用这样的坟墓防止野兽对其践踏,无疑是保护先人骸骨最好的墓葬形式。而《元史》记载,元初贸易开始发达,殉葬之物丰厚,有大量掘墓劫财的盗墓贼,尤其是不少山东坟墓被“抉发殆尽”,而这种用石头砌造的坟墓更为坚固,想轻取墓财也不是易事,所以能防止贼人掘墓。
葬俗是人生礼俗的最终归属,是生命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也是一个地区民俗的重要体现。每一葬俗都有其存在的特定时间、范围和意义。山东威海过去一直实行土葬,从一些老照片上可以看出,在几百年历史的演变中,当地的墓葬方式也有不同的变化。如元代的石墓群、流行于南方的瓮葬,还有英国人的专属墓地等。
威海地区元代石墓群 1928年
照片记录的是元代石墓群。老照片上的鍪子坟,曾在山东胶东地区广为分布,是古代一种特殊的墓葬方式,史料中将其描述为“块石垒成,高丈许,状若兜鍪,俗称鍪子坟”。直至上世纪60年代,威海市区很多地方还能见到“鍪子坟”的遗迹,但因砌筑方式有砖、石两种,在称呼上略有不同,荣成地区称之为“石坟子”,文登称之为“老葬茔”,在威海乳山、烟台牟平、蓬莱、龙口、莱州、青岛即墨等地被称为“石墓子”。从各地的墓石题记中可以看出,鍪子坟多产生于元代,一直延续到明初,《牟平县志》也有“鍪子坟”的记载:“以年号考之,均系元时,间亦有明初者”,可见鍪子坟经历了大约从元到明中期一个较长的时期,但它并非胶东的本土产物,其历史来源一直流传着不同的说法,至今耐人寻味。
其中“六十岁花甲子”之说最为流行。相传在当地,老人过60岁不死,就按律令将其囚于石坟中,由子孙送饭充饥,送至60天即可断饭,最孝者送饭也不超过100天,“鍪子坟”就成了正式的坟墓,但此说显然不符合汉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理念。除此之外,还有清光绪《文登县志》载,当地山中有虎豹狼虫等野兽出没,用这样的坟墓防止野兽对其践踏,无疑是保护先人骸骨最好的墓葬形式。而《元史》记载,元初贸易开始发达,殉葬之物丰厚,有大量掘墓劫财的盗墓贼,尤其是不少山东坟墓被“抉发殆尽”,而这种用石头砌造的坟墓更为坚固,想轻取墓财也不是易事,所以能防止贼人掘墓。
公元12世纪,蒙古逐渐崛起,开始向中原挺进,在灭西夏和金后,四处派兵镇守,尤其是边疆沿海一带,那么迁徙过来的军队会不会将祖上遗骨迁移至此?“鍪子坟”的外观形状如兵士头盔,可能也存有当时驻军的影响,蒙古人居住时喜欢用圆形的蒙古包,坟的形状与其相似,或许也都预示着它们与军队之间的某些联系。在文物考古部门对“鍪子坟”挖掘结论中亦可略见,尸骨绝大多数都是整齐地码放成堆,形态已经不是人的自然形状了,很有可能是迁葬。如此说来,活葬老人的“六十岁花甲子”之说就属道听途说了。
威海山麓间的瓮葬
照片记录的是瓮葬坛棺。所谓瓮棺葬,就是用瓮、缸等作为棺室,外加盖或者盆封口的一种埋葬形式,也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这种葬俗从远古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在已经发掘出土的仰韶文化墓葬中,陶制瓮棺是先民大量使用的葬具材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瓮棺葬”,亦即后世“瓮葬”的雏形。早期的瓮棺葬绝大多数是夭折儿童的葬具,而成年人则被直接埋入土坑墓圹中。
此帧照片摄于上世纪20年代威海山麓的某个区域,瓮棺排列在沟壑当中,是迁葬的瓮棺还是当地人的早期产物、是后人移堆至此还是原始安葬等都无从知晓,但可以说明的是在威海山间的瓮葬形式是存在的。
坛棺的风俗在我国很多省份都曾有过,从现今少量出土的实例可见,在福建、贵州、新疆、湖北、浙江、陕西、河北、四川、内蒙古、河南、山东都有发现。从相关资料上看,不但中国有这样的形式,在欧洲和日本的古代也有这样的墓葬方式。后期的瓮葬也有演变成一种迁葬,既二次下葬的形式。上世纪60、70年代,人们上山开沟造地、平整田地,山中的这些坛棺便被人们陆续发现,这些装尸骨的坛子有大有小。据当地年岁大的老人说,过去时常有南方人来威海“采地气”,就是按照风水先生的指引,在山郊选取地气好的风水之地,将家族中过世之人的尸骨,用坛子盛放安置于此,以此保佑后世。
刘公岛英人墓地 1927年
照片拍摄的是英国人的墓地。英租威海卫时期,威海曾经有英国人的墓地,分布在刘公岛的西端南坡,墓地依坡而建,入口处设有园门,大大小小的墓碑四处树立。史载,1898年至1932年,英国租借威海卫,之后又续租刘公岛10年,二战期间刘公岛被当做英国皇家海军伤病员的疗养地,这些墓地就是这一期间病逝的英国人的长眠之地。现今墓地依旧在,只是已荒芜,石碑散落。据说上世纪60年代,这些各式各样刻着英国文字的墓碑石还在原地,后来在特定历史时期遭到破坏,逐步拆除散落在各处。 刘巍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