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娱乐

《朗读者》制作人董卿:文化类节目还未迎来春天

2017-02-20 08:45 西安晚报  

主持了十三年央视春晚的董卿,在不久前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凭借文学功底惊艳亮相,而这次推出《朗读者》,是董卿第一次担当节目制作人。节目首播结束后,董卿通过微信接受了记者采访。

揭秘幕后制作的同时,董卿笑言:“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朗读者》,可那么多优美的文字就等在那里,我想反问的是,为什么我不去做呢?”

记者:除了对文化的热爱,是什么契机,让您想到要在这时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

董卿:我在电视行业已经二十二年了,到了去做一档自己真正喜爱的节目的时候,央视作为国家级电视台,也到了一个扛起文化大旗、承担起文化传播职责和使命的时候,大背景和我个人共同寻找到了一个默契点,所以《朗读者》在今年诞生了。

记者:第一期节目结束后观众反响非常好,您收到的反馈怎么样?

董卿:我的好朋友娄乃鸣导演用两个字来形容第一观感:“惊了”。他说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套路的节目。还有媒体朋友总结说,“汉语之雅驯,文化之宽广,情感之丰厚,全都在节目不疾不徐的节奏中渐次打开。”还有很多观众关注到了片尾曲是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演唱的,非常喜欢。另外有观众发现了很有趣的细节——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的舍不是三声是四声(shè)。

记者:不少观众在微博上说朗读嘉宾都很出彩,您选择嘉宾的标准是什么?

董卿:有影响力、有知名度,有独立思考能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重朗读者独特的人生经历,或者说他身上有些特别的品质值得弘扬,这也是我们想要的。

主持了十三年央视春晚的董卿,在不久前的《中国诗词大会》上凭借文学功底惊艳亮相,而这次推出《朗读者》,是董卿第一次担当节目制作人。节目首播结束后,董卿通过微信接受了记者采访。

揭秘幕后制作的同时,董卿笑言:“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做《朗读者》,可那么多优美的文字就等在那里,我想反问的是,为什么我不去做呢?”

记者:除了对文化的热爱,是什么契机,让您想到要在这时制作这样一档文化节目?

董卿:我在电视行业已经二十二年了,到了去做一档自己真正喜爱的节目的时候,央视作为国家级电视台,也到了一个扛起文化大旗、承担起文化传播职责和使命的时候,大背景和我个人共同寻找到了一个默契点,所以《朗读者》在今年诞生了。

记者:第一期节目结束后观众反响非常好,您收到的反馈怎么样?

董卿:我的好朋友娄乃鸣导演用两个字来形容第一观感:“惊了”。他说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套路的节目。还有媒体朋友总结说,“汉语之雅驯,文化之宽广,情感之丰厚,全都在节目不疾不徐的节奏中渐次打开。”还有很多观众关注到了片尾曲是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演唱的,非常喜欢。另外有观众发现了很有趣的细节——通过濮存昕的朗读才知道,原来老舍的舍不是三声是四声(shè)。

记者:不少观众在微博上说朗读嘉宾都很出彩,您选择嘉宾的标准是什么?

董卿:有影响力、有知名度,有独立思考能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看重朗读者独特的人生经历,或者说他身上有些特别的品质值得弘扬,这也是我们想要的。

记者:所以节目组不仅找了名人,也有普通人。

董卿:对,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全明星阵容,但是后来发现,明星已经被过度消费,在他们身上很难再捕捉到大开大合的人生故事。而在普通人身上,真的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能够带来惊喜和感动的东西。像这一期里面鲜花山谷那对夫妇,就让我们看到了人生还能够有如此真挚、美好、单纯。

记者:之前国内也有类似的朗读节目,但选的朗读者都是演员,而且有表演成分,咱们的节目里,似乎真人真事更多,是出于什么考虑?

董卿:我们的节目是嘉宾先讲自己的故事,然后朗读与自己相关经历有共鸣的文字,因为我觉得,观众在对一个人有了更加全面和丰富的了解之后,对他朗读的作品更能够感同身受。

记者:最近“文化清流”这个说法很火,您觉得文化类综艺的春天要来了么?

董卿:其实文化类的节目真的很难做,我并不认为因为《中国诗词大会》或者《朗读者》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就标志着今天中国文化类节目真的迎来了一个春天——文化类节目要成功突围,还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有所改善。但是起码它是个风向标,它让我看到了在真人秀霸屏的今天,观众对文化类综艺节目也是有庞大需求的,大家的关注给我们以很大鼓舞。

记者:您怎么解决很多人思维中固有的“文化节目太阳春白雪”的问题?

董卿:还是看你怎么去让文化走近观众,去唤起大家对文化的一种认知和一种最温柔的记忆。比如第一期《朗读者》中最后一位嘉宾——96岁的大翻译家许渊冲,他是本期节目中文化含金量最高的嘉宾,也是寻常意义上,离普通老百姓生活比较远的一位嘉宾,但是他的讲述却在这两天引起了最多的共鸣、讨论和赞赏。

(记者孙欢 实习生王子豪)

(责任编辑:邹菁)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