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聚议听

共享汽车“痛点”多:吃罚单算谁的?会加剧拥堵吗?

2017-02-17 14:08 手机人民网 原创稿  作者:王震

【聚】

“共享汽车”悄然升温 多个城市试水

近几年,以“共享经济”之名闯入日常生活的新事物越来越多了,普及速度也越来越快。网约出租车的管理规则尚在完善之中,共享单车迅即风靡一时,而今共享汽车又开始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多个城市试水。

共享汽车受欢迎的理由显而易见:一是方便,只需下载手机APP,注册后就能用手机在附近找到汽车使用,下单开车、停车走人都可以在手机上一键完成;二是便宜,目前共享汽车费用比打车、租车都要便宜很多。业内人士预测,“共享汽车”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市场爆发期。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共享汽车也存在着诸如“网点和车辆太少”“停车点不好找,停车费谁出”“风险和责任难控制”等许多痛点。此外,还有人担忧共享汽车会加剧交通拥堵。

体验:2公里花8.66元 需身份审核、上传驾照

中新网记者在北京也实地体验了一把“共享汽车”,通过手机APP上传了驾驶证、身份证注册认证。然后,选择好取车点和还车网点后,即可选择可用车辆,系统会显示可用汽车的车型、车牌号、续航里程等信息,并会免费保留5分钟取车时间,超时将自动开始计费。这家“共享汽车”APP显示的特价收费标准为1.5元/公里,0.15元/分钟。

【聚】

“共享汽车”悄然升温 多个城市试水

近几年,以“共享经济”之名闯入日常生活的新事物越来越多了,普及速度也越来越快。网约出租车的管理规则尚在完善之中,共享单车迅即风靡一时,而今共享汽车又开始在北京、上海、重庆等多个城市试水。

共享汽车受欢迎的理由显而易见:一是方便,只需下载手机APP,注册后就能用手机在附近找到汽车使用,下单开车、停车走人都可以在手机上一键完成;二是便宜,目前共享汽车费用比打车、租车都要便宜很多。业内人士预测,“共享汽车”在未来几年将迎来市场爆发期。然而,作为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共享汽车也存在着诸如“网点和车辆太少”“停车点不好找,停车费谁出”“风险和责任难控制”等许多痛点。此外,还有人担忧共享汽车会加剧交通拥堵。

体验:2公里花8.66元 需身份审核、上传驾照

中新网记者在北京也实地体验了一把“共享汽车”,通过手机APP上传了驾驶证、身份证注册认证。然后,选择好取车点和还车网点后,即可选择可用车辆,系统会显示可用汽车的车型、车牌号、续航里程等信息,并会免费保留5分钟取车时间,超时将自动开始计费。这家“共享汽车”APP显示的特价收费标准为1.5元/公里,0.15元/分钟。

记者选择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找到汽车并用手机取车后,顺利将车开到了之前选定的还车网点,然后点击还车,最终收费单显示时间为24分钟,里程为2公里,总费用为8.66元。

【议】

痛点

网点和车辆太少 手不快根本就抢不到

“网点和车辆都太少了!”市民吴先生向记者吐槽,最近看到朋友圈传播蛮热的共享汽车“TOGO”登陆上海,听说还是奔驰的,免不了好奇想尝试一下。不过,当吴先生通过驾照认证并交付1500元押金后,他手机上显示的外环外可用车辆却为“0”,“最近的一辆竟在锦江乐园,真要体验还要坐地铁‘骑驴找马’,未免也太不方便了吧!”

在北京,共享汽车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记者下载了“Gofun出行”APP,根据GPS定位查找最近的一个Gofun租车点是在东城区北新桥路口西南侧,距离1.6公里。当时显示该租车点有一辆奇瑞电动车待租,但转眼可用车数量就变成了“0”。现场看车保安说:“我们这个点儿只有一个停车位,所以只有一辆Gofun汽车。每天老是被秒杀,手不快你根本就抢不到!”

