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历史>今日推荐

琉璃厂古书韵

2017-04-27 09:48 北京晚报  

■闫 岩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是提倡人们回归阅读的日子。在“读书日”前夕,一部关于读书的纪录片《书声——北京阅读考》在网络上播出,给人们梳理了北京悠久的阅读历史,并带人们对当前阅读现状进行思考。

在对北京阅读历史的追溯中,不能绕开的便是在明清时期“广集天下图书”的文化地标:琉璃厂。

琉璃厂位于和平门外,西至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全长约800米。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琉璃厂,因烧制琉璃瓦而得名,却因为卖书,特别是古籍善本而出名。

三百多年前,这里是北京城最大的买书、卖书的场所,世所罕见的古籍善本以及精妙的古玩字画都在这里得以展示。因此,数百年来,一批又一批文人学士在这里流连驻足。

在经过短暂的沉寂后,如今,这条短短的街巷,重现昔日的热闹场景,数以百计的古旧书店和文玩店铺将这条古巷打扮得古色古香。在这些古籍、字画背后,同样隐藏着无数绵延悠长的故事。

1

明朝书市在内城

作为有着深厚底蕴的文化古都,北京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集中地,他们聚集于此,书市也就应运而生。而北京书市的变迁源流,有资料可考者,远在明代。

据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有记载,“凡燕中书肆,多在大明门(明朝皇城的正南门,今天安门广场南端)之右及礼部门之外及拱宸门之西(今毛主席纪念堂西)。每会试举子则书肆列于场前。每岁朝后三日则移于灯市。朔、望并下瀚则徙于城隍庙中。”由此可见,当时的书市主要集中在内城,前门内、灯市(东华门以东,明万历年间的《顺天府志》称,“元宵日结灯,货于东安门外,曰灯市”)以及西城都城隍庙一带。

■闫 岩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是提倡人们回归阅读的日子。在“读书日”前夕,一部关于读书的纪录片《书声——北京阅读考》在网络上播出,给人们梳理了北京悠久的阅读历史,并带人们对当前阅读现状进行思考。

在对北京阅读历史的追溯中,不能绕开的便是在明清时期“广集天下图书”的文化地标:琉璃厂。

琉璃厂位于和平门外,西至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全长约800米。有着数百年历史的琉璃厂,因烧制琉璃瓦而得名,却因为卖书,特别是古籍善本而出名。

三百多年前,这里是北京城最大的买书、卖书的场所,世所罕见的古籍善本以及精妙的古玩字画都在这里得以展示。因此,数百年来,一批又一批文人学士在这里流连驻足。

在经过短暂的沉寂后,如今,这条短短的街巷,重现昔日的热闹场景,数以百计的古旧书店和文玩店铺将这条古巷打扮得古色古香。在这些古籍、字画背后,同样隐藏着无数绵延悠长的故事。

1

明朝书市在内城

作为有着深厚底蕴的文化古都,北京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集中地,他们聚集于此,书市也就应运而生。而北京书市的变迁源流,有资料可考者,远在明代。

据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有记载,“凡燕中书肆,多在大明门(明朝皇城的正南门,今天安门广场南端)之右及礼部门之外及拱宸门之西(今毛主席纪念堂西)。每会试举子则书肆列于场前。每岁朝后三日则移于灯市。朔、望并下瀚则徙于城隍庙中。”由此可见,当时的书市主要集中在内城,前门内、灯市(东华门以东,明万历年间的《顺天府志》称,“元宵日结灯,货于东安门外,曰灯市”)以及西城都城隍庙一带。

明朝中后期,书市开始往城南迁移。《萃雅楼》记载明嘉靖年间,北京顺天府宛平县有两人在西河沿开了一家书铺,这家书店经营有道,收书的时候有三不买:“低货不买,假货不买,来历不明之货不买”,卖书的时候有三不卖:“太贱不卖,太贵不卖,买主信不过不卖”。

清朝定都北京后,实行满汉分城而治。南城成为汉族及其他各民族官员、文人和科考举子们的聚居之地,会馆、试馆云集宣南一带。北京的书市也迁至南城广安门内的慈仁寺(即今天的报国寺)内。自书市移到报国寺后,居住于宣南的文人学士都喜欢到此游玩,王士禛、翁方纲的诗文中对此多有记述。

王士禛于顺治年间赴京应试时,就曾寓居于此。康熙五年(1666年)后,王士禛一直居京为官,他的一大消遣就是慈仁寺淘书。王士禛曾在《香祖笔记》中说,他自己做官二十余载,所得俸钱,几乎都买了书。有一年冬日,他过慈仁寺,见孔安国《尚书大传》、朱子《三礼经传通解》、荀悦、袁宏《汉纪》,想买却没买,等第二天一大早再去,已经被他人买走了,回来后,王士禛郁郁不欢,居然因此得病,十多天才好。

