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商务印书馆120岁 人类放弃阅读,世界将会怎样?

2017-04-30 06:36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人物

即使是在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商务印书馆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今年,这家“文化老字号”迎来120岁的生日。

图片1

总经理于殿利每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走进这座简朴却不失厚重的建筑,走进自己那间被各种书籍堆满的办公室。

“看,我这儿又都被书堆满了。”这个不足30平米的房间,大概有几千本书,各个出版社的都有。“喜欢的书尽管拿。书找到爱它的人才能发挥价值。”对爱书人,于殿利总是慷慨,反正满墙满地满桌的都是书。

图片2

阅书无数,最爱《新华字典》

“上小学时,开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语文课本从头翻到尾读一遍。一口气,不吃不喝全部读一遍。那是一种对知识最纯粹的渴求。书里的故事、书中的道理都是那么新鲜,让人好奇。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书就是奢侈品呀。”

“因为在农村长大,家里有书的并不多。去谁家玩,看到人家有书,立刻就迈不动步子了。就像小孩子看到好吃的一样,一定要想方设法把那本书看完了。”

于殿利清楚地记得人生的第一本书。

图片3

图片4

“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唐诗选》,在我们县的新华书店,几块钱吧。另一本印象较深的书叫《欧阳海之歌》,那时写作文最爱引用其中的句子。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不是那种32开的,是16开的,好像一本杂志的增刊,那是我自己拥有的比较厚重的一本书。”

从第一本书开始,到现在“阅书无数”,于殿利会钟情什么样的书籍?

人物

即使是在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商务印书馆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今年,这家“文化老字号”迎来120岁的生日。

图片1

总经理于殿利每天最幸福的时光,就是走进这座简朴却不失厚重的建筑,走进自己那间被各种书籍堆满的办公室。

“看,我这儿又都被书堆满了。”这个不足30平米的房间,大概有几千本书,各个出版社的都有。“喜欢的书尽管拿。书找到爱它的人才能发挥价值。”对爱书人,于殿利总是慷慨,反正满墙满地满桌的都是书。

图片2

阅书无数,最爱《新华字典》

“上小学时,开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语文课本从头翻到尾读一遍。一口气,不吃不喝全部读一遍。那是一种对知识最纯粹的渴求。书里的故事、书中的道理都是那么新鲜,让人好奇。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书就是奢侈品呀。”

“因为在农村长大,家里有书的并不多。去谁家玩,看到人家有书,立刻就迈不动步子了。就像小孩子看到好吃的一样,一定要想方设法把那本书看完了。”

于殿利清楚地记得人生的第一本书。

图片3

图片4

“自己买的第一本书是《唐诗选》,在我们县的新华书店,几块钱吧。另一本印象较深的书叫《欧阳海之歌》,那时写作文最爱引用其中的句子。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不是那种32开的,是16开的,好像一本杂志的增刊,那是我自己拥有的比较厚重的一本书。”

从第一本书开始,到现在“阅书无数”,于殿利会钟情什么样的书籍?

“要是在孤岛上,只能带一本书陪伴自己,我选《新华字典》。因为《新华字典》里面有大乾坤。语言文字实际上不只是语言文字,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有智慧、知识的结晶,新华字典就是集中了中国汉字的智慧,尤其是中国现代汉字文化的精华。”

历史专业出身的于殿利最喜欢的书其实是《史记》。

“上大学时,老师曾说,四年本科,有两本书会让你们终身受益。一个是《史记》,另一个是《马恩选集》。我还真都读了,直到现在都很受益。”

“《史记》被称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单单读文字也是非常美的。但最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一种方法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才能成一家之言。”

图片5

多年的阅读和编辑使于殿利对书籍更加“挑剔”——尽量读原典。“《史记》,用历史学的术语来说是史料,是司马迁那个时代的记录。它属于原典,不是我们后来人写的各种解读,也不是二手书。”

于殿利把原典之外的、后人所写的所有东西都看作是一种“解读”。

“解读本身就是一种猜测,实际对于原作原思想是打了折扣的。” 于殿利的博士论文关于古巴比伦与亚述文明,历史专业的他用尽全力去钻研法律原典,要求自己从法律这个学科的方法论、学科框架和范式去研究巴比伦的文明,不能说法律的外行话。

2000年,于殿利第一次去英国伦敦。行程虽紧,找到空闲时间他就直奔大英博物馆,直奔亚述文明馆。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近十几年,每每访问伦敦、巴黎、纽约,只要稍有闲暇,他都会走进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博物馆,去看那些见证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历史的文物,去年他出了一本书《人性的启蒙时代: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与思想》,书中收录了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图片,字里行间安放着一位对亚述痴迷的学者深沉的历史情怀。

