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军事>重磅推荐

歼-15总设计师谈歼-31与F-35对决

2017-03-23 08:30 中国军网  

孙聪1961年2月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工业航空报国特等金奖获得者。担任多个飞机和飞机制造业数字化工程的总设计师,先后参与组织了多个飞机的研制任务,取得了累累硕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2016年底开始,歼-15舰载机随着辽宁舰航母从渤海、黄海到东海,开展远海训练,多批次歼-15舰载机开展了空中加受油、空中对抗等多项训练任务。作为这型飞机的总设计师,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您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我没有陶醉在其中,而是在想后期该怎么改进。”孙聪只用了简短的一句话作答。

在全国两会期间,孙聪的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而在航空工业界,他最被人熟知的身份是歼-15舰载机、“鹘鹰”战斗机的总设计师。然而,针对上述提问,孙聪并没有向着记者设想的“骑鲨瞰海、倚舰卫国”的故事和豪言壮志中走去,却淡然地一转身,走进了讲述一条探索我国航空工业如何改进和发展的话题中。

“中国人是有梦想的。为了实现这些梦想,我们需要手段来捍卫和平,协调好发展与和平的关系。我们要在军事装备方面迈向国际顶尖水平,我们有这个能力一步一步往前走,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并轨中国制造,以转型升级之名

“近年来,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确实实现了井喷式发展。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冷静地说,实际上我们与世界航空工业强国还是有差距的。”——回答“中国的航空工业在世界上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这个问题时,孙聪答道。

从歼-10到歼-20,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正如中国航空工业总经理谭瑞松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所说,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实现了对世界先进水平从“总体跟跑”到“主体并跑”的转变。运-20大型运输机、歼-20战斗机、“鹘鹰”战斗机等一批新型飞机的亮相,也标志着我国空军已经飞入“20”时代。

“有部分网友热切关注,从产品本身来说,认为‘鹘鹰’一定能PK掉F-35。您对此怎么评价?”

“这不能简单地来对比。我们说装备之间的对抗,讲究四个字:‘一快、二骗、三准、四狠’。这取决于装备的机动性、隐身性能、态势感知能力、携带的武器装备等各个方面。同时还取决于作战环境的影响。”对于装备的阐述,这位总设计师总是显得特别冷静和理性,他认为,“需求引领创新”,正是对于产品的不断升级迭代的需求,引领着航空人不断创新超越。

“鹘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其研发过程中所采用的设计和制造等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不管是中国制造2025也好,还是德国的工业4.0也好,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升级换代的概念。”从制造业转型升级,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到迈入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工业化发展在经历了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的历程后,以“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为特征的“智造”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羽翼。孙聪认为,《中国制造2025》正像是为航空工业写就的未来发展规划,体现在加工制造领域,要加强高端制造能力提升,推动质量品质的提升,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不仅仅是技术层面,还要带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架构,涵盖工业文明的内涵。”孙聪强调,智能化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定制化需求的时代等的出现,更需要人们具备契约精神,讲究诚信社会构建,推动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

提速“黑科技”应用,自主创新落地生根

“首先3D打印件的使用能减轻飞机重量,其次,新技术的创新需要使用载体落地,第三,这也为未来机型上的材料使用指明了方向。”——对于坚持“飞机的成本不只是制造商生产出来的,更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孙聪来说,缘何要坚持使用该项新科技?他答道。

从歼-15、歼-20、运-20再到AG600,我国航空武器装备近年来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并造就了一系列高品质、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明星飞机。

奋勇抢占航空科技制高点,是航空工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作为高端制造业,航空工业长期以来加大科技攻关,加强预先研究和探索研究。在新型的航空武器装备上,很多“黑科技”提速应用,让自主创新在航空武器装备中有更好的发挥舞台。

据介绍,在我国新型飞机研制过程中,3D打印成为了新手段。孙聪介绍道,在起落架上,之前需要螺钉进行连接的两个或者多个部件,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一次成型;保证足够强度的同时,既减轻了重量,还降低了加工难度。此前需要焊接才能完成的三通管路,通过3D打印技术能够直接制造出一体结构,省去了之前焊接的流程,提高了成品化率。

