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军事>重磅推荐

最高机密工程!外媒采访中国“816核军工厂”建设老兵

2017-03-24 08:53 参考军事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法新社3月17日报道称,这里一度是高度机密的中国核军工厂,肩负为原子弹制造钚的使命,但近来它的大门完全敞开,变成了一个旅游胜地。

大而深的“816核军工厂”掩映在中国西南部郁郁葱葱的群山里。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6万名士兵夜以继日地在这里辛勤劳作。

该核军工厂始建于1967年,是在中国成功测试第一枚原子弹3年后,当时中国急于追赶其冷战对手美国及苏联的核项目。该厂隶属于重庆市,占地10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足球场大小,容积相当于600个奥林匹克标准游泳池。

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已知人造隧道网,在其众多的迷宫式走廊中,有的绵延20公里以上。置身于黑暗以及潮湿的混凝土结构中,游客似乎穿越到冷战时期。来自邻近城市、与父母一道来游览的30多岁游客潘雅(音)说:“这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颇为神秘。”

她一边盯着旧反应堆堆芯一边说:“人们早就听说过这个地方,但从来没有来过。”现在反应堆堆芯装饰着被涂成亮绿色的假钚棒。

由于地面事态发展的急剧变化,甚至士兵们在下面挥汗如雨地劳作时,没有任何核材料在这里放置过。

中国于1979年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后来与苏联的紧张关系也有所缓和。尽管接近完工,但该场所得到的评估是没有进一步的使用价值,于是在1984年被遗弃。

它于2002年解密,2010年向中国游客开放,2016年底开始欢迎外国游客来参观。

此后,来这里参观游览的中国游客达到30万以上,截至2月,外国游客还不到100人。

只有仅10%的走廊、恢弘的大厅以及控制室向公众开放,但游客可以观看投放在一面巨墙上的灯光秀,还有各种展览,包括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模型。

816厂负责人郑志龙(音)解释道:“我们并不是在宣扬核武器。”

“恰恰相反,我希望有一天核大国会说‘停,让我们数到3,然后摧毁我们的核武库’。”

曾经在这里工作的士兵、现年70岁的陈怀文(音)回忆道,“一名同事会引爆炸药,然后我们用机器挖走岩石。”

陈怀文说:“我们几个人睡在一张床上,铺的是草席。在夏天,这里简直是火炉,夜里1点前根本睡不着。”

“在我们施工时武警就守在外面。这是最高机密工程,入口不让外人进入。在当时,该地区老百姓只知道这里有一个大工程,但他们不知道在建的究竟是什么工程。”

吃得也很普通:米饭和豆子,一周会有两次肉。

李高云(音)是在816厂工作过的另一名老兵。当他看到隧道里展示的老照片时,不禁热泪盈眶。

这是他在42年后第一次回到这个地方。(编译/龙君)

资料图:“816地下核工程”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建设长达18年,于2010年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法新社3月17日报道称,这里一度是高度机密的中国核军工厂,肩负为原子弹制造钚的使命,但近来它的大门完全敞开,变成了一个旅游胜地。

大而深的“816核军工厂”掩映在中国西南部郁郁葱葱的群山里。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6万名士兵夜以继日地在这里辛勤劳作。

该核军工厂始建于1967年,是在中国成功测试第一枚原子弹3年后,当时中国急于追赶其冷战对手美国及苏联的核项目。该厂隶属于重庆市,占地10万平方米,相当于14个足球场大小,容积相当于600个奥林匹克标准游泳池。

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已知人造隧道网,在其众多的迷宫式走廊中,有的绵延20公里以上。置身于黑暗以及潮湿的混凝土结构中,游客似乎穿越到冷战时期。来自邻近城市、与父母一道来游览的30多岁游客潘雅(音)说:“这里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颇为神秘。”

她一边盯着旧反应堆堆芯一边说:“人们早就听说过这个地方,但从来没有来过。”现在反应堆堆芯装饰着被涂成亮绿色的假钚棒。

由于地面事态发展的急剧变化,甚至士兵们在下面挥汗如雨地劳作时,没有任何核材料在这里放置过。

中国于1979年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后来与苏联的紧张关系也有所缓和。尽管接近完工,但该场所得到的评估是没有进一步的使用价值,于是在1984年被遗弃。

