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军事

《永远的长征》有哪些看点亮点?

2016-10-23 09:47 解放军报  

什么是永远的长征?

一位诗人曾这样说,当一群鹰在云中划出闪电,歌声滑过夜空,惊醒了欧洲和北美记者的笔,世界的每双耳朵,便听见了亚洲东方古大陆上,一个苦难民族奋起的声音。

一位老兵曾这样说,当野草、枪声、亲情和泪水都留在了身后,只有炮火风雨啃剩下的一颗颗头颅、一根根脊骨和一派太阳般磅礴的精神,在黄土高原上发出钻石般的光芒,迎接辉煌的诞生。

其实,中国大地上每个人都这么说,真该感谢他们,连同他们的大刀、火铳乃至一双双踏烂的草鞋,如今仍能听见他们踏过大地的回响。

80年过去了,一群长征的传人——在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中青年艺术家们,怀着对伟大历史和英雄先辈的崇高敬仰,饱蘸改革强军时代的浓墨重彩,用他们充满爱和激情的艺术语言,绘制了一幅新的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宏伟画卷,这就是今天我们献给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盛大庆典,一个属于当下也属于未来的——“永远的长征”。

提及长征文艺,《十送红军》《会师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十六字令·山》《七律·长征》《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长征组歌》《映山红》等优秀作品早已深入人心。《永远的长征》独具匠心,另辟蹊径,对这些传世之作着眼新的架构进行了重新编配,在不使原著伤筋动骨的基础上,有着焕然一新的精彩呈现。

《十送红军》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长征经典歌曲,晚会大胆将其拆开使用,“一送”与“九送”各在长征的一头一尾,虽然相隔有距,但情绪随着剧情变化跌宕起伏,做到了气势不减、神韵不散、浑然天成。选用的5段《长征组歌》,分别被安排在晚会的前三个乐章,有的是完整演唱,再现当年艰难困苦的典型场景,有的是取其精华,表现军情似火的紧迫节奏。原有的曲目并没有因为分散而影响艺术表达的完整性,相反与其他作品自然穿插、有机组合,既满足了晚会的整体需求,又突出了演出的个性特色,做到了刚柔相济、张弛有序、和谐流畅。

什么是永远的长征?

一位诗人曾这样说,当一群鹰在云中划出闪电,歌声滑过夜空,惊醒了欧洲和北美记者的笔,世界的每双耳朵,便听见了亚洲东方古大陆上,一个苦难民族奋起的声音。

一位老兵曾这样说,当野草、枪声、亲情和泪水都留在了身后,只有炮火风雨啃剩下的一颗颗头颅、一根根脊骨和一派太阳般磅礴的精神,在黄土高原上发出钻石般的光芒,迎接辉煌的诞生。

其实,中国大地上每个人都这么说,真该感谢他们,连同他们的大刀、火铳乃至一双双踏烂的草鞋,如今仍能听见他们踏过大地的回响。

80年过去了,一群长征的传人——在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中青年艺术家们,怀着对伟大历史和英雄先辈的崇高敬仰,饱蘸改革强军时代的浓墨重彩,用他们充满爱和激情的艺术语言,绘制了一幅新的连接历史与现实的宏伟画卷,这就是今天我们献给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盛大庆典,一个属于当下也属于未来的——“永远的长征”。

提及长征文艺,《十送红军》《会师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十六字令·山》《七律·长征》《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长征组歌》《映山红》等优秀作品早已深入人心。《永远的长征》独具匠心,另辟蹊径,对这些传世之作着眼新的架构进行了重新编配,在不使原著伤筋动骨的基础上,有着焕然一新的精彩呈现。

《十送红军》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长征经典歌曲,晚会大胆将其拆开使用,“一送”与“九送”各在长征的一头一尾,虽然相隔有距,但情绪随着剧情变化跌宕起伏,做到了气势不减、神韵不散、浑然天成。选用的5段《长征组歌》,分别被安排在晚会的前三个乐章,有的是完整演唱,再现当年艰难困苦的典型场景,有的是取其精华,表现军情似火的紧迫节奏。原有的曲目并没有因为分散而影响艺术表达的完整性,相反与其他作品自然穿插、有机组合,既满足了晚会的整体需求,又突出了演出的个性特色,做到了刚柔相济、张弛有序、和谐流畅。

面对长征中大跨度、大区域的战略转移和游击作战,面对不胜枚举的经典战役和层出不穷的英雄人物,《永远的长征》以科学和艺术的眼光重新审视历史。正确的把握和准确的取舍,实现了这一主题创作诸多大胆而又有意义的成功实践。

