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观点

人民网评:这笔“保命钱”,为何让总书记愤怒了?

2017-03-17 15:47 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郑言之

4年前的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太行山区的特困村——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他在看“真贫”时说到,“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留和挪作他用。”总书记的“愤怒”直指扶贫款项的使用乱象。这笔钱,既是脱贫攻坚的“保障钱”,也是贫困村民的“保命钱”,“什么钱就要用在什么地方”,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扶贫资金更是这样。为此,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昨天召开会议,联合布置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工作,为“保命钱”护航。

除了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脱贫路径外,有一点是绕不开的,就是“钱”——扶贫资金。不管是中央财政下拨的专项资金,还是对口支援的专门款项,用途只有一个:凡是与脱贫有关,要用对、用准;凡是与脱贫无关,就不动、不用。

这些年,随着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持续增长,中央和省两级投入超过了1000亿元,量大、面广、线长、点多等问题突出。如何保证资金到村到户?如何保证精准扶贫做到资金精准?如何解决扶贫资金监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些在扶贫实践中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乎脱贫的成效和质量,不能“投钱听不见响”,真正有需要的贫困群众如果得不到实惠,扶贫资金的使用效度就大打折扣。

专项检查扶贫资金,既要有现实问题导向,又要有零容忍的态度。扶贫资金被“雁过拔毛”,人们早已怨之、恨之,资金使用是否合法、规范正是专项检查的重点。资金分配和拨付、项目确定是否符合政策和程序?资金使用是否存在挪用、截留、滞留、贪污等现象?项目申报是否存在弄虚作假、套取和骗取财政资金问题?暴露出的问题需要通过“上下联动”、协同组织的方式来解决,而零容忍的态度更要贯彻始终,每一条线索都认真处置、每一个案件都严肃核查、每一分违纪资金都及时追缴。

4年前的元旦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太行山区的特困村——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他在看“真贫”时说到,“我非常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扶贫款项被截留和挪作他用。”总书记的“愤怒”直指扶贫款项的使用乱象。这笔钱,既是脱贫攻坚的“保障钱”,也是贫困村民的“保命钱”,“什么钱就要用在什么地方”,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扶贫资金更是这样。为此,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昨天召开会议,联合布置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工作,为“保命钱”护航。

除了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脱贫路径外,有一点是绕不开的,就是“钱”——扶贫资金。不管是中央财政下拨的专项资金,还是对口支援的专门款项,用途只有一个:凡是与脱贫有关,要用对、用准;凡是与脱贫无关,就不动、不用。

这些年,随着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持续增长,中央和省两级投入超过了1000亿元,量大、面广、线长、点多等问题突出。如何保证资金到村到户?如何保证精准扶贫做到资金精准?如何解决扶贫资金监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些在扶贫实践中躲不开、绕不过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乎脱贫的成效和质量,不能“投钱听不见响”,真正有需要的贫困群众如果得不到实惠,扶贫资金的使用效度就大打折扣。

专项检查扶贫资金,既要有现实问题导向,又要有零容忍的态度。扶贫资金被“雁过拔毛”,人们早已怨之、恨之,资金使用是否合法、规范正是专项检查的重点。资金分配和拨付、项目确定是否符合政策和程序?资金使用是否存在挪用、截留、滞留、贪污等现象?项目申报是否存在弄虚作假、套取和骗取财政资金问题?暴露出的问题需要通过“上下联动”、协同组织的方式来解决,而零容忍的态度更要贯彻始终,每一条线索都认真处置、每一个案件都严肃核查、每一分违纪资金都及时追缴。

实际上,专项检查的是“钱途”,强力打击的是“贪腐”,需要净化的是“风气”。扶贫资金如何使用代表了不同的行为和价值取向:用好,意味着眼中有疾苦、心中有百姓;乱用,意味着作风不正、行为不端,更甚者将之视为“自留地”“唐僧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这代表了党中央严惩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坚强决心,此次开展专项检查既是开始,也要不动摇、不松懈、不放水。

扶贫资金里满含老百姓对未来的期待,“把这个钱用好”更是对人民负责。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当我们行进在脱贫攻坚的征途中,要觉知其中的紧迫和艰辛。“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只有树立起这样的扶贫价值观,每一分钱才能成为生活交响的美妙乐符。

(责任编辑:董晓伟)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