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观点

人民日报:寄寓理想以为文

2017-04-28 09:46 人民日报  作者:段建军

段建军(人物速写)
  蔡华伟绘

或为完满自己的生存命运,或为完满民族乃至人类的愿景,不管寄寓理想于何处,这种理想性本身是文学共同的本质

我喜欢那种敢于直面现实、有温度、有情怀的文学作品;喜欢作家带着自己的完满理想,深入人性深处,省察从未完满的人生的作品;喜欢作品的主人公直面命运,在艰难坎坷中有尊严地抗争。这样的作品对人生有认识,有体验,有感悟,因此接地气。读这样的作品,能增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心。

人是一种有缺陷的存在,同时又是一种不满于缺陷而追求完满的存在。在理性的制约下,人追求鲜活的情与爱;在贫穷和野蛮的困扰下,人追求富足与文明;在单调呆板的日常世界,人追求多向度的可能生活;在必有一死的存在中,人追求生的无限和永恒。文学的理想正源于对这种现实缺陷的照见与不满,鼓舞人向缺憾开战,号召人奔向更加善美的明天。

人之所以对缺憾、匮乏的生活不满,因为这种生活让人遭受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的各种痛苦。而人的生存本能要求人排除各种不利于己的匮乏和破坏因素,避免和挣脱各种危险和威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缺少确定性和连贯性环境中成长的人,更倾向于在特定领域为世界和人生探求确定性;在狭隘的限制人发展的环境中生存的人,更倾向于自由地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确证的生活。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也表明,原始人更多地追求规整、有序、确定的东西,现代人更多地追求多样化、模糊、不确定的东西。虽然追求的对象不同,动机却一样,那就是对自身生存缺陷的不满,都想填补人生的缺憾,都在运用认知欲和想象力,对当下的现实人生进行再创造。道理很简单:当世界一片黑暗,没有照明的光源时,如果人不想忍受黑暗,就得把自己变成世界的光源,用自身发出的光来照亮世界。文学创作正是填充人生缺陷、照亮人生黑暗的理想化表现。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和但丁未能获得自己的心上人,才创造出动人心魄的《歌集》与《神曲》。屈原在政治上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行吟泽畔,才有了伟大的《离骚》诗篇,也启发了陆游的“天恐文人未尽才,常教零落在蒿莱。不为千载离骚计,屈子何由泽畔来”。

每个作家都有寄托完满理想的独特家园:有的把它寄托在宇宙自然,有的把它寄托在社会人生,有的把它寄托在去而不返的美丽过去或金色童年,有的则把它寄托在有待追求的将来或者乌托邦之中。不管寄托在哪里,或为完满自己的生存命运,或为完满民族乃至人类的理想愿景,却是文学共同的本质。

段建军(人物速写)
  蔡华伟绘

或为完满自己的生存命运,或为完满民族乃至人类的愿景,不管寄寓理想于何处,这种理想性本身是文学共同的本质

我喜欢那种敢于直面现实、有温度、有情怀的文学作品;喜欢作家带着自己的完满理想,深入人性深处,省察从未完满的人生的作品;喜欢作品的主人公直面命运,在艰难坎坷中有尊严地抗争。这样的作品对人生有认识,有体验,有感悟,因此接地气。读这样的作品,能增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信心。

人是一种有缺陷的存在,同时又是一种不满于缺陷而追求完满的存在。在理性的制约下,人追求鲜活的情与爱;在贫穷和野蛮的困扰下,人追求富足与文明;在单调呆板的日常世界,人追求多向度的可能生活;在必有一死的存在中,人追求生的无限和永恒。文学的理想正源于对这种现实缺陷的照见与不满,鼓舞人向缺憾开战,号召人奔向更加善美的明天。

人之所以对缺憾、匮乏的生活不满,因为这种生活让人遭受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的各种痛苦。而人的生存本能要求人排除各种不利于己的匮乏和破坏因素,避免和挣脱各种危险和威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缺少确定性和连贯性环境中成长的人,更倾向于在特定领域为世界和人生探求确定性;在狭隘的限制人发展的环境中生存的人,更倾向于自由地追求自我实现与自我确证的生活。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也表明,原始人更多地追求规整、有序、确定的东西,现代人更多地追求多样化、模糊、不确定的东西。虽然追求的对象不同,动机却一样,那就是对自身生存缺陷的不满,都想填补人生的缺憾,都在运用认知欲和想象力,对当下的现实人生进行再创造。道理很简单:当世界一片黑暗,没有照明的光源时,如果人不想忍受黑暗,就得把自己变成世界的光源,用自身发出的光来照亮世界。文学创作正是填充人生缺陷、照亮人生黑暗的理想化表现。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和但丁未能获得自己的心上人,才创造出动人心魄的《歌集》与《神曲》。屈原在政治上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行吟泽畔,才有了伟大的《离骚》诗篇,也启发了陆游的“天恐文人未尽才,常教零落在蒿莱。不为千载离骚计,屈子何由泽畔来”。

每个作家都有寄托完满理想的独特家园:有的把它寄托在宇宙自然,有的把它寄托在社会人生,有的把它寄托在去而不返的美丽过去或金色童年,有的则把它寄托在有待追求的将来或者乌托邦之中。不管寄托在哪里,或为完满自己的生存命运,或为完满民族乃至人类的理想愿景,却是文学共同的本质。

那些把理想寄托在自然宇宙中的作家,看到了时间的神圣,刹那即永恒,也看到了空间的深蕴,天人合一,唯亲唯善,因此写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喟叹;那些把理想寄托于社会人生的作家,感动于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和友朋贤达的信任尊重,故而有《赠汪伦》的代代流传;那些把理想寄托在童年和过去岁月的作家,认为那里有让人留恋的纯真、动人的温情、富于创造力的灵性和人之初的平衡自足,所以写出“不似怀人不似禅,梦回清泪一潸然。瓶花帖妥炉香定,觅我童心廿六年”的动情;而那些把理想寄托于未来的作家,他们相信未来社会将消除今天人们生存的单向度状况,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让人展示所有的才智与力量,个体与整体、欲望与希望、现实与理想将得到调和,这种调和的愿望让许多作家用手中的笔去批判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丑陋,批判消费社会的畸形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诗化世界与审美世界。

作家的理想各式各样,有的个人色彩浓厚,有的群体意识强烈,其文学作品的风貌因此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然而,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激发人类告别旧我,创造新我,告别平庸的生活,走向理想的未来。

作者简介

段建军,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和文学评论。


《 人民日报 》( 2017年04月28日 24 版)

(责任编辑:王倩)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