还车不方便 还未用先掏100元停车费

不能够随地还车,也是不少用户反映的“痛点”。在还车模式方面,有的公司规定必须停到指定的还车网点,这样不向用户收取停车费;有的可停到任意的正规停车场,但需要下一个用户支付一定的停车费用。

TOGO还车采用“A借B还”的随地还车运营模式,即用户可以将车停在合法停车点而无需返还至固定网点。但下位取车用户,即选择“接力车”而非网点取车的,则需缴纳前者的停车费用。有市民吐槽说,当他准备取走停在某停车场内的一辆TOGOsmart时,停车场收费口的人员告诉他,这辆车其实已停了两天多,要收费100元。“我听到立马将车倒挡回原来的停车位,这哪里消费得起!”

吃了罚单算谁的? 事故责任难判定

TOGO提供的协议条款显示:事故车辆因维修导致不能正常运营,用户还要支付停运损失费300元/天。导致车辆报废,则用户需应支付车辆实际价值的25%作为损失费。如此规定引发不少市民的担忧,如果对方全责呢?又或是前一用户撞的呢?共享汽车遇到交通事故责任,到底该由谁来买单?

另一家共享汽车公司car2share称,每一台车都购买了保险,包括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全车盗抢险、自燃损失险、涉水险等。如遇事故,会有团队来协助处理。用户注册时,双方必须达成租车协议,才能完成注册。若出现违章停车等主观因素导致的过失,用户需自行承担罚款。

业内人士认为,分时租赁汽车随取随用随还的特性,也让运营方对于车辆出现事故或者磕碰的责任判定变得比较困难。用户即使撞了车,只要车还能正常开且不牵扯第三方,就依然可以把车还到正常的停车点,而运营方也无法判定究竟是哪位用户撞了车,时间一久,车辆的维护难度就变得非常大。

规划

顶层设计正征求意见 推进配套设施建设

由于汽车运营指标有限,“共享汽车”规模和网点扩张会受限;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虽然说可以享受不限行的便利,但车辆价格、停车位、电费、修车救援人工费等运营成本比较高。此外,充电桩的铺设也是一大难题,一些公司不得不采取晚上人工调度、集中充电的方式。对于共享汽车这一新生事物,如何予以配套、加以管理?

南京市交通运输管理局科教处科长张磊表示,南京正在推进新能源车分时租赁点和公共自行车站点的接驳,首批获得规划局批复的有8个点。为了解决充电问题,南京正在落实相关文件:如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等。

目前,交通运输部《促进汽车租赁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在意见征求阶段,其中将对租赁车辆的管理方式进行明确,并在身份查验制度、购买运营保险、信息平台责任等方面加强监管力度。地方管理细则出台后,主管部门将对企业安全生产、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管。

声音

共享汽车会不会加剧交通拥堵?

越来越多的“共享汽车”会不会加剧城市的交通拥堵,这也成为不少人担心的问题。有观点认为,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共享汽车”应该适度健康发展。对于是否加剧交通拥堵的问题,业内人士分析, 对于“共享汽车”,用户有用车需求时,才从网点取车,并不会有空车在道路上行驶。而且,车辆都是本地的运营车辆,不会给城市带来额外的交通压力。随着网点分布增多,用户随用随还,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有本无车人群对拥有车辆的欲望。

把“共享”和“经济”真正融合一起

其实,共享是具有一定门槛的社会合作模式,需要一系列的配套设计。比如出租闲置的车位,看似可以轻易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难题,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如何取得物业同意?有地锁怎么办?你回家时客户没离开怎么办?解决这些管理问题,成本恐怕已经远远高于利润。事实上,如何把“共享”和“经济”真正融合一起,形成既节约社会成本、又实现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才是真正需要解决好的问题。

【听】

网友@字格朗:素质是一切美好事物能长久保存的前提。否则我们的奔驰车,也不过是高档版的摩拜单车。

网友@正桥的爱:感觉会不方便。共享单车这么大的覆盖率,我还经常觉得急用车的时候找不到车用,更别说汽车了,耽误事儿!另外停车难也是一个问题,一般停车都要收费的,停车费谁付?

网友@小球知语:共享汽车、拼车族等新型节约方式值得推广。但是任何东西都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尤其是交通出行,更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打造便捷,互惠互利的交通出行模式。

(综合人民日报、新闻晨报、中国新闻网等)

(责任编辑:王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