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2017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新年新气象

【网络媒体走转改】年轻书记让这个贫困村一年有了大变样

2017-01-12 13:34 中国江苏网  作者:袁涛

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边,两旁竹柳树树枝随风起舞,大片绿意盎然的麦田生机勃勃;在绿色围栏环绕的生态食材基地里,草鸡三五成群在林地里捉虫吃草;新建的电商园里,村民们正在忙碌的打包即将发往各地的土产年货礼包......年关将至,涟水县成集镇永锋村里一片繁忙,处处呈现一派新年新景象。

一年前,扶贫的春风沐浴了这个贫困村,“撸起袖子”的年轻书记刘旭来到这里扶贫。

贫困村来了个年轻书记

永锋村,位于素有苏北小延安之称的涟水县成集镇西北角,距离镇政府约5.6公里,偏僻贫困,默默无名,属于“十三五”省定经济薄弱村,723户村民中有142户收入在省定贫困线以下,贫困率高达近20%,贫困面之广,贫困程度之深,在贫穷的苏北也不多见。

刘旭(右)与村民交谈。

2016年2月25日,江苏省委派驻扶贫工作队分赴苏北12个贫困县,85年出生的刘旭被派驻到这里担任村第一书记。这一天,永锋村的老乡们,在村部门口等待着、议论着,都想见见这个第一书记是什么样子的。“原来是个毛头小子”“小伙子能干啥事”,当村民们看到满心期盼的人是个三十左右的小个子年轻人,脸上写满了失望。与此同时,面对这个有着142户、527人贫困低收入者,村集体收入不满1万元,多数村组还没有一条水泥路,刘旭也深深吸了一口冷气,“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比想象的难!”

一条条新修的水泥路边,两旁竹柳树树枝随风起舞,大片绿意盎然的麦田生机勃勃;在绿色围栏环绕的生态食材基地里,草鸡三五成群在林地里捉虫吃草;新建的电商园里,村民们正在忙碌的打包即将发往各地的土产年货礼包......年关将至,涟水县成集镇永锋村里一片繁忙,处处呈现一派新年新景象。

一年前,扶贫的春风沐浴了这个贫困村,“撸起袖子”的年轻书记刘旭来到这里扶贫。

贫困村来了个年轻书记

永锋村,位于素有苏北小延安之称的涟水县成集镇西北角,距离镇政府约5.6公里,偏僻贫困,默默无名,属于“十三五”省定经济薄弱村,723户村民中有142户收入在省定贫困线以下,贫困率高达近20%,贫困面之广,贫困程度之深,在贫穷的苏北也不多见。

刘旭(右)与村民交谈。

2016年2月25日,江苏省委派驻扶贫工作队分赴苏北12个贫困县,85年出生的刘旭被派驻到这里担任村第一书记。这一天,永锋村的老乡们,在村部门口等待着、议论着,都想见见这个第一书记是什么样子的。“原来是个毛头小子”“小伙子能干啥事”,当村民们看到满心期盼的人是个三十左右的小个子年轻人,脸上写满了失望。与此同时,面对这个有着142户、527人贫困低收入者,村集体收入不满1万元,多数村组还没有一条水泥路,刘旭也深深吸了一口冷气,“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比想象的难!”

吃穿住行上学他都管

“刘书记管得真多”!这句在日常场合是句不礼貌的话,但这句话放在刘旭身上成了村民表扬他的口头禅。村里孩子上学他帮忙筹学费、老人病了他想办法赞助医药费、道路不通他想办法修了水泥路、谁家有个难事他会雪中送炭。

今年,高中生刘宇成了村里唯一一位考上大学的孩子,但由于家境困难,刘宇家里为学费犯了愁。得知情况后,刘旭筹款5000元交到刘宇手中,并请省里原单位的同事联系到了南京民营企业家支持其四年学费。年过五十的刘宇母亲激动地热泪盈眶。

村里终于有了一条像样的水泥路。

村里陆支路,这条贯穿村里东西的主干道让村民吃够了苦,2.6公里的泥土路让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刘旭的努力下,今年一下子变成了一条3.5米宽的崭新水泥路,村民别提心中多高兴。

村里旱田占了五分之四,村民旱改水的呼声很高,今年一个电灌站建了起来,一下子新增一千多亩水田,村民万元福笑着说,“这下可以吃上自己种的大米了”。

新建的光伏电站。

刘旭还多方化缘,筹到了120万元建了光伏电站,让贫困户“晒着太阳”增收脱贫,一年合计为村里增收16万元多。

......

