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科技>今日要闻

吉林延边发现大量恐龙足迹

2017-03-11 11:37 新华社  作者:姚友明

新华社长春3月11日电(记者姚友明)日前中外古生物学者联合宣布,他们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现了恐龙足迹群,这为研究我国乃至东北亚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以及多样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英国权威学术杂志《白垩纪研究》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青年学者邢立达副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教授、韩国晋州国立教育大学科学教育部金景洙教授和韩国国家文化遗产研究所科学保护部林鍾悳主任等专家学者共同署名发表文章,描述了这批珍贵的标本。

邢立达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个化石点位于延边州龙井市铜佛寺镇山郊公路一侧,约20年前曾率先被日本学者发现,但当时其做的研究相对简单。“我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展开新探索,然后发现了大量新的足迹。此次发现了巨大的鸭嘴龙类足迹,其完整尺寸推测可达55厘米,造迹者恐龙体长能达7米以上,是非常大型的恐龙。”

学者们研究后认为,与这些大型鸭嘴龙类恐龙生活在一起的还有凶猛的肉食性恐龙,这些肉食性恐龙足迹大小差别较大,最大的足迹可达43厘米,最小的只有21厘米,前者造迹者的体型推断为约5至6米,后者造迹者的体型为前者的一半。所有这些足迹掺杂在一起,显得非常杂乱,这表明延边地区曾是肉食性恐龙经常出没的区域。

新华社长春3月11日电(记者姚友明)日前中外古生物学者联合宣布,他们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现了恐龙足迹群,这为研究我国乃至东北亚白垩纪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以及多样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英国权威学术杂志《白垩纪研究》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青年学者邢立达副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马丁·洛克利教授、韩国晋州国立教育大学科学教育部金景洙教授和韩国国家文化遗产研究所科学保护部林鍾悳主任等专家学者共同署名发表文章,描述了这批珍贵的标本。

邢立达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个化石点位于延边州龙井市铜佛寺镇山郊公路一侧,约20年前曾率先被日本学者发现,但当时其做的研究相对简单。“我们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展开新探索,然后发现了大量新的足迹。此次发现了巨大的鸭嘴龙类足迹,其完整尺寸推测可达55厘米,造迹者恐龙体长能达7米以上,是非常大型的恐龙。”

学者们研究后认为,与这些大型鸭嘴龙类恐龙生活在一起的还有凶猛的肉食性恐龙,这些肉食性恐龙足迹大小差别较大,最大的足迹可达43厘米,最小的只有21厘米,前者造迹者的体型推断为约5至6米,后者造迹者的体型为前者的一半。所有这些足迹掺杂在一起,显得非常杂乱,这表明延边地区曾是肉食性恐龙经常出没的区域。

邢立达所在团队认为,此次在延边的恐龙足迹发现不仅为复原该地区恐龙时代的面貌有着很大的帮助,而且促进了不同区域恐龙动物群之间的对比。学者们还推断说,在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发现恐龙足迹的区域很可能是一片湖泊的浅水边缘,大量恐龙曾在那里戏水、捕食。

去年5月,延边州首府延吉市帽儿山东北坡山上,就曾发现白垩纪中期古生物化石。

“延吉和龙井的这两个化石点的地层不一样,但都属于白垩纪的,两者应该有某种程度的关联。这也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邢立达表示。

责任编辑:李海韵

四川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亮灯

本届灯会以“多彩新丝路、最炫中国风”为主题,设置“多彩新丝路”“最炫中国风”“大美巴蜀情”“时尚光影湖”“南北彩灯汇”“吉祥中国年”六大板块,共展出130余组大、中型彩灯。灯会将持续到3月中旬结束。

2017-01-22 22:27:16

中国博士揭秘“琥珀恐龙”发现过程 目前无法复活

以中国地质大学博士邢立达为首的科研团队宣布,在一块近1亿年前的琥珀中,他们发现了一段恐龙的尾巴组织,这是有史以来人类发现的第一件琥珀中的恐龙标本。从照片来看,琥珀中的恐龙标本非常小,保存完好。

2016-12-10 08:04:27

人类首次在琥珀里发现恐龙尾巴化石 将在上海展出

昨日,中加英美等国古生物学家宣布,发现了有史以来首个保存着恐龙标本的琥珀。该时期琥珀中,带羽毛的只有古鸟类与恐龙,骨骼形态表明是恐龙 昨日,邢立达回忆,琥珀是2015年夏天,在缅甸北部发现。

(责任编辑:王鑫)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