新型飞机上还大量使用了超材料。“超材料”是指一些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通过在材料的关键物理尺度上的结构有序设计,可以突破某些表观自然规律的限制,从而获得超出自然界固有的普通性质的超常材料功能。超材料的使用也推动了飞机性能的提升。

超材料的引进源自于一家深圳的民营企业。“军民融合是什么?是说通过行业外力量将新理念、新技术引进到军工行业,共同打造最尖端的武器装备;同时将军工行业的高精尖技术转移到民用领域,发挥军工行业的溢出效应。”对于如何推进军民融合,孙聪这样评价道。

往事不堪回首,万里长征也要走!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现在最大的任务是培养年轻人,真正让祖国的飞机设计事业后继有人。年轻人谁都有梦想,要为他们的梦想创造舞台,为梦想的实现创造条件。”

“您为什么选择在航空工业工作呢?”

“当年不知道。因为在我成绩没出来前,北航招生办的老师就把我‘忽悠’走了。”孙聪笑答。

“您觉得航空最大的魅力在哪?”

“我在这行干了34年了。现在最大的魅力,是因为别的啥我都不会干了,只会干这个。”

“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往事不堪回首。过来了就过来了,万里长征不也那么走过来了。”一句往事不堪回首,不知蕴含了多少飞机设计研制背后的心酸与隐忍;一句万里长征也要走,不知渗透了多少航空工业发展道路的艰难与苦痛。

孙聪经常告诫年轻人要有“三心二义”。所谓的“三心”,是要建立雄心,为自己订立前进的目标;要有耐心,告诉自己这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行业;要有责任心,为自己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负责。所谓的“二义”指的是“情义和侠义”,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飞机设计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一个团队的成就。在孙聪看来,团队合作中仅仅有智慧、能力还不够,更要合作、团结,融入集体中共同打造精品工程。而作为总设计师,孙聪认为自己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要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让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

上世纪80年代的航空企业,业务急剧下滑,航空装备研制任务少之又少。1984年毕业的大学生到航空企业工作,70多人最后只剩下十多人。在那样的年代,无法要求那些年轻人更多,因为那时已没有了可以发挥个人作用的平台。

走到今天,航空武器装备到了大发展、大跨越的阶段,航空制造已然成了高端制造业闪亮的明星。航空院校的录取分数不断提升,航空专业分值也越来越高,都说明我国航空工业的舞台越来越宽广,吸引的人才越来越高端。“我们还是要做到事业留人,让优秀的人才有广阔的舞台;让合理的制度激发年轻人的工作热情,也要保障职工的付出有所收获。”对于航空工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孙聪如是说。

资料图:中国的歼-31战机原型机。

孙聪1961年2月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工业航空报国特等金奖获得者。担任多个飞机和飞机制造业数字化工程的总设计师,先后参与组织了多个飞机的研制任务,取得了累累硕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2016年底开始,歼-15舰载机随着辽宁舰航母从渤海、黄海到东海,开展远海训练,多批次歼-15舰载机开展了空中加受油、空中对抗等多项训练任务。作为这型飞机的总设计师,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您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

“我没有陶醉在其中,而是在想后期该怎么改进。”孙聪只用了简短的一句话作答。

在全国两会期间,孙聪的身份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而在航空工业界,他最被人熟知的身份是歼-15舰载机、“鹘鹰”战斗机的总设计师。然而,针对上述提问,孙聪并没有向着记者设想的“骑鲨瞰海、倚舰卫国”的故事和豪言壮志中走去,却淡然地一转身,走进了讲述一条探索我国航空工业如何改进和发展的话题中。

“中国人是有梦想的。为了实现这些梦想,我们需要手段来捍卫和平,协调好发展与和平的关系。我们要在军事装备方面迈向国际顶尖水平,我们有这个能力一步一步往前走,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并轨中国制造,以转型升级之名

“近年来,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确实实现了井喷式发展。我们不应该妄自菲薄,但也不能盲目乐观。冷静地说,实际上我们与世界航空工业强国还是有差距的。”——回答“中国的航空工业在世界上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这个问题时,孙聪答道。

从歼-10到歼-20,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正如中国航空工业总经理谭瑞松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所说,我国航空武器装备实现了对世界先进水平从“总体跟跑”到“主体并跑”的转变。运-20大型运输机、歼-20战斗机、“鹘鹰”战斗机等一批新型飞机的亮相,也标志着我国空军已经飞入“20”时代。

“有部分网友热切关注,从产品本身来说,认为‘鹘鹰’一定能PK掉F-35。您对此怎么评价?”

