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教育>热点动态

北京大学试水“全环境育人”

2017-02-15 09:25 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凤莉 杨维琼

暑假还没结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孟鑫便提前进入忙碌的“工作状态”。她是学校青年网络发展协会的负责人,新学期到底要开展什么的活动,她可得费一番脑筋。

脱机自习、E言堂讲座、读书沙龙,过去一年多里,青年网络发展协会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影响着处在复杂网络环境中的北大学子们。

事实上,在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有很多老师和学生,跟孟鑫做着一样的事情。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直面网络信息的挑战,让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中有辨别能力,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北大青年研究中心主任蒋广学说。

在蒋广学看来,影响不是教化,不是约束,更不是强制,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明白,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好的,这也是希望通过校园活动实现的目标。

别让网络成为学生面前的“洪水猛兽”

提出“全环境育人”理念时,70后的蒋广学已接受过来自网络的“猛烈冲击”。“因为网络,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减少,比如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比如传统文化的学习。”

他常常感叹,为什么办公室里那帮年轻人要时刻盯着电脑,捧着手机,不管是生活方式、学习习惯,或者是价值观念,都要受到来自虚拟网络的影响。

事实上,他并不排斥网络,但是一些年轻人过度沉迷和对网络世界的无原则接受,是他一直以来的隐忧。

作为90后的孟鑫对此深有感触,她和协会的其他小伙伴曾拍摄过一组宣传海报,海报上那些沉迷于手机和网络的低头族让很多人有所触动。

暑假还没结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孟鑫便提前进入忙碌的“工作状态”。她是学校青年网络发展协会的负责人,新学期到底要开展什么的活动,她可得费一番脑筋。

脱机自习、E言堂讲座、读书沙龙,过去一年多里,青年网络发展协会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影响着处在复杂网络环境中的北大学子们。

事实上,在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有很多老师和学生,跟孟鑫做着一样的事情。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直面网络信息的挑战,让学生能够在网络环境中有辨别能力,影响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北大青年研究中心主任蒋广学说。

在蒋广学看来,影响不是教化,不是约束,更不是强制,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明白,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好的,这也是希望通过校园活动实现的目标。

别让网络成为学生面前的“洪水猛兽”

提出“全环境育人”理念时,70后的蒋广学已接受过来自网络的“猛烈冲击”。“因为网络,一些传统的东西正在减少,比如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比如传统文化的学习。”

他常常感叹,为什么办公室里那帮年轻人要时刻盯着电脑,捧着手机,不管是生活方式、学习习惯,或者是价值观念,都要受到来自虚拟网络的影响。

事实上,他并不排斥网络,但是一些年轻人过度沉迷和对网络世界的无原则接受,是他一直以来的隐忧。

作为90后的孟鑫对此深有感触,她和协会的其他小伙伴曾拍摄过一组宣传海报,海报上那些沉迷于手机和网络的低头族让很多人有所触动。

事实上,校园里的年轻人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

“因为手机和网络的影响,会没办法专注地去做某一件事,甚至会影响学习。”中文系大三学生陈俊好说。

蒋广学也会关注网络上的热点新闻,他常常能看到新闻下消极谩骂的留言,或是充满负能量的跟帖,那个时候,他总担心:如果自己的学生也是其中一个,该怎么办?

他希望探索一种在网络环境中影响学生、引导学生的方式,这也是他提出“全环境育人”理念的出发点。相较于传统的现实场域,他把目光聚集在了虚拟的网络环境。

这跟学校的教育思路不谋而合。

2014年年底,北京大学正式成立“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发展创新,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网教办”)设在青年研究中心,并同时启动“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这一新型青年自组织机构的筹建,2015年1月工作室入选首批“教育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

事实上,北大此前已对网络环境下的学生教育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

从2013年起,全校开设了公选课“大学生发展综合素养”,由学校主管校领导牵头,青年研究中心具体实施,通过课堂互动、案例讨论、小组报告、课外实践等多种途径,集中讲授网络素养相关内容,受到90后大学生的欢迎。

