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聚议听

《大秦3》默默走红 历史正剧回暖?宫斗架空霸屏只因观众爱看?

2017-02-22 14:52 手机人民网 原创稿  

【聚】

近日,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登陆荧屏,磅礴的气势,饱满的人物,厚重的历史,让其被称为“值得用手机流量刷的国产剧”。此前,另一部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经过修复,10年之后重播,也收获赞誉无数。

遍观当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正剧已然成为珍稀品种。一段时间,电视剧市场几乎被戏说剧垄断,一打开电视屏幕,踩着“花盆底”的威仪太后,拖着大辫子的帝王将相,演的说的却是现代人的情感世界。而后,宫斗剧又轮番上演,历史剧的背景从朝堂转移到了后宫,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后宫美人都成了毒如蛇蝎的阴谋家,甚至有时候还要再来几个“穿越来客”。沉浸在戏说、宫斗、穿越之中的历史剧,其实已经脱离了历史的范畴,剧中人物不过是穿着古人衣服演绎现代人的故事而已,更不用说频频出现的穿帮镜头、全然缺失的传统礼仪以及令人不忍直视的“五毛钱特效”了。

所以这次《大秦帝国之崛起》默默得红了,许多历史剧迷欢呼雀跃,表示“家里的电视终于可以打开了”。更让他们兴奋的是,除了《大秦3》,还有另一部“当年”的历史正剧,又重回观众的视野。

【议】

历史正剧回暖?“黄金时代”未必到来

一部十年前播过的剧,如今放到视频网站付费观看,甚至还要重登卫视黄金档。古装历史剧从未有过这种待遇,《大明王朝1566》开了行业先河。有人为此“喜大普奔”,认为此次重播与央视开年接连播出《于成龙》、《大秦帝国之崛起》两部大剧一样,标志着 “历史正剧”正在回暖,即将进入新一轮的“黄金时代”。

【聚】

近日,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登陆荧屏,磅礴的气势,饱满的人物,厚重的历史,让其被称为“值得用手机流量刷的国产剧”。此前,另一部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经过修复,10年之后重播,也收获赞誉无数。

遍观当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正剧已然成为珍稀品种。一段时间,电视剧市场几乎被戏说剧垄断,一打开电视屏幕,踩着“花盆底”的威仪太后,拖着大辫子的帝王将相,演的说的却是现代人的情感世界。而后,宫斗剧又轮番上演,历史剧的背景从朝堂转移到了后宫,一个个如花似玉的后宫美人都成了毒如蛇蝎的阴谋家,甚至有时候还要再来几个“穿越来客”。沉浸在戏说、宫斗、穿越之中的历史剧,其实已经脱离了历史的范畴,剧中人物不过是穿着古人衣服演绎现代人的故事而已,更不用说频频出现的穿帮镜头、全然缺失的传统礼仪以及令人不忍直视的“五毛钱特效”了。

所以这次《大秦帝国之崛起》默默得红了,许多历史剧迷欢呼雀跃,表示“家里的电视终于可以打开了”。更让他们兴奋的是,除了《大秦3》,还有另一部“当年”的历史正剧,又重回观众的视野。

【议】

历史正剧回暖?“黄金时代”未必到来

一部十年前播过的剧,如今放到视频网站付费观看,甚至还要重登卫视黄金档。古装历史剧从未有过这种待遇,《大明王朝1566》开了行业先河。有人为此“喜大普奔”,认为此次重播与央视开年接连播出《于成龙》、《大秦帝国之崛起》两部大剧一样,标志着 “历史正剧”正在回暖,即将进入新一轮的“黄金时代”。

然而,在商业电视台的运作逻辑下,没有收视率,就没有投资商青睐;没有投资商,就拉不来广告,即便是被寄予厚望的《大秦帝国之崛起》和《大明王朝》也是如此。2月10日,各大热播电视剧排行榜中,《大秦帝国》位居第5,收视远低于当下IP当道的《孤芳不自赏》、《三生三世》两部剧。《大明王朝1566》在优酷上线后,680万的播放量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而2017年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计103部,其中古代题材剧共21部,而这其中,历史正剧不超过5部,其他仍然以传奇、神话、武侠题材为主。历史正剧的复苏似乎还任重而道远。