“这不能简单地来对比。我们说装备之间的对抗,讲究四个字:‘一快、二骗、三准、四狠’。这取决于装备的机动性、隐身性能、态势感知能力、携带的武器装备等各个方面。同时还取决于作战环境的影响。”对于装备的阐述,这位总设计师总是显得特别冷静和理性,他认为,“需求引领创新”,正是对于产品的不断升级迭代的需求,引领着航空人不断创新超越。

“鹘鹰”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其研发过程中所采用的设计和制造等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不管是中国制造2025也好,还是德国的工业4.0也好,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升级换代的概念。”从制造业转型升级,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到迈入制造业强国,《中国制造2025》的内涵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工业化发展在经历了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的历程后,以“动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为特征的“智造”已经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羽翼。孙聪认为,《中国制造2025》正像是为航空工业写就的未来发展规划,体现在加工制造领域,要加强高端制造能力提升,推动质量品质的提升,打造核心竞争力。

“中国制造不仅仅是技术层面,还要带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架构,涵盖工业文明的内涵。”孙聪强调,智能化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定制化需求的时代等的出现,更需要人们具备契约精神,讲究诚信社会构建,推动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

提速“黑科技”应用,自主创新落地生根

“首先3D打印件的使用能减轻飞机重量,其次,新技术的创新需要使用载体落地,第三,这也为未来机型上的材料使用指明了方向。”——对于坚持“飞机的成本不只是制造商生产出来的,更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孙聪来说,缘何要坚持使用该项新科技?他答道。

从歼-15、歼-20、运-20再到AG600,我国航空武器装备近年来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并造就了一系列高品质、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明星飞机。

奋勇抢占航空科技制高点,是航空工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作为高端制造业,航空工业长期以来加大科技攻关,加强预先研究和探索研究。在新型的航空武器装备上,很多“黑科技”提速应用,让自主创新在航空武器装备中有更好的发挥舞台。

据介绍,在我国新型飞机研制过程中,3D打印成为了新手段。孙聪介绍道,在起落架上,之前需要螺钉进行连接的两个或者多个部件,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一次成型;保证足够强度的同时,既减轻了重量,还降低了加工难度。此前需要焊接才能完成的三通管路,通过3D打印技术能够直接制造出一体结构,省去了之前焊接的流程,提高了成品化率。

新型飞机上还大量使用了超材料。“超材料”是指一些具有天然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常物理性质的人工复合结构或复合材料。通过在材料的关键物理尺度上的结构有序设计,可以突破某些表观自然规律的限制,从而获得超出自然界固有的普通性质的超常材料功能。超材料的使用也推动了飞机性能的提升。

超材料的引进源自于一家深圳的民营企业。“军民融合是什么?是说通过行业外力量将新理念、新技术引进到军工行业,共同打造最尖端的武器装备;同时将军工行业的高精尖技术转移到民用领域,发挥军工行业的溢出效应。”对于如何推进军民融合,孙聪这样评价道。

往事不堪回首,万里长征也要走!

“到了我们这个年龄,现在最大的任务是培养年轻人,真正让祖国的飞机设计事业后继有人。年轻人谁都有梦想,要为他们的梦想创造舞台,为梦想的实现创造条件。”

“您为什么选择在航空工业工作呢?”

“当年不知道。因为在我成绩没出来前,北航招生办的老师就把我‘忽悠’走了。”孙聪笑答。

“您觉得航空最大的魅力在哪?”

