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娱乐

逾10部新剧立项 “休眠”10年反腐剧回暖

2017-03-22 08:01 长江日报  作者:耿愿

《人民的名义》中陆毅饰演的检察官侯亮平

十多年前,《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绝对权力》《黑洞》等反腐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次的收视高潮不断引发舆论热议。2004年,因数量泛滥,监管部门先后下文对反腐剧和涉案剧进行整顿,从此两大红极一时的题材双双退出黄金档。

如今,随着《后海不是海》《湄公河大案》等剧的接连开播,涉案剧已重归黄金档,而停滞多年的反腐题材剧,也逐渐呈现回暖迹象。由最高检影视中心牵头制作的《人民的名义》将于本月28日登陆湖南卫视,并首次在荧屏上出现副国级“大老虎”。

此外,昨日记者登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根据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文件粗略统计,从2015年1月到今年2月,总局立项的当代反腐题材剧不下10部,仅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就报备了6部。

从黄金时代到十年休眠

十几年前,中国就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反腐剧,并一次次掀起舆论高潮。比如2000年的电影《生死抉择》,票房过亿元,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2002年的《绝对权力》以磅礴的戏剧冲击力引发收视热潮。在反腐剧的黄金时代,编剧陆天明的《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高纬度战栗》,张平的《十面埋伏》《生死抉择》《国家干部》,以及周梅森的《忠诚》《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等都是颇有影响力的作品。

但随着反腐剧的热播,一些粗制滥造的跟风之作也开始泛滥荧屏。2004年4月,监管部门一纸文书,先后对反腐剧和涉案剧进行整顿。从此,这两大题材退出黄金档,反腐剧更是进入长达十年的“冬眠期”。2006年由陆天明编剧、郭靖宇导演的《高纬度战栗》,差不多是最后一部带有“反腐”标签、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

《人民的名义》中陆毅饰演的检察官侯亮平

十多年前,《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绝对权力》《黑洞》等反腐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次的收视高潮不断引发舆论热议。2004年,因数量泛滥,监管部门先后下文对反腐剧和涉案剧进行整顿,从此两大红极一时的题材双双退出黄金档。

如今,随着《后海不是海》《湄公河大案》等剧的接连开播,涉案剧已重归黄金档,而停滞多年的反腐题材剧,也逐渐呈现回暖迹象。由最高检影视中心牵头制作的《人民的名义》将于本月28日登陆湖南卫视,并首次在荧屏上出现副国级“大老虎”。

此外,昨日记者登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根据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文件粗略统计,从2015年1月到今年2月,总局立项的当代反腐题材剧不下10部,仅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就报备了6部。

从黄金时代到十年休眠

十几年前,中国就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反腐剧,并一次次掀起舆论高潮。比如2000年的电影《生死抉择》,票房过亿元,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2002年的《绝对权力》以磅礴的戏剧冲击力引发收视热潮。在反腐剧的黄金时代,编剧陆天明的《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省委书记》《高纬度战栗》,张平的《十面埋伏》《生死抉择》《国家干部》,以及周梅森的《忠诚》《绝对权力》《至高利益》《国家公诉》《我主沉浮》等都是颇有影响力的作品。

但随着反腐剧的热播,一些粗制滥造的跟风之作也开始泛滥荧屏。2004年4月,监管部门一纸文书,先后对反腐剧和涉案剧进行整顿。从此,这两大题材退出黄金档,反腐剧更是进入长达十年的“冬眠期”。2006年由陆天明编剧、郭靖宇导演的《高纬度战栗》,差不多是最后一部带有“反腐”标签、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

回暖后投资阵容尺度均升级

如今,停滞了十年之久的反腐剧,在中纪委和最高检推动下重启。2015年年初,文艺界响应号召创作反腐文艺作品,书写十八大后中国反腐成果,“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进行”。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15年6月,中纪委宣传部专门到国家出版广电总局、最高人民检察院调研并举行座谈会。中纪委宣传部调研组留下“作业”,希望最高检影视中心加强反腐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和生产。广电总局同样也领到“任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就曾透露,“每年电影最少一两部,电视剧最少两三部,而且必须是精品。不能一写反腐就写成案件剧,一写公检法就写成劳模剧。”

即将播出的《人民的名义》就是由最高检影视中心牵头,总投资达1.2亿元,著名作家、编剧周梅森担任编剧,擅长现实题材的导演李路执导,陆毅、张丰毅、吴刚、许亚军、柯蓝、胡静、张凯丽等数十位实力明星加盟,称得上“强强联合”的大剧阵容。

不仅如此,该剧在“尺度”上也有升级。此前的反腐剧中,反面角色最高级别是省部级,但该剧中首次出现了副国级,虽然只有声音“出镜”。据《检察日报》报道,在2015年7月的电视剧剧本专家研讨会上,最高检政治部宣传部的领导提出,作品中的腐败分子可以是更高级别的官员,结合现实中中央打击腐败的力度之大和落马官员级别之高,文艺作品中大可不必局限于一定之规。这些无疑都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反腐剧将进入新的阶段。

既要贴近现实又要有足够高度

《非常公诉》《高位》《反贪风暴》《天网行动2015》《悬崖边》《暗涌》《国家行动》……昨日,记者登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根据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文件粗略统计,从2015年1月到今年2月,总局立项的当代反腐题材剧不下10部,仅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就报备了6部。此外,由王志文、赵立新、俞飞鸿主演的《纪委书记》也正在拍摄中。

这足以说明反腐剧正在逐渐回暖,但并不代表这一题材会扎堆出现。在影视评论人李星文看来,反腐剧很难有10年前的热闹,因为门槛提高了,自由度、写作技巧、整体把控都相应提高,故事既要好看,又要把握分寸、有力度,做好那是相当难。

要做就做精品,这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反腐剧的数量。李京盛曾透露,中纪委当初推动反腐剧重启时,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要有现实关照性,得反映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二是腐败是世界性的难题,要站在足够的高度来表现”。李京盛说,“不要仅仅是几个腐败分子和正面力量角力,简单地正义战胜邪恶。要通过这些检察官、腐败分子、案件,给出超出案件的启示。人性的复杂性要有充分表现,人性高度可高到圣人,深度可低到入地狱,要把堕落的过程写清楚,否则回答不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人性弱点、制度漏洞、反腐决心、制度建设,也要昭示出来,才最有针对性、震撼力、启发意义。”

(责任编辑:邹菁)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