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读图

江西万载鸬鹚捕鱼人的一天

2017-04-25 14:09 中国新闻网  

一叶扁舟、一根竹竿、几只鸬鹚、黝黑的渔夫、碧绿的江水、两岸的群山……在江西省万载县锦江河域,63岁的渔民朱久财每天都会带着鸬鹚,架着小船出没在丹山碧水之中,这样一幅动人的画卷令人想起范仲淹所写的名诗《江上渔者》。图为24日上午,朱久财带着鸬鹚准备到河里捕鱼。邓龙华 摄

一叶扁舟、一根竹竿、几只鸬鹚、黝黑的渔夫、碧绿的江水、两岸的群山……在江西省万载县锦江河域,63岁的渔民朱久财每天都会带着鸬鹚,架着小船出没在丹山碧水之中,这样一幅动人的画卷令人想起范仲淹所写的名诗《江上渔者》。图为24日上午,朱久财带着鸬鹚准备到河里捕鱼。邓龙华 摄

 

鸬鹚,也叫鱼鹰,俗称“罗罗鸟”,当地人又称之为捉鱼鸟。鸬鹚捕鱼是中国劳动人民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这项技艺在江西省万载县的渔民中也世代相传着。然而,受捕鱼方式变革、自然环境变化、渔业资源减少等因素影响,养殖鸬鹚捕鱼的渔民越来越少,这种传统捕鱼技艺也濒临失传。图为24日,朱久财驾着一叶渔船、带着鸬鹚在捕鱼。邓龙华 摄

 

朱久财是江西万载县为数不多仍靠养殖鸬鹚捕鱼的渔民。他养有6只鸬鹚,坚持自己繁育、养殖、训练。“现在捕鱼方式很多,但鸬鹚捕鱼是万载人的记忆,要将这个传统坚持下去。”图为鸬鹚和朱久财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朱久财带着鸬鹚去寻找合适的河域捕鱼。邓龙华 摄

 

早上四、五点钟,朱久财就带着鸬鹚、驾着渔舟开始一天的劳作。家里忙时,朱久财也会到晚上去捕鱼。他先用绳子绑住鸬鹚的颈部防止其消化掉捕到的鱼,然后将鸬鹚驱赶下水。待鸬鹚捕到鱼回船上后,老朱用手抓住其喉囊,轻轻一捏,囊内的鱼便逐条被挤出来。经过几小时的劳作,船舱里堆积起大大小小的鱼,鸬鹚疲乏了,朱久财就唤回鸬鹚驾船返航。图为朱久财在训练鸬鹚捕鱼。邓龙华 摄

 

晌午时分,满载而归的朱久财称,“万载鸬鹚捕鱼有自己独特的历史传承,这项工作需要勇气、技艺以及人和鸟的亲密合作,是野性、力量与传统的象征。”图为傍晚时分,结束一天工作的朱久财带着一筐鱼回家吃饭。邓龙华 摄

 

傍晚,夕阳西下,劳作了一天的朱久财准备收工,回家吃饭。邓龙华 摄

 

晚上,朱久财再次到河里捕鱼。由于夜晚灯光不足,为了看清鱼,朱久财在船上安装了探照灯。邓龙华 摄

 

24日晚上,在鸬鹚的棚子里,吃过晚饭的朱久财正和鸬鹚交流,准备晚上再出去捕鱼。邓龙华 摄

(责任编辑:翁奇羽)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