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7 08:22 手机人民网 原创稿
【说热点】
神11与“火星登陆”为什么这么重要?
2016年,10月17日,载有景海鹏和陈冬的神舟11号载人飞船上天,与天宫2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在里面生活和工作30天,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重申,美国将在2030年前载人登陆火星,这将耗费上千亿美元的巨资。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再次提起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什么要搞花这么多钱开展太空探索?它和国计民生有关系吗?
20多年来,我国载人航天有2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投入产出比在1:10到1:12之间。载人航天还带动了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通信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业提升,拓展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渠道,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载人航天技术在民生领域的转化应用,比如,载人航天环控生保技术用于煤矿事故中的救援、航天医学研究成果用于预防治疗老年人骨密度降低等疾病,等等。9月15日发射的天宫2号上装有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高科技载荷,其中,3000万年误差1秒的空间冷原子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提高卫星导航精度。可以相信,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大众生产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详细】(海外网)
【说热点】
神11与“火星登陆”为什么这么重要?
2016年,10月17日,载有景海鹏和陈冬的神舟11号载人飞船上天,与天宫2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在里面生活和工作30天,开展大规模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重申,美国将在2030年前载人登陆火星,这将耗费上千亿美元的巨资。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会再次提起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什么要搞花这么多钱开展太空探索?它和国计民生有关系吗?
20多年来,我国载人航天有2000余项技术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投入产出比在1:10到1:12之间。载人航天还带动了原材料、微电子、机械制造、化工、冶金、纺织、通信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产业提升,拓展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渠道,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载人航天技术在民生领域的转化应用,比如,载人航天环控生保技术用于煤矿事故中的救援、航天医学研究成果用于预防治疗老年人骨密度降低等疾病,等等。9月15日发射的天宫2号上装有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高科技载荷,其中,3000万年误差1秒的空间冷原子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提高卫星导航精度。可以相信,载人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必将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大众生产生活带来越来越多的便利。【详细】(海外网)
【话时政】
一些违纪党员干部“虚心接受、坚决不改”
共产党人有着闻过则改的品格。1978年,广东惠州一位名叫麦子灿的机关干部,给时任省委第二书记习仲勋写了一封批评信,向他提出两条意见:一是爱听汇报,爱听漂亮话,喜欢夸夸其谈;二是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不及时,搞“假把戏”。对这封措辞尖锐的批评信,习仲勋给予充分肯定,亲自写了回信,还与来信一起转发全省。他说:“麦子灿同志对我的批评,是对我们党内至今还严重存在的不实事求是、脱离群众等坏作风的有力针砭,应该使我们出一身冷汗,警醒过来。”寥寥数语,饱含赤子情怀,彰显博大胸襟。
遗憾的是,一些党员干部却丢掉了中华优秀传统,丢掉了党的优良作风。看看近年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案,不难发现,他们违纪情形不同,蜕变过程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缺乏自我反省,无视组织监督。有的在错误事实面前,矢口否认、百般抵赖;有的在组织函询说明问题时化实为虚、避重就轻;有的也曾在民主生活会上作检查,但含糊其词、语焉不详;有的也曾在组织面前承认错误、信誓旦旦,但言出行不随,整改走过场,搞“虚心接受、坚决不改”那一套。【详细】(人民日报)
20万人联署 羞辱中国的港独议员资格应被取缔
候任议员恶搞宣誓就职仪式激怒了香港大量民众。互联网上要求取缔梁颂恒和游蕙祯议员资格的联署者迅速超过20万人,一些法学专家也认为,梁、游等人亵渎《基本法》已经使他们丧失了担任香港立法会议员的基本条件,剥夺他们议员资格的动议是合理的。
梁、游等人在12日的议员宣誓就职仪式上公开打出“香港不是中国”的英文条幅,还故意把“China”读成“支那”,公然挑战了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议员的政治底线。他们的宣誓已被立法会认定为不合格,但他们还有再次宣誓的机会。
由于涉及国家安全的“23条立法”搁浅,“港独”言行在香港猖獗上演,危害国家安全得以逃避处罚。然而法律的漏洞再多,梁、游等人的言行构成了对《基本法》的公然触犯,是一目了然的。如果香港法治对伸张正义和维护国家安全尚有起码担当的话,就应有能力采取行动,对他们做出法律框架下的制裁,比如取缔他们的议员当选资格。【详细】(环球时报)
【论民生】
中老年相亲群“霸座”宜家,国民占便宜心态何时休?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上海宜家家居徐汇商场二楼餐厅的座位,长期被中老年相亲群体“霸座”,俨然成了一个“相亲角”。这些老人自带茶水和零食、长时间占座、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甚至出现打架现象,网友戏称其为“比武招亲”。为此,商家不得不出台新规,要求餐区必须先点餐后入座。
除了“霸座”一族,在商品展示区,几乎无处不在的“蹭睡”一族也曾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不可否认,这类消费者习惯的养成与商场自身的体验式营销理念有关。但对于这类有碍观瞻的不文明现象,显然不能归因为商家单方面的开放。作为商家,允许顾客试睡,有吸引顾客的考量,确实也要在一定程度内承受不文明行为产生的成本。但商家未予制止,并不表示这类行为正当。
对于这类“占便宜”的心态,有人曾将其归因为经历了物质紧缺的时代,不少国人对于物质还保留着条件反射式的“占有欲”。在消费时代,此种观念和意识的偏差通过消费行为凸现出来。甚至可以说,国民形象与素质,在今天很大程度上正是以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为载体。过去我们谈文明消费,多偏向于适可而止、不浪费,却忽视了要遵循基本的公共礼仪。“霸座”的老人,虽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消费者,但这种行为毕竟发生在商场,也可以说是消费行为的一种衍生。【详细】(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