历史正剧“黄金时代”难免沦为历史。

“白起你是1080p的” 新时代历史正剧变网红

在网剧走红的当下,历史正剧在网络上掀起的热潮,引人思考。

一般来说,央视播出的剧都“不屑”用卫视大剧的花式推广手段,但是《大秦3》却完全是另外一种玩法。除了央视之外,《大秦3》在10家视频网站“全网覆盖”。这意味着,只要一位观众对这部剧有兴趣,观看渠道十分通畅。可以想象,为了实现全网“铺货”,剧方在交易价格上是做了不少让步的。事实上,去年的《琅琊榜》刚开始在卫视收视也一般,平均收视率0.8左右。但是它在互联网上的传播确是另外一番图景,成功跻身“百亿剧乐部”。这个成绩不仅让《琅琊榜2》的进展十分顺利,而且商业回报也超前。

2月9日,《大秦3》突击开播,该剧官微留言区点赞最多的一条竟然是“赶紧买热搜”。在整个行业鼓吹大数据、IP等时髦词汇的当下,“买热搜”几乎跟“买收视率”一样成为行业惯例。粉丝们都开始操心该剧不懂这些时髦的“游戏规则”而吃亏。事实上,从《大秦3》在互联网上的舆情来看,这个正剧班底对于新媒体传播技巧掌握得十分娴熟,每个点都踩得“稳准狠”。90后带来的二次元传播吸引了更多的追剧人群,大量表情包、恶搞图现身网络,剧组对此却不排斥,甚至在官方微博上转发。总制片人焦阳曾表示,剧中原本饰演白起的演员需要换人重拍,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只能演员邢佳栋一人在绿幕里演“独角戏”,于是白起的戏份绿幕痕迹较为明显,这在其他剧中是“污点”,但却被网友PS成了恶搞图广为传播,反而为剧集走红助了一把力。

当正剧变成了“网红”,其实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当我们的商业能力和那些巨头没有任何多少差异的时候,理想主义将所向皆靡”。

架空戏说IP剧热闹一时 只因为观众的审美倒退吗?

如今打开电视,那些戏说历史、架空历史的IP剧靠“高颜值”和“小鲜肉”在屏幕上热闹一时,营造出一片古装电视剧市场虚假繁荣的景象。惨烈的宫斗与傻白甜的IP剧被竞相争夺,演员不够替身上,替身不行玩抠像……前段时间新版《射雕英雄传》热播,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之前对 2003年张纪中版《射雕》骂声一片,对现在的《射雕》却很宽容?最高票答案指出,在2002和2003年,观众看的是《李卫当官》、《天下粮仓》、《走向共和》、《金粉世家》;在2016年,收视最高的却是《亲爱的翻译官》、《麻雀》、《解密》。

面对伪历史剧泛滥的荧屏,有的人痛心疾首,有的人嗤之以鼻,有的人见惯不怪。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历史正剧的缺失,却也反映出亚健康的影视现象。当然,历史正剧不够热,观众审美的变化是一方面原因,制作者对待历史的态度是一方面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要从自身寻找。

编剧宋方金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现在中国影视圈90%以上的人,你跟他谈话,三分钟之内必谈IP——不谈我给你一千块钱——你现在手里有几个IP、我现在囤了多少IP。买IP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小说是什么东西。”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杨洪涛认为:“电视剧市场从来不缺乏对历史剧的渴望,只是近年来历史剧创作的脚步放缓,主要的原因是一部分资深编剧近年创作乏力,而年轻编剧急功近利,追逐资本,缺乏工匠精神。”

“从业者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这些现象都是一时之流行,会速朽,不会成为主流。”编剧刘和平对此深有感触。

【听】

@happy小梁:电视剧这种东西看着是娱乐大众,实则也有意识形态潜移默化,为啥大家现在这么喜欢韩国啥的,很多不就是受电视剧影响吗?电视剧传达的东西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特别是历史,现在乱七八糟的历史剧,给大家传达一种错误的历史,历史不是其他的东西是不能被随意改的。

@Double晨151:大爱历史剧,比那些神啊,鬼啊,仙啊的好看n倍。

@舞于荆棘: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因各种五花八门奇奇怪怪的电视剧而被忽视那么久的历史正剧一直被期待着,期待着它破土而出! 

(综合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界面新闻等 编辑:崔競文)

(责任编辑:崔競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