“我在这行干了34年了。现在最大的魅力,是因为别的啥我都不会干了,只会干这个。”

“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往事不堪回首。过来了就过来了,万里长征不也那么走过来了。”一句往事不堪回首,不知蕴含了多少飞机设计研制背后的心酸与隐忍;一句万里长征也要走,不知渗透了多少航空工业发展道路的艰难与苦痛。

孙聪经常告诫年轻人要有“三心二义”。所谓的“三心”,是要建立雄心,为自己订立前进的目标;要有耐心,告诉自己这是一个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行业;要有责任心,为自己为祖国的航空事业负责。所谓的“二义”指的是“情义和侠义”,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飞机设计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一个团队的成就。在孙聪看来,团队合作中仅仅有智慧、能力还不够,更要合作、团结,融入集体中共同打造精品工程。而作为总设计师,孙聪认为自己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要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让人力资源效益最大化。

上世纪80年代的航空企业,业务急剧下滑,航空装备研制任务少之又少。1984年毕业的大学生到航空企业工作,70多人最后只剩下十多人。在那样的年代,无法要求那些年轻人更多,因为那时已没有了可以发挥个人作用的平台。

走到今天,航空武器装备到了大发展、大跨越的阶段,航空制造已然成了高端制造业闪亮的明星。航空院校的录取分数不断提升,航空专业分值也越来越高,都说明我国航空工业的舞台越来越宽广,吸引的人才越来越高端。“我们还是要做到事业留人,让优秀的人才有广阔的舞台;让合理的制度激发年轻人的工作热情,也要保障职工的付出有所收获。”对于航空工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孙聪如是说。

资料图:中国的歼-31战机原型机。

 

亚洲五代战机竞赛谁是赢家?中国领先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12月1日报道,中国目前正在研发两款第五代战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歼-20战机应该就是中国空军版的F-22的“猛禽”战机。图为11月24日成功首飞的最新歼-20隐身战机2017号原型机,这是该型机的第8架原型机。(图片来源:鼎盛军事网)

关于歼-20的详细数据目前仍处保密阶段。外界猜测该战机的主要用途可能是充当制空型战机。判断依据有:该战机主要配有用于装载空空导弹——包括“霹雳”-9短程导弹、“霹雳”-12和“霹雳”-21远程导弹的结构加固点。图为2017号歼-20隐身战机原型机准备试飞。(图片来源:鼎盛军事网)

 

中国空军中与F-35对等的战机,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研制的歼-31战机也是如此。与歼-20战机一样,歼-31战机的相关规格大多都属于机密。但有理由认为,歼-31战机旨在近距空中支援、空中轰炸和空中封锁等作战行动中提供先进的防御战力。图为2014年珠海航展上的中国FC-31(又称“歼-31”)隐身战机原型机。

此外,歼-31战机可压制敌方防空系统,还可充当中国未来航母的舰载机。图为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进行飞行表演的FC-31战机。

 

日本一直在研发本国的第五代制空型战机,日本打算以此取代不断老化的F-15战机。因华盛顿拒绝向东京出售F-22“猛禽”战机,三菱公司的ATD-X“心神”项目得以启动。“心神”项目技术的研发方是防卫省技术研究本部。但ATD-X战机(又名三菱F-3战机)要到本世纪20年代末才能入役。图为日本公开ATD-X首架原型机。

此外,日本还订购了42架F-35战机。该款战机旨在于F-15战机和ATD-X战机之间的断档期发挥临时补缺作用。据猜测,“心神”战机将至少部分采纳F-35战机的隐形技术。 图为ATD-X首架原型机公开。

 

F-3战机预计会采纳一些尖端技术。该战机将配备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该雷达具备电子对抗和通信功能,甚至可能具备微波武器的功能。按计划,“心神”战机配有光学飞行控制系统。数据将通过光纤——而非电缆——进行传输。图为ATD-X原型机试飞想象图。

韩国的下一代战机也是一个长期项目。严格来讲,韩国航天工业公司的KF-X战机项目并不是第五代战机,而被称为“4.5代”作战平台。KF-X项目雄心勃勃,旨在为首尔提供一款战力胜过最好的第四代现役战机的隐形战机,但其战力不如F-35及类似战机。图为防务展上的KF-X隐身战机模型。

 