2014年11月10日,结合课程学习与个人思考,北京大学“新青年网络文化工作室”和“北京大学青年网络发展协会”的学生骨干联合发布《融入·节制·创造:以青春之力量建设青春之网络——北京大学青年网络文明倡议书》,还根据网络语言的风格,同步推出“网络版本”——《当鲁迅先生遭遇“双十一”,他将如何敬告青年?我们是否需要所谓“青年网络文明观”?》

“不让网络成为影响青年的洪水猛兽。”在蒋广学看来,让学生具备驾驭和辨别网络世界的能力,网络就不再是个问题。

给学生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在北大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有一群小伙伴在为这个事情努力着。

“北京大学首届校园网络文化节”上,一个“点赞新青年”的活动,让一批校园里的学生榜样成为“网络红人”,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用自己的正能量影响着很多大学生。

来自光华管理学院的顾小栋就曾被“网络新青年”影响。那个在学校里被称作“小黄车”的团队是顾小栋的偶像。这是一个创业团队,他们把学校里的自行车资源进行整合,让校园自行车进入共享状态,学生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打开车锁使用,如今,他们已走出校园走向市场了。

这样一个有创意有想法的创业团队让顾小栋“脑洞大开”,现在的他也走上了创业路。

法学院本科生熊典开发了对学校多个部门网站和资讯实现有机整合的App,医学部开通微信公众号“医点儿团队”教大家医学常识,都成为身边的同学们追捧的网络“偶像”。

“北大新青年”微信公众号是青年研究中心(网教办)用来引导学生,为学生建设健康网络环境的利器。在这个平台上,有青年榜样的展示,有热点话题的讨论,还有对资深教授的访谈,而每一项都希望给学生传递正能量,让他们在网络世界中看清正确的方向。

诸如“图书馆里有人吃东西”的不文明行为,该不该制止,这样在现实生活中都没有人回答的问题,也会被“北大新青年”当作一次由线上向线下影响学生的尝试。

陈霄元说,在充斥着各方声音的讨论中,多数赞成制止的声音最终占了主流,那些不敢或者懒得去制止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主流声音影响了。

这种传播主流声音的平台还有很多,比如“E言堂”系列讲座,比如“新青年·享阅读”读书沙龙。

自育,是最好的状态

在蒋广学看来,在这个青年为主体的网络环境中,不管什么样的教育与引导,最好的效果是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达到自育的状态,老师们也将从传统的教育者转变成为辅导者。

“看着他们折腾。”更多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把关人的角色。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他常常能感受到学生带来的惊喜。

“脱机自习”就是这样一个惊喜。

这个由青年网络发展协会组织的活动最初是在北大图书馆推开的,所有参与者在存放手机后坚持无网自习,通过时间累积计算最终排名。

事实上,让学生主动摆脱手机并不容易。

孟鑫还记得刚组织“脱机自习”时的情形,她会在角落偷偷地观察,“有些学生会很焦虑,会不时地过来索要手机。”甚至作为组织者的她自己也没办法坚持,“总想看手机,想着会不会有什么信息。”

但是持续的活动开展带来了显著的效果,一些学生在“脱机自习”中尝到甜头,在没有手机的状态下,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后来很多同学都可以坚持很长时间‘脱机’状态。”孟鑫说,学生从被动约束开始走向自我节制,甚至主动去影响带动身边的同学朋友,参加活动的人数也从最初的几十个到后来每次都有一两百个,自育的状态就此形成。

自育一旦形成,老师便可以从台前走向幕后。

2016年的“5+2”北大半程马拉松接力赛就是各学生社团联合,自己折腾起来的充满“互联网+”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路程设计,到安全保卫,从人员招募到医疗后勤保障,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自己张罗的。

当120支参赛队伍、1500余人浩浩荡荡跑完了马拉松,远在广东出差的蒋广学觉得异常欣慰,“事实证明,自育的效果非常好,我们只要帮他们掌握大方向,让他们去自我实现,我们搭好平台,让学生去唱戏,结果一定会让我们惊喜。”

(责任编辑:唐佳(实习生))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