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4 08:17 解放军报
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天方一号”新概念航天结构,今天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实践十七号”卫星,由我国首枚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升空。
遥测数据表明,“天方一号”在火箭起飞、级箭分离、星级分离、卫星太阳翼展开等过程中,呈现出优异的减振性能和电磁兼容特性。有关专家指出,“天方一号”研制成功,并通过发射技术验证,对于提高航天器有效载荷比、延长航天器工作寿命、缩短航天器研制周期、拓展航天器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在新概念航天结构技术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
“天方一号”采用多功能一体化设计,主要由轻型复合承载结构、高分子多功能支撑结构群、聚合物固态锂离子电池模块、振动与温度监管装置等组成。它集高强度承载、反共振控制、结构化能源等功能为一体,在承载、减振、能源、热控等一体化设计,电磁兼容、锂电池异构成型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关键技术突破。
据该校航天技术专家介绍,传统航天结构设计存在部件功能单一、单机数量多、空间利用率低、冗余质量大、设计制造周期长等诸多局限,制约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对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对航天结构技术的迫切需要,该校航天结构技术创新团队从1996年开始对此进行研究探索,经过20年持续攻关,突破并掌握了高载荷比、高能量密度比、多功能一体化的新概念航天结构技术。
据悉,“天方一号”完成发射阶段技术验证后,后续将伴随“实践十七号”卫星进行新型结构化能源模块的在轨技术验证。(王握文、章飞钹)
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天方一号”新概念航天结构,今天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搭载“实践十七号”卫星,由我国首枚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发射升空。
遥测数据表明,“天方一号”在火箭起飞、级箭分离、星级分离、卫星太阳翼展开等过程中,呈现出优异的减振性能和电磁兼容特性。有关专家指出,“天方一号”研制成功,并通过发射技术验证,对于提高航天器有效载荷比、延长航天器工作寿命、缩短航天器研制周期、拓展航天器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我国在新概念航天结构技术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
“天方一号”采用多功能一体化设计,主要由轻型复合承载结构、高分子多功能支撑结构群、聚合物固态锂离子电池模块、振动与温度监管装置等组成。它集高强度承载、反共振控制、结构化能源等功能为一体,在承载、减振、能源、热控等一体化设计,电磁兼容、锂电池异构成型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关键技术突破。
据该校航天技术专家介绍,传统航天结构设计存在部件功能单一、单机数量多、空间利用率低、冗余质量大、设计制造周期长等诸多局限,制约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面对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对航天结构技术的迫切需要,该校航天结构技术创新团队从1996年开始对此进行研究探索,经过20年持续攻关,突破并掌握了高载荷比、高能量密度比、多功能一体化的新概念航天结构技术。
据悉,“天方一号”完成发射阶段技术验证后,后续将伴随“实践十七号”卫星进行新型结构化能源模块的在轨技术验证。(王握文、章飞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