(下图:大英博物馆入口)

图片6

阅读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于殿利写过一篇文章,《阅读,是一种责任》。

他说,“阅读从来没有像时下这样受到过社会的广泛关注。”他在文中引用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之一张元济先生的名言“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倡导每个人都应承担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主动阅读。而这两年,于殿利逢人便讲,阅读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你一年不阅读,一生不阅读也许也没什么关系,也生命无忧。可是人类这个物种要是都停止了阅读,都停止了知识和信息的传递,这个物种会是什么样?恐怕,我们会回到原点。”

书是什么?阅读是什么?当所有这些概念都没有的时候,人是什么?

每个人一出生,就接受了人类文明的所有成果,它们都是人类通过学习而创造的。每个人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其实一直在消耗这个世界的物质财富,谁来创造的这些物质财富?如果,每一个人一辈子创造的财富都不如你自己消耗的多的话,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留下?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阅读,就是人类的生存之道。”

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书籍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家阅读的方式也越来越便捷多样。“出版就是要善于利用人类一切新的技术成果,所以出版没有理由固守纸质图书出版,必须要适应全媒体出版的形式。”

在这样的条件下,于殿利主持下的商务印书馆从2014年开始,也开启了全媒体出版的新时代。一本纸质版图书的出版的同时,就已经走向了全媒体出版的其他流程,出版了其他的数字产品形式。而于殿利想做的,还不仅仅是这样。

他认为,现代科技最大的魅力,不是把纸质图书原封不动地做成电子书,是要把同样类型的图书集合在一起,建成更大的数据库,有任何主题检索的功能。“以汉译世界名著学术丛书数据库为例,假如我输入国家这个词,所有关于国家的论述,都会排着队涌现出来,这相当于呈现出一个学术史,这个概念从起源到现在,你尽可以浏览梳理。”

“我们出过一本书,《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我说我可以把它延展成《没有人是哲学家,也没有人不是哲学家》,《没有人是历史学家,也没有人不是历史学家》。现在学术研究的大众化趋势已经形成。大众化不是说所有不搞学问的人都可以从事学问研究,而是相对于专业的研究者而言,那些天天着迷于这个东西的非专业人士,没准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专业人士,相当于京剧的角儿未见得就比票友唱得好。”

“所以,与其说如今是阅读的黄金时代,不如说是做学问的黄金时代。”

改善乡村,从改善孩子的阅读开始

近几年,于殿利“下乡”的时间多了。“现在我越来越恋乡,我渴望泥土的芳香带来新的营养”。

回到乡村,于殿利却发现,村子里的学校越来越少了,孩子们也越来越不爱读书了,“我受到了一种刺激”,回想起小时候自己爱好读书、渴望读书的经历,他认为,必须要做点什么。

图片7

2016年国庆节前,于殿利前往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毓英学校进行调研。这里是胡适的故乡。

校长打开图书室的大门,于殿利吓了一跳。“图书室里的书真是不少,但它们好像来自另外一个年代。很多内容花花绿绿的,并不适合孩子们看。”10月19日,商务印书馆在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毓英学校建立了“乡村阅读中心”。阅读推广由此起步。

于殿利计划,以乡村阅读中心为依托,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编辑、作者、专家,甚至全国一线名师,去跟孩子们进行交流,陪孩子们读书,教孩子们读书。另外,还将开展乡村教师培训计划,每年把乡村老师集中送往当地城市,甚至来北京,进行培训。

“能不能发挥作用,老师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于殿利提出了“乡村教师补助计划”,每月为乡村一线骨干教师提供五百到一千的生活补助,帮助当地留下更多好老师。

图片8

2017年4月,在山西省高平市良户村,又一所乡村阅读中心建立起来了。

“中国的状况要改变,症结在乡村。改善中国,从改善乡村开始;改善乡村,从改善乡村的文化开始;改善乡村文化,从改善乡村孩子们的教育开始。”乡村阅读中心计划在每个省选一个村做试点, “选择有学校的村子,建立图书馆,1万种书为标准的配备”。

“一个人,一个机构的力量是有限的”。于殿利希望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个项目当中。“改善中国的乡村,要靠整个社会的力量。如若形成一个社会洪流,改变中国乡村教育不是一句空话。”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这是商务印书馆在百年前提出来的立馆宗旨,也是一代又一代商务人的立身之言和毕生追求。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