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2 17:52 人民网
夜幕下的张庄
人民网郑州10月12日电(辛静) 10月10日傍晚,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长征路上奔小康”采访团来到了“最美休闲乡村”——舞钢市尹集镇张庄社区。
眼前,小径庭院、灰瓦白墙,一袭徽派建筑。除了漂亮的两层民居,社区内还配套有平整的道路、宽敞的广场、高大的戏楼,还有公厕、游园、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综合服务楼及供水供电系统。此外,社区内卫生服务站、活动健身房、移动公司、邮政、银行、超市等应有尽有。村民们俨然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然而就在7年前,张庄却完全是另一副模样。张庄原是一个省级贫困村,辖有7个山区自然村,有8个村民组1076口人,人均耕地不到半亩,交通不便,贫穷落后。村里人有一段顺口溜就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张庄的面貌:土坯墙,茅草房,鸡屁股是农户小银行;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姑娘向外嫁,小伙愁新娘……
2009年,舞钢市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张庄作为革命老区村,在沿湖路南建设了新社区,此后150多户群众先后搬了进来,通过发展旅游、餐饮业逐渐走上了致富路。
石长明家是第一批搬来的住户,靠着父母经营山野菜和自己开挖掘机,家里一年至少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当记者问起“感觉现在的生活和之前有啥不一样时”,石长明抿嘴一笑,“那可太多了!以前每到下雨,一出去一脚泥,现在路修好了,路灯也装上了,村里绿化也搞起来了……关键是,俺还娶了城里媳妇!”
石长明的爱人曹娟娟家住舞钢市,眼前的她衣着时尚、打扮精致,完全不像一个“村里人”。
夜幕下的张庄
人民网郑州10月12日电(辛静) 10月10日傍晚,伴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长征路上奔小康”采访团来到了“最美休闲乡村”——舞钢市尹集镇张庄社区。
眼前,小径庭院、灰瓦白墙,一袭徽派建筑。除了漂亮的两层民居,社区内还配套有平整的道路、宽敞的广场、高大的戏楼,还有公厕、游园、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综合服务楼及供水供电系统。此外,社区内卫生服务站、活动健身房、移动公司、邮政、银行、超市等应有尽有。村民们俨然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然而就在7年前,张庄却完全是另一副模样。张庄原是一个省级贫困村,辖有7个山区自然村,有8个村民组1076口人,人均耕地不到半亩,交通不便,贫穷落后。村里人有一段顺口溜就形象地描述了当时张庄的面貌:土坯墙,茅草房,鸡屁股是农户小银行;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姑娘向外嫁,小伙愁新娘……
2009年,舞钢市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张庄作为革命老区村,在沿湖路南建设了新社区,此后150多户群众先后搬了进来,通过发展旅游、餐饮业逐渐走上了致富路。
石长明家是第一批搬来的住户,靠着父母经营山野菜和自己开挖掘机,家里一年至少有二、三十万元的收入。当记者问起“感觉现在的生活和之前有啥不一样时”,石长明抿嘴一笑,“那可太多了!以前每到下雨,一出去一脚泥,现在路修好了,路灯也装上了,村里绿化也搞起来了……关键是,俺还娶了城里媳妇!”
石长明的爱人曹娟娟家住舞钢市,眼前的她衣着时尚、打扮精致,完全不像一个“村里人”。
记者好奇,“人家都是从农村往城市去的,你咋主动从市里嫁到了农村?”
“这里空气好、环境好,生活节奏也慢,水路电网也都有,完全不和城里差半点啊!”曹娟娟一脸满足,“你看我们家,上下两层,每层一个客厅、四个卧室,外面还有小院,在这儿生活真的比市里还舒服。”
如今,曹娟娟在看孩子之余还在社区负责旅游网站的管理。她的想法很简单,“不图挣钱,就是给自己找点事儿做,同时把张庄的好宣传出去,让大家都来看看。”
随着张庄周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带动了张庄旅游产业链条的发展。经营家庭宾馆的王德洋就是受益者之一。
王德洋家的两层小楼是当初政府规划建设的“农家乐”户型。“房子的总面积大约有200多平米,当时合650块钱一平,一套房子算下来十五、六万,政府还补贴了一万,自己实际就拿了十四、五万。”王德洋说。
如今靠经营宾馆,他一年收入大约有五、六万。“一个房间80块钱,周末及旅游旺季时客人天天爆满,本儿早都过来了!”王德洋感慨,“现在这日子真是得劲儿,吃穿用度啥都不缺,就差给儿子娶个媳妇了!”
比起王德洋,隔壁李春晓家的日子更是红火。李春晓和王德洋一样,也经营了一个家庭宾馆。除此之外,她的丈夫和儿子还开了一个钢材精加工工厂,仅工厂收入一年就有上百万。
“张庄社区是舞钢市率先启动的17个中心社区之一,一期、二期建设已经完成,目前我们正在筹建三期。”尹集镇党委书记刘钰告诉记者,“2015年张庄社区的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元以上,未来我们将依托旅游产业、特色农业、技术帮扶带动更多百姓脱贫致富。”
石长明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王德洋家宾馆外的露台
李春晓家宾馆的客房
张庄人家里装修得一点不比城里差
社区广场一隅
张庄社区所有房子统一灰瓦白墙,一袭徽派建筑
尹集镇党委书记刘钰在向采访团介绍张庄社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