它于2002年解密,2010年向中国游客开放,2016年底开始欢迎外国游客来参观。

此后,来这里参观游览的中国游客达到30万以上,截至2月,外国游客还不到100人。

只有仅10%的走廊、恢弘的大厅以及控制室向公众开放,但游客可以观看投放在一面巨墙上的灯光秀,还有各种展览,包括中国第一枚原子弹模型。

816厂负责人郑志龙(音)解释道:“我们并不是在宣扬核武器。”

“恰恰相反,我希望有一天核大国会说‘停,让我们数到3,然后摧毁我们的核武库’。”

曾经在这里工作的士兵、现年70岁的陈怀文(音)回忆道,“一名同事会引爆炸药,然后我们用机器挖走岩石。”

陈怀文说:“我们几个人睡在一张床上,铺的是草席。在夏天,这里简直是火炉,夜里1点前根本睡不着。”

“在我们施工时武警就守在外面。这是最高机密工程,入口不让外人进入。在当时,该地区老百姓只知道这里有一个大工程,但他们不知道在建的究竟是什么工程。”

吃得也很普通:米饭和豆子,一周会有两次肉。

李高云(音)是在816厂工作过的另一名老兵。当他看到隧道里展示的老照片时,不禁热泪盈眶。

这是他在42年后第一次回到这个地方。(编译/龙君)

资料图:“816地下核工程”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建设长达18年,于2010年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重庆“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升级重迎客

9月25日,816原副厂长张晓东讲述“816地下核工程”的历史。当日,封闭改造升级后的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景区重新对游客开放,新加入的声光电等视觉、听觉效果令游客惊喜不已。“816地下核工程”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建设长达18年,于2010年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9月25日,游客在改造升级后的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景区参观。当日,封闭改造升级后的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景区重新对游客开放,新加入的声光电等视觉、听觉效果令游客惊喜不已。“816地下核工程”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建设长达18年,于2010年首次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新华社记者 陈诚 摄

 

9月25日,封闭改造升级后的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景区重新对游客开放。 钟欣 摄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25日,封闭改造升级后的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景区重新对游客开放。 钟欣 摄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25日,封闭改造升级后的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景区重新对游客开放。 钟欣 摄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25日,封闭改造升级后的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景区重新对游客开放。 钟欣 摄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9月25日,封闭改造升级后的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景区重新对游客开放。 钟欣 摄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揭秘苏联冷战地下潜艇基地:曾存核武

近日,有俄网友前往位于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市游玩,参观了这里的热门景点“825”军事基地。这是供冷战时期,苏联海军潜艇秘密藏身的秘密基地。在苏联军方的解密文件中它只有一个代号:825GTS设施,该基地曾驻扎过多型潜艇并储存有核武器。

图为825基地内,还原的核武仓库,在特种灯光的映衬下,尽管观众面前的只是复原模型,但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冷战氛围。

 

图为“海卫-M1”型袖珍潜艇。

“海卫-M1”型袖珍潜艇可容纳两名艇员,用于隐蔽运送海上侦察和破坏小组。

 

图为“825”地下基地的平面分布图,可见大部分设施均位于挖空的地下工事内,外界很难通过卫星或航空侦察发现该基地。

地下潜艇基地入口。

 

克里米亚半岛基地群分布图,可见“825”基地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基地内的局部图之一,可见厚厚的合金防爆门,从设计上应该是可以抵御重型航空炸弹或战术核武器产生的冲击波。

 

冷战时期的“825”基地外部资料照片,可见停泊有多艘苏联海军潜艇和水面战舰,还有浮动船坞,可看出该基地的重要地位。

基地内部通道。

 

位于基地内部的潜艇船坞,冷战时期,苏军潜艇可通过专用水道开入基地内进行维护。

基地为方便观众想象当年的场景,还专门放置了一艘缩比例的潜艇模型。

 

从这个角度就能联想出当年潜艇在这里停泊的场面了。

另一角度拍摄的地下潜艇船坞之一。

 

游客可以体验一把水上游览当年潜艇船坞的感觉。

基地内还用穿戴核生化防护服的人物模型,又增添了不少冷战氛围。

 

图为该基地的最大亮点之一,核弹头储存仓库,可见前方还有一个专用的铅制防护门,能大幅降低放射线对人员的危害。

基地内还原苏联老式柴电潜艇内部的场景。

 

另一角度拍摄的地下潜艇船坞之二。

基地外部展区还有一架雅克-38短垂战机。

 

图为今日基地外的港湾,停满了各种游艇和民船,已看不到当年冷战时期的痕迹。

(责任编辑:何淼)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