孔尚任有《庙寻王士祯》一诗,诗云:“御车扫径皆多事,只向慈仁庙里寻”。诗的意思是讲,自从王士禛入居要职,见一面不容易,要想见他只能到慈仁寺。

当时,琉璃厂的书市,并没有太大规模,王士禛在《香祖笔记》中说:“京师书肆,皆在正阳门西河沿,余惟琉璃厂间有之,而不多见。灯市初在灵佑宫,稍列书摊,自回禄后,移于正阳门大街之南,则无书矣。”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北京发生地震,慈仁寺被毁,书肆、古玩迁至琉璃厂,琉璃厂文化街开始形成。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慈仁寺得以重修,不过书市不再。

2

清康熙时琉璃厂渐成书市

琉璃厂也正是因为报国寺书市的迁入,凭借琳琅满目的古书和古玩,书写出一部独特的历史。

辽代时,琉璃厂一带属于京城东郊,是“燕下乡之海王村”,金代称为海王庄。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工部营缮司在琉璃厂工地监督施工时,发掘出辽代御史大夫李内贞的墓,碑文:“葬于京东燕下乡海王村”,始知此地为辽代的海王村。

元代时,此地就建有琉璃厂。据《琉璃厂沿革考》一文,“元代建都北京,名大都城,设窑四座,琉璃厂窑为其中之一,分厂在三家店,派工到西山来取制琉璃瓦器之原料,由水路送至海王村之琉璃窑以备烧制。”

明代永乐年间,北京城再次扩建,并营建紫禁城、西苑、景山等宫苑,工程浩大,因此当时北京城有五处规模较大的工地:台基厂、神木厂、大木厂、琉璃厂、黑窑厂。

清初顺治年间,京城实行“满汉分城居住”,而琉璃厂恰恰是在外城的西部,当时的汉族官员多数都住在附近,再加上大批学子进京赶考也都聚集于此,自然需要大量的“参考书籍”和必用的“文房四宝”。康熙年间,窑厂监督汪文柏奏请朝廷,于琉璃窑前的空地建筑房舍,招商承租,于是各地的书商纷纷在这里设摊,再加上从护国寺迁来的书商及古玩商,琉璃厂逐渐形成京城较大规模的书市。

琉璃厂书市真正繁荣,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四库全书开馆有关。当时,朝廷责令各省巡抚广采当地藏书家之书进纳,并大力搜寻流散于民间的重要典籍汇集京都。同时还征调了文人学士2000余人进京参与编修工作,这些人员大都住在宣武门外,他们为了考证典故,详列书目,常到琉璃厂访求自己所需图书,于是各地书贾纷纷携带珍本、善本书籍来琉璃厂推销售卖,使琉璃厂成为广集天下图书之所在。《清稗类钞》云:“京师琉璃厂为古董书画荟萃之地,至乾隆时而始繁盛,书肆最多,终岁启扉,间亦有古董书画之店。”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说四库全书之后琉璃厂书市才开始兴起,此前琉璃厂的书市其实已经颇具规模。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五月,李文藻至北京谒选,他在北京居留五个月,其间频繁到琉璃厂书市购书和借钞书籍。后来离开北京赴广东恩平知县途中,撰成《琉璃厂书肆记》一文,将琉璃厂众多书肆名号、店主及其售书来源做了介绍。这篇文章也成为研究琉璃厂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有趣的是,说起李文藻和他的这本书,还有一段轶事。话说纪晓岚在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进士后,因才华出众,受到乾隆帝的重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由于纪晓岚耍小聪明给犯法将被查抄的亲家通风报信,惹怒乾隆,纪晓岚被发配到乌鲁木齐充军。两年后,纪晓岚被召回,在北京等候乾隆的召见。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读了李文藻(李文藻是纪晓岚的门生)写的《琉璃厂书肆记》,得知李文藻于几年前在琉璃厂的声遥堂书店买到一本《广东新语》后就被提拔升官了(《琉璃厂书肆记》记载:“未入厂,东门路北一铺,曰声遥堂,皆残破不完之书。予从其中买数种,适有《广东新语》,或选恩平之兆也”),纪晓岚看了之后,也打算亲自去声遥堂看看。

纪晓岚穿着普通的服饰来到声遥堂,掌柜的客气地随他挑书。纪晓岚和掌柜的闲聊,问他前几年是不是有位进士来这儿买走《广东新语》后就升官了?掌柜的告诉纪晓岚,上这儿买书的文人学士不少,有不少人做了官。

纪晓岚选了几部书,故意说没带钱,想给店铺写几个字,留个记号。掌柜拿来纸和笔,并让徒弟研墨。墨研好了,纪晓岚拿起大笔一挥,“声遥堂”三个大字一气呵成。他又换了支小笔,落款:“纪晓岚”。

掌柜的一见,先惊后喜,连忙作揖致谢,赶紧找琉璃厂的刻匾名匠,制作了一块金字牌匾,并悄悄摘下原匾,挂上纪昀题写的新匾。不久之后纪晓岚果然复官,还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当上了《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当然,这则故事的真假无从考证,但足以说明当时琉璃厂书市已经极具规模,而且口碑颇高。 

(责任编辑:余璐)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