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国际>资料

中国的国宝熊猫为什么会出现在国外?

2016-11-06 09:10 中国新闻网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在新中国以前,出现在国外的大熊猫大多都是从中国偷去的。从1936年到1941年,仅美国就从中国弄走了9只大熊猫。成都的教会学校华西大学在其中帮了大忙。在大熊猫产区呆了20年,有“熊猫王”之称的英国人丹吉尔·史密斯在1936年到1938年的3年间,共收购了9只活的大熊猫,并把其中6只带到了英国。

当然,中国国民政府也向西方国家赠送过熊猫。如:1936年至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向西方国家赠送了14只熊猫。1941年,蒋介石、宋氏姐妹和国民党诸多高官正式向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捐献的一对熊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1946年向英国政府赠送了大熊猫一只,正式开始了大熊猫作为国礼出国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熊猫去处更是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继续采取政治性赠送的方式进行“熊猫外交”,中国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和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先后有苏联、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九个国家接受过中国赠与的24只大熊猫。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存的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在新中国以前,出现在国外的大熊猫大多都是从中国偷去的。从1936年到1941年,仅美国就从中国弄走了9只大熊猫。成都的教会学校华西大学在其中帮了大忙。在大熊猫产区呆了20年,有“熊猫王”之称的英国人丹吉尔·史密斯在1936年到1938年的3年间,共收购了9只活的大熊猫,并把其中6只带到了英国。

当然,中国国民政府也向西方国家赠送过熊猫。如:1936年至1945年,中国国民政府向西方国家赠送了14只熊猫。1941年,蒋介石、宋氏姐妹和国民党诸多高官正式向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捐献的一对熊猫。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1946年向英国政府赠送了大熊猫一只,正式开始了大熊猫作为国礼出国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熊猫去处更是反映了当时的中国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继续采取政治性赠送的方式进行“熊猫外交”,中国以政府和人民的名义将大熊猫作为国礼赠与那些与中国保持良好外交关系和中国希望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先后有苏联、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及墨西哥等九个国家接受过中国赠与的24只大熊猫。

最早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赠与的大熊猫的国家是苏联。1957年,平平被作为国礼赠送给苏联;1959年,安安作为其配偶也被赠送给苏联。朝鲜在1965年至1980年间也先后获赠5只大熊猫。

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以及美国芝加哥动物园分别致信北京动物园,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一对大熊猫”。1957年5月17日,北京动物园将交换办法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局,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文化联络局同意,但要求需“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并领取交换的动物”。由于美国国务院等方面“不同意直接与中国进行动物交换”,此事作罢。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携夫人抵达北京,开始了对中国的访问。抵京后次日,尼克松夫人帕特·尼克松即赴北京动物园参观,同大熊猫进行了亲密的接触。中国方面根据美方访问人员及美方先遣组对大熊猫的关切,判断美方有意要大熊猫。此后在该访问期间的一次宴会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将熊猫牌香烟递给了尼克松的夫人帕特·尼克松,表示将向美国赠送2只大熊猫。1972年4月,大熊猫兴兴和玲玲到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

从新中国成立,至1982年止,熊猫外交模式一直是纯政治性的赠送模式,既不和商业挂钩,又不采取租借的形式。1982年,为了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全球性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从1982年开始停止赠送大熊猫出国。这标志着传统的政治性赠送模式下的“熊猫外交”宣告结束。

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期间,中国将北京动物园两头的大熊猫“永永”和“迎新”临时借给洛杉矶动物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巡展活动,以显示中国对洛杉矶奥运会的支持。这是大熊猫出国巡展的开始。此后,中国各动物园的大熊猫便采取短至数月、长至1年巡展的方式出国。

大熊猫巡展是一种既可以带有政治色彩,又可具有商业效益的活动。比如上述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在洛杉矶动物园的巡展,就是主要带有外交意味的活动,而此后在旧金山动物园进行的展出,则是具有明显商业性质的租借。巡展给大熊猫所在动物园等机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熊猫的繁殖和发育。

90年代中期以后,为解决商业性租借带来的问题而采取的各项措施使大熊猫出国巡展的机会大大减少,基本结束了主要采取巡展方式进行熊猫外交的潮流。但在极个别的特殊情况的下,仍有采取短期出国方式进行外交活动者。如2001年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在俄罗斯莫斯科召开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112次全会,决定2008年奥运会举办国,中国即派大熊猫“奔奔”和“文文”作为文化使者赴莫斯科为中国的申办活动加油助威。

熊猫租借不仅意味着租金收入,同时还有一系列工作人员可以获得出国考察的机会,这在1980年代中期的中国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中国国内各个饲养了熊猫的机构在看到熊猫租借带来的好处后,都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己的熊猫;另一方面,由于中美关系和美国熊猫热的升温,美国的动物园往往在短短三两个月的熊猫租借期获取领达数千万美元的巨额门票受益。除了经济利益的驱堨,政治的因素也对熊猫租借产生极大的影响,包括纽约市在内的一些美国大城市,都曾经动用政府资源鼓励或帮助本市的动物园从中国租借熊猫进行展出。

1994年后,为了解决大熊猫出国带来的种种问题,更好地保护大熊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中国动物园协会与国际动物保护机构达成协议,中国可以将一对健康、有繁殖能力的大熊猫送至其他国家进行为期10年的合作研究,其间繁殖的后代归中方所有。若大熊猫意外死亡,其遗体也归中方所有。中方可派出技术人员与外方共同进行对大熊猫的研究工作,外方每年付给中方100万美元,10年总共支付1000万美元。

1994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一对大熊猫运至日本和歌山县,此为大熊猫出国合作研究的开端。大熊猫国际合作研究首要考虑的自然是科研水平和培养大熊猫的能力,但外交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大熊猫出国进行合作研究,需建设部、林业部、外交部会签,同时还需分管的副总理或总理的签字。

中国从一开始的赠送大熊猫,到后来的租借合作研究,看到大熊猫作为使者去出访,其实也刚好是中国外交逐步的走向自信和成熟的一个过程的一个缩影,“熊猫外交”是中国行使软实力的一种方式,熊猫其实已经逐渐成为西方媒体比喻中国的动物。而中国人自己,也把熊猫和这种隐喻当成了文化、价值观的重要输出。大熊猫作为亲善大使,它走遍全世界,起到了人类的外交使节起不到的作用。极大的改善了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

这些居住国外大熊猫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它们是动物保护事业的象征,并且可以提升动物园的品牌。同时使得与其他国家共同照顾这种珍贵动物的举动巩固了中国与友邦之间的关系。

(责任编辑:张青)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