首尔已同意采购40架F-35战机以及25项不同技术。首尔由此将获得设计建造KF-X战机所需的技术和材料。然而,由于美国国会和防务界施压,美国当前拒绝提供其中四项技术。这四项具有转让难度的技术分别是:有源电子扫描雷达、红外线搜救系统、电光瞄准吊舱和无线电频率干扰器。据报道显示,韩国将尝试自主研发后两项技术,并与美国以外的外国业界合作研发前两项技术。 图为韩国空军KF-X隐身战机想象图。

亚洲最后一款自主研制的主要五代机就是印度的“先进中型战机”(AMCA)了,目前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研发。作为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的“印度制造”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印度先进中程战机安装的技术和设备大多都是自主研制的。然而,目前也有猜测说,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将可以从俄罗斯采购部分必要技术。俄罗斯目前正在测试本国的第五代战机,即苏霍伊公司研制的T-50隐身战机。 图为防务展上的印度AMCA隐身战机模型。

 

据猜测,AMCA会补充——而非直接替换掉——印度的许多现有作战平台。与F-35战机一样,先进中程战机旨在成为一款多用途战机,既可进行空战,又可实施对地打击。该战机的设计生产工作将在一家外国公司的帮助下展开,但目前尚未定下来由哪家外国公司提供帮助。 图为试飞中的俄罗斯T-50隐身战机。

 

辽宁舰新训练照:歼-15战机排满甲板

本图可见多架歼-15舰载机列阵辽宁舰飞行甲板,主翼处于折叠状态。(张凯摄影)

辽宁舰训练的精彩场景。张凯摄影

 

辽宁舰试射左舷近防导弹。张凯摄影

辽宁舰试射右舷近防导弹。张凯摄影

 

辽宁舰试射右舷1130近防炮。张凯摄影

辽宁舰试射1130近防炮特写。张凯摄影

 

歼-15舰载机起降训练。张凯摄影

舰员用摄像机拍摄歼-15舰载机起降训练。张凯摄影

 

歼-15进行着舰训练。张凯摄影

歼-15舰载机起降训练。张凯摄影

 

8架歼-15列阵辽宁舰飞行甲板。张凯摄影

歼-15尾钩挂住阻拦索瞬间。张凯摄影

 

歼-15机群飞行甲板剪影。张凯摄影

从滑跃甲板角度拍摄的歼-15机群。张凯摄影

 

歼-15双机编队飞越辽宁舰。张凯摄影

另一角度拍摄的歼-15舰载机起降训练图。张凯摄影

 

歼-15舰载机与辽宁舰舰岛合影。张凯摄影

辽宁舰航行照。张凯摄影

 

歼-15列阵辽宁舰飞行甲板,其中几架还挂有空空导弹(训练弹)。张凯摄影

舰载直升机起飞训练。张凯摄影

 

舰载直升机甲板训练美图。张凯摄影

军械官为歼-15挂装空空导弹。张凯摄影

 

辽宁舰进行消防训练。张凯摄影

歼-15放下尾钩,准备着舰。张凯摄影

 

中国航母训练:甲板上6架挂弹歼-15

日前,海军辽宁舰在渤海某海域进行舰机融合训练,新一批歼-15舰载战斗机飞行员驾机完成触舰复飞、阻拦着舰等多个课目训练。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海军政委苗华率海军党委班子成员在辽宁舰参训并指导舰机融合训练。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飞行员的熟练操纵下,一架涂有海军军旗和“飞鲨”图案的歼-15舰载战斗机准确进入着舰航线,放下尾钩,对正跑道中线,“嘭”的一声,尾钩牢牢抓住第三根阻拦索,成功阻拦着舰。

 

随后,多架歼-15舰载战斗机依次完成触舰复飞、阻拦着舰等训练课目并驻舰。

据了解,年初以来,航母部队围绕早日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这个目标,瞄准难题和短板狠抓试验训练,战斗力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舰载机驻泊数量、单日飞行架次、起飞和回收效率均有进一步提升,多批歼-15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成功完成舰上起降并通过航母资质认证,标志着舰载战斗机舰上起降技术从探索研究向部队应用取得了关键性突破。

 

同时,他们还结合舰载机海上试飞和训练任务,着眼航母、舰载航空兵等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深入总结装备试验和部队训练中的经验做法,取得了100余项专题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何淼)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