面对村里散乱多年并破旧不堪的平房,今年,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念头一直萦绕在刘旭心头,整村推进的蓝图正在他的脑海中酝酿着。

上任“三板斧”让村民有了精气神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脱贫,必须带动村民“撸起袖子干起来。”不过,进村伊始,刘旭发现村民多数不想干事,部分不敢干事,少量不能干事。于是,他决心立即着手改变村庄弥漫“等靠要”落后思想的氛围,要为脱贫奔小康凝足神聚足力。

“扶贫先扶志”。为此,刘旭轰轰烈烈地砍了“三板斧”。一板斧砍向宣传。他评选村里勤劳致富典型,大刷脱贫致富奔小康标语,让村里的戏班子隔三差五唱一出脱贫致富大戏,营造出致富光荣的浓厚氛围。二板斧砍向考察。带领村干部、村民代表到沭阳、睢宁、淮阴等地考察富裕村,从情况相近的地区看先进找差距。三板斧砍向头脑风暴。村部的会议室不知开了多少个讨论会,低收入户会议、党员干部会议、大户能人会议,悉数登场,大家共商致富之路。同时,刘旭还通过建立微信群,将村里在外的党员、务工人员联系起来,共同来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永锋村脱贫致富的火光开始熊熊燃起。

时间转眼过了近一年,“我们现在劲更足了”,这是永锋村村民当前的普遍感受。村民徐国付笑着说,“刘书记给我们指明了路、故足了劲。”

借力互联网 精准扶贫拔除穷根

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刘旭下了几手精准棋。一是对低收入户进行精准识别,他把全村低收入户按照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因病、因残、因学分类做了张表,并依此为每户量身订做了帮扶办法。二是采取系列精准帮扶措施。组织村民参加电商、月嫂、厨师、老年护理等多个培训班,让一些没有技能的村民有了一技之长,顺利实现了就业脱贫。

大力开展产业扶贫,让电商产业、高效农业驶入快车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刘旭说,因地制宜发展持续增收产业,努力提升群众的“自我造血”能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这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

村里良好的生态,产出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养在深闺无人识,卖不出好价钱”,这让刘旭想到了互联网,“要引导贫困群众搭乘互联网快车实现脱贫增收”。

“筑好巢,才能育好凤”。刘旭将村里闲置了六年多的厂房改装成涟水第一个农村电商园,安装了宽带,装修了仓储、打包空间,联系了物流企业。他带领村干部多方动员村民做电商,一番动员后有三户村民提出想试试。

小仓库里堆满待发的包装好的土产品。

对于做电商也是门外汉的刘旭,带头自学,还带领村干部和村民四处拜师学习,从证件办理、产品组织、包装设计、网店建设、仓储物流等一个一个环节亲力亲为学起做起。去年11月,村里的草鸡蛋、手工红薯粉丝、土鸡、羊肉、大米、花生油等产品开始在淘宝和微店里进行销售,春节前三家率先吃螃蟹的电商经营者销售额已超五十万,电商经营者笑了,兼职打包的低收入户收入也多了。

如今,在村里,几乎每天都有村民上门打听能不能跟着学做电商,一些大户也纷纷上门问能不能租用村民土地发展高品质产品基地,做电商园的供应商。“基地+电商有搞头”,村里大户朱从武率先建起了有机稻米立体种养殖基地。“电商+基地+公司+农户”协同发展模式在村民创业的洪流中初现端倪。村主任姜建国感慨地说:“我在村里生活了57年,刘书记是真扶贫、扶真贫,真不是来‘做做样子,走走形式’的干部。”

刘旭坦言,正是因为解决好“扶持谁”“怎么扶”问题,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落到实处,村里脱贫的步伐才变得更快。一年间,这个目标初步实现。今年1月6日省扶贫工作小组核查该村脱贫情况,认为永锋村已达到脱贫目标。

省委驻涟水帮扶工作队长孙国君赞扬,刘旭打了一套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光伏扶贫、文化扶贫、电商扶贫的精准扶贫组合拳,拳拳有力,直中要害。

对于这个地处苏北的小村庄,刘旭笑称,要将其打造成为苏北小延安的南泥湾,有机食品的大粮仓。他还兴致勃勃地在村里电商园的外墙上写下“特色农业+农村电商,两条腿走出脱贫致富路!红色文化+绿色生态,两张牌打响苏北南泥湾!”的两句标语。

(责任编辑:何淼)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