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2016年终盘点>最新消息

盘点2017年最值得期待5大科技事件 中国人探月在列

2016-12-30 06:19 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12月30日报道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12月28日发表文章,预报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五大科学发现。

1、月球探索

中国人打算在新的一年把“嫦娥五号”无人航天器送上月球,它将带回2000克月球土壤。上一次这么做的是苏联。1976年,“月球-24”星际站从月球表面带回170克土壤和岩石。它们是货真价实的珍宝:每克的运输成本高达700万美元。正是因为这些样品,才发现月球上存在水。中国人不打算原地踏步,他们要在2018年实现新突破:让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这是美国和苏联都未曾做到的。

月球土壤本身已经得到足够的研究:美国人通过阿波罗计划获得了382千克的土壤和岩石。中国的月球计划目标更远大:为商业开发月球作准备。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月球上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氦-3(氦的同位素)。它能用作热核反应堆的燃料。这些储备足以确保人类1万年的能源消耗。

2、人类基因编辑

科学家研究出通过CRISPR/Cas9系统(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系统)编辑基因的方法。遗传病的起因是病人基因组的60亿个“字符”——DNA中有1个“错字”。试想一下,在不损坏整本书的情况下,在《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找到唯一的错字并改正。是不是难以完成?的确如此。但借助新技术,遗传学家可以迅速找到有缺陷的DNA片段,并用健康的代替它。这种方法原则上已经作好临床应用的准备,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正在争夺该技术的专利权,它将带来亿万美元的利益。法院将在2017年作出判决,并为编辑人类基因“打开绿灯”。

参考消息网12月30日报道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网站12月28日发表文章,预报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五大科学发现。

1、月球探索

中国人打算在新的一年把“嫦娥五号”无人航天器送上月球,它将带回2000克月球土壤。上一次这么做的是苏联。1976年,“月球-24”星际站从月球表面带回170克土壤和岩石。它们是货真价实的珍宝:每克的运输成本高达700万美元。正是因为这些样品,才发现月球上存在水。中国人不打算原地踏步,他们要在2018年实现新突破:让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这是美国和苏联都未曾做到的。

月球土壤本身已经得到足够的研究:美国人通过阿波罗计划获得了382千克的土壤和岩石。中国的月球计划目标更远大:为商业开发月球作准备。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月球上发现了储量丰富的氦-3(氦的同位素)。它能用作热核反应堆的燃料。这些储备足以确保人类1万年的能源消耗。

2、人类基因编辑

科学家研究出通过CRISPR/Cas9系统(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系统)编辑基因的方法。遗传病的起因是病人基因组的60亿个“字符”——DNA中有1个“错字”。试想一下,在不损坏整本书的情况下,在《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找到唯一的错字并改正。是不是难以完成?的确如此。但借助新技术,遗传学家可以迅速找到有缺陷的DNA片段,并用健康的代替它。这种方法原则上已经作好临床应用的准备,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麻省理工学院布罗德研究所正在争夺该技术的专利权,它将带来亿万美元的利益。法院将在2017年作出判决,并为编辑人类基因“打开绿灯”。

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基因工程师将可以治愈血友病、白血病、艾滋病等如今的不治之症。未来,他们还希望让人类摆脱精神分裂症、酗酒等由复杂因素、而非单一基因导致的遗传病。

3、量子计算机

谷歌、IBM等世界级公司和全球大型科研中心加入了所谓的量子竞赛。其目标是制造性能是普通计算机百万倍的量子计算机。研究者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比如,谷歌公司宣称,它研制的D-Wave量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是普通计算机的1亿倍。但这种机器还不能用于日常生活。分析家认为,2017年或成为转折点。

量子计算机是有必要的,因为当代计算机的潜力几乎已经耗尽。人类进入物联网时代,从炼铁高炉到可以自己采购食物的电冰箱——所有一切都将接入全球网络。而控制这些设备需要新一代计算机。

4、太阳消失

我们将有罕见的机会在一年中看到两种日食:日全食和日环食。首先出现的是2月26日的日环食。为什么这一次月亮不会完全挡住太阳呢?因为月亮的直径是太阳的400分之一,但它与我们的距离也是太阳与我们的400分之一,所以两者在天空中看起来差不多大。但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轨道不是圆形,而是细长的椭圆形。因此,当它在轨道远端时,看起来就会变小,无法完全挡住太阳,从而留下一圈光环。俄罗斯看不到这次日环食,只有在南美洲和非洲南部才能看到。8月21日将出现日全食。这一次在俄东北部和楚科奇半岛可以看到。但最佳观测点在美国境内。根据科学家计算,有大约2亿人可以欣赏这次天文秀。

这是任何人都可以过把科学家瘾、接触宇宙之谜的机会,因此,日食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现象。其实,这对研究日冕非常重要。它的边界还不明确,但地球、火星都在其范围内。

5、不必学外语?

科学家期待通过引入神经网络,在机器翻译领域实现真正的突破。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够自学。您可能会问,一块铁怎么能学习呢?这与您的智能手机类似。当您输入陌生单词时,手机就会问:“把这个词加入词典吗?”请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的词汇量将和您一样。谷歌在2016年底已经开始将神经网络用于翻译,这使文本翻译的错误减少了60%。很快发现,人工智能竟能创造自己的语言。在教“机器翻译”把日语翻成英语,把韩语翻成英语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它能直接把日语翻成韩语,尽管并没有人教。研究表明,神经网络可以自己创造翻译算法,不需要中间语言的过渡。

这将帮助消除全世界的语言障碍。人们将不必再花几十年去学习外语。新工具将确保在全世界任何语言之间同步翻译。(编译/贺颖骏)

此外,无毒无污染大推力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实现首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发射对接。高分三号卫星、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以及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探测卫星、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等空间科学新型卫星将实施发射。

上述计划中,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备受关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许达哲表示,火星探测是空间科学界和航天界共同关注的重大方向,该项目已于2016年1月11日正式批复,这将是中国在真正意义上迈入深空探测。

许达哲说,计划在2020年左右,即把握住火星每26个月才有一次的发射窗口期,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一步实现绕火、着陆及巡视,对火星土壤、环境、大气等进行研究,继而研究人类生命起源。”

此外,中国航天事业的“时间表”还有:2020年左右,完成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高分观测等现有的重大科技专项;2025年前后,全面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推动空间信息应用规模化、业务化、产业化发展;2030年实现整体跃升,跻身航天强国之列。

“‘十三五’是中国航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今年将编制《航天发展“十三五”规划》和《空间科学“十三五”规划》,发布第四版《中国的航天》白皮书。”许达哲说,除实施已有的航天重大科技专项,还将考虑深空探测与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特别是明确了要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阶段的立项已被批复”。

许达哲指出,尽管航天工程研制任务十分繁重,但“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除了以航天工程技术创新为主体,还将大力推动空间应用、空间科学这“两翼”,将做强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互联网和卫星应用的新业态,并且取得一批空间科学原创性成果以造福人类。(完)

(责任编辑:崔競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