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读图

乌兹别克斯坦小姐妹新疆求医记

2017-04-21 10:38 新华社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曹贝贝(左)在迪娜拉(化名)康复训练过程中对其进行鼓励(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曹贝贝在协助迪娜拉(化名)进行腿部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曹贝贝在协助迪娜拉(化名)进行腿部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曹贝贝(左)在帮助迪娜拉(化名)练习穿鞋(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曹贝贝(左)在引导迪娜拉(化名)进行独立行走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闵晓娟(右)在协助夏黑佐达(化名)进行腿部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闵晓娟(左)在协助夏黑佐达(化名)进行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夏黑佐达(化名)在进行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迪娜拉(化名)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抛起一粒玻璃球并试图用手接住(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迪娜拉(右)与夏黑佐达(均为化名)在进行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双胞胎小姐妹夏黑佐达和迪娜拉(均为化名)今年刚满6岁,都患有脑瘫。自出生以来,她们的妈妈就带着姐妹俩四处求医问药,然而均未见明显好转。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她们来到中国新疆就医,希望通过中医诊疗和康复训练改善孩子们的病情。

小姐妹的主治医生、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吴继新介绍,姐妹俩于2016年11月初次来院治疗,当时两个小姑娘均有肢体活动障碍,不能独立行走,语言表达不流利。经过针灸、推拿、口服中草药以及功能康复训练等治疗后,姐妹俩基本都能独立行走,语言功能也有了提升,目前她们正在接受第二个疗程的治疗。

和这对小姐妹一样,近年来慕名来到新疆就医的外籍患者越来越多。“不少患者都是冲着中医来的。对于周边国家来说,新疆具有地缘、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优势。”吴继新说。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自2015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构想至2016年底,新疆接待外籍患者就诊超过1.3万人。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曹贝贝(左)在迪娜拉(化名)康复训练过程中对其进行鼓励(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曹贝贝在协助迪娜拉(化名)进行腿部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曹贝贝在协助迪娜拉(化名)进行腿部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曹贝贝(左)在帮助迪娜拉(化名)练习穿鞋(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曹贝贝(左)在引导迪娜拉(化名)进行独立行走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闵晓娟(右)在协助夏黑佐达(化名)进行腿部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师闵晓娟(左)在协助夏黑佐达(化名)进行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夏黑佐达(化名)在进行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迪娜拉(化名)在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抛起一粒玻璃球并试图用手接住(4月17日摄)。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迪娜拉(右)与夏黑佐达(均为化名)在进行康复训练(4月17日摄)。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的双胞胎小姐妹夏黑佐达和迪娜拉(均为化名)今年刚满6岁,都患有脑瘫。自出生以来,她们的妈妈就带着姐妹俩四处求医问药,然而均未见明显好转。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她们来到中国新疆就医,希望通过中医诊疗和康复训练改善孩子们的病情。

小姐妹的主治医生、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吴继新介绍,姐妹俩于2016年11月初次来院治疗,当时两个小姑娘均有肢体活动障碍,不能独立行走,语言表达不流利。经过针灸、推拿、口服中草药以及功能康复训练等治疗后,姐妹俩基本都能独立行走,语言功能也有了提升,目前她们正在接受第二个疗程的治疗。

和这对小姐妹一样,近年来慕名来到新疆就医的外籍患者越来越多。“不少患者都是冲着中医来的。对于周边国家来说,新疆具有地缘、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优势。”吴继新说。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自2015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构想至2016年底,新疆接待外籍患者就诊超过1.3万人。新华社记者 王菲 摄

(责任编辑:韩丽萍(实习生))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