在总体布局上,晚会以编年纪实与断代跨越相结合的方式来框架结构,长征行军的路线图和改革强军的路线图对接叠印,饱含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的深刻寓意;在内容表现上,历史转折与战役突围统筹兼顾、绝地反击和英雄之旅相互辉映、三大主力与陕北红军血肉相依的题材选择,凸显出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功勋之主题;在节目编配上,经典名篇与精品新作有序衔接,使历史的回声和时代的新声自然交响,展示出了精神和文化是永远传承的深刻内涵;从思想谋篇来看,长征兴军与改革强军,血脉相连,首尾呼应,确有一股大气磅礴的宏伟壮阔;从艺术形式来看,追求庄严隆重、英武豪放的内在品质,侧重使用具有语言功能和擅长情感倾诉的声乐作为整个晚会的主体,把领唱、合唱与情境表演作为主要的表现样式,同时配以灵活自如、形象逼真、色泽丰富的巨幅屏幕作为背景画幕,兼用队列操演、戏剧造型、领舞群舞等多种艺术手段,从而营造出强烈的历史氛围、战场氛围和时代氛围。

大幕开启,铿锵旋律中,波涛与气浪相卷,血水与江水相融,一面面红旗前赴后继,一队队战士激流勇进,浩浩江面形成壮阔的红军方阵。战士如浪起伏的身躯,时而幻化为敌机狂轰滥炸形成的巨大水涡,时而呈现出高昂头颅跃出水面继续冲锋的壮举。随着一顶顶漂浮水面的斗笠顺流而下,长征中最惨烈的一幕在《湘江血战》这个男子群舞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此时,在江岸仍未熄灭的战火和裹着狼烟的浮云下,由远而近传来“抬头望见北斗星”的混声合唱。伴随着夜幕的降临,这个低沉淳厚的歌声渐转为“迷路时想您有方向,黑夜里想您照路程”的雄浑呼唤,给人以强烈震撼。这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音舞组合,犹如切开一个浸透了鲜血的历史横断面,那一个个永不屈服的头颅就是英雄不死的伟大魂灵!

“飞夺泸定桥”和“过雪山草地”,一直是在长征题材中最受关注、最多表现的两个热点。在《永远的长征》的舞台上,舞蹈《泸定桥》和《沼泽》对这两个点的崭新呈现令人叫绝。前者依托现代机械装置的升降推拉,运用逼近现实的造型艺术,在悬空的铁索与燃烧的烽火相互交织中情景再现。“突击队员”以臂和腿的攀爬力量,飞身于惊涛骇浪之上,穿越在枪林弹雨之中,塑造出一尊“冷的铁索热的血”的立体雕像。后者采用极其浪漫的现代舞艺术,把舞台区分为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两个表演区——领舞与群舞在旋转中实现角色转换,战士与烈士在牵手中象征天地阴阳,“死亡行军”的直观展示和生命不息的意识透视,在缥缈神奇的幻影与泛着绿色荧光的草毯中,描绘出一幅“芳草掩埋了足迹”的细腻图画。一个是壮士凌空气冲霄汉,尽显“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英雄豪迈,一个是圣女入地惊泣鬼神,抒发“赢得九死一生洗礼”的博大情怀,写实与写意的异曲同工之美,在万里征程中耸立起一座顶天立地的巍巍丰碑。

昔日的马蹄声没有远去,新时代的长征还在继续。历史的跨越间,晚会的主体已换为今天的长征传人。他们没有经历过战争,心中却燃烧着“总有一个高度让人仰望,总有一种信念让人昂扬”的《永远的篝火》。经过时代大潮的洗礼,一支崭新的现代化革命军队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踏着直线加方块的韵律,向着改革强军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铿锵的足音化为一首首动听的乐曲,“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从没有改变过信仰是这样真,任凭再大的风雨脚跟站得稳”,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人民军队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坚定理想的钢铁意志,表达出了人民军队永远听党指挥、不变的军魂在战士的胸中激荡。值此,黄钟大吕般的《跟着你》响彻大会堂,铺开了一幅“路迢迢重任在肩,从头越勇往直前”的壮丽画卷。红旗、红星、红领巾映照出江山如此多娇,歌声、乐声、鼓点声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严整的迷彩队列和朝气蓬勃的少年方阵相继走到台前,合唱与情景表演把整个晚会推向最高潮。长征接力有来人,梦想照亮新征程,这是对长征胜利的隆重纪念,也是对新的出发的豪迈壮行!(张西南)

(责任编辑:邱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