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3 09:26 央广新闻
你有没有想过?
在未来的某一天,
内地奢侈品的价格
会变得和海外一样一样的!
也许,我们离那一天已经
不!远!了!
如今,
中国奢侈品国内外整体平均价差正在缩小……
日韩的“爆买”开始日渐降温
朱女士不久前在上海入手了一只Chloé的Faye系列双肩包。
她比较了日本、韩国的价格后,发现内地和后两者的差价在10%以内。对于一款一万多元的包来说,她觉得这个差价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来看一组数据:
近日,某奢侈品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和其团队做了一个抽样调查,范围涉及全球100个品牌以及超过千余个样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定价。她们发现,与2011年相比,2017年中国奢侈品国内外整体平均价差由2011年的68%缩小至16%,差幅整整缩小了52个百分点。
随着各大奢侈品牌不断调整在中国内地的零售价格,中国香港、澳门曾经拥有的价格优势大大降低,而日本和韩国的价格优势也很微弱。
从前,在国外买买买
比在国内便宜很多
众所周知的是,全球购买奢侈品最便宜的地方目前仍旧是欧洲地区。欧元区的西班牙、意大利、法国都是传统的购物圣地,与中国内地的平均价差都超过了20%,加上当地对外国人的退税政策,对中国消费者而言购买奢侈品更加划算,而在美国购买奢侈品的价格优势就要弱上一截。
你有没有想过?
在未来的某一天,
内地奢侈品的价格
会变得和海外一样一样的!
也许,我们离那一天已经
不!远!了!
如今,
中国奢侈品国内外整体平均价差正在缩小……
日韩的“爆买”开始日渐降温
朱女士不久前在上海入手了一只Chloé的Faye系列双肩包。
她比较了日本、韩国的价格后,发现内地和后两者的差价在10%以内。对于一款一万多元的包来说,她觉得这个差价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来看一组数据:
近日,某奢侈品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和其团队做了一个抽样调查,范围涉及全球100个品牌以及超过千余个样品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定价。她们发现,与2011年相比,2017年中国奢侈品国内外整体平均价差由2011年的68%缩小至16%,差幅整整缩小了52个百分点。
随着各大奢侈品牌不断调整在中国内地的零售价格,中国香港、澳门曾经拥有的价格优势大大降低,而日本和韩国的价格优势也很微弱。
从前,在国外买买买
比在国内便宜很多
众所周知的是,全球购买奢侈品最便宜的地方目前仍旧是欧洲地区。欧元区的西班牙、意大利、法国都是传统的购物圣地,与中国内地的平均价差都超过了20%,加上当地对外国人的退税政策,对中国消费者而言购买奢侈品更加划算,而在美国购买奢侈品的价格优势就要弱上一截。
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
2016年年中,英国脱欧公投让英镑汇率急速跳水,到去年10月创下新低,继而英国也成了购物狂的天堂。
英国比斯特购物村
德勤曾发布过一份调研称,英国本土的设计师品牌和其他一些奢侈品如果按美元计算的话,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便宜。
英国本土奢侈品牌Burberry
很多奢侈品在国内降价国外涨价!
不过,从2015年开始,一些国际大牌迅速调整了定价,以香奈儿(Chanel))为例,ClassicFlap系列的Jumbo包在2016年里涨了三次价,从原本的3000多英镑涨到了4000多英镑。
在奢侈品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周婷看来,香奈儿的涨价并不出乎意外。
周婷:“目前进入中国的所有奢侈品牌中,这家是中国售价与海外差距最小的一个,也是全球价格一体化进程最彻底的一线奢侈品牌。”
与此同时,香奈儿在中国的价格却下降了。
2015年4月8日,香奈儿正式下调中国市场部分产品的价格,降价最高达20%,力度之大一时间让当时中国的店铺里挤满了前来抢购的顾客,甚至让不少专柜出现了卖空断货的情况。
2015年香奈儿内地门店大降价,掀起顾客抢货潮。图为上海恒隆广场人们排队等待进店。
来自财富品质研究院的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6月财政部发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下调政策后,博柏利(Burberry)、普拉达(Prada)等开始降价,降幅最高到20%;国外化妆品品牌亦全线降价,尤其是资生堂、雅诗兰黛、欧莱雅以及宝洁四大化妆品集团旗下产品率先调整价格,平均降幅在8%~25%之间,最高达到36%。
上述报告称,与2011年相比,2017年中国奢侈品国内外整体平均价差由2011年的68%缩小至16%,差幅整整缩小了52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外价差变化最大的是高端腕表,2011年该品类的国内外平均价差高达161%,居所有品类之首;而2017年下降至6%——这也是所有监测品类中平均价差跌幅最大、价格差最小者。
江诗丹顿腕表
为什么在国内要降价?
为了把中国的消费者留在本土消费,近几年来中国政府连续发布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包括扩大进口促进跨境贸易,并在2015年6月1日以及2016年10月1日分别调低涉及服装、鞋、护肤品、化妆品、香水等多个品类商品的进口关税。
国际奢侈品牌也越来越多地重新考虑在中国的市场定价策略。
周婷:尽管进口关税税率并不是过去国际奢侈品在中国售价高昂的根本因素,但是作为国家进口贸易以及国内高端消费市场的重要调控手段,对于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的定价策略具有非常强的政治影射力。
本土奢侈品市场正在回暖
差价的缩小让部分消费者愿意在国内消费购物,这促使了国内本地的奢侈品市场回暖。
美国蔻驰(Coach)集团此前公布的2016—2017财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显示,其北美市场的销售收入为6.91亿美元,同比下降16%;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内地销售收入保持了两位数增速。
Coach中国官网首页
而诸如路威酩轩(LVMH)、博柏利(Burberry)、雨果博斯(HugoBoss)等公司公布的财报中,中国内地市场销售也同样显示了这样的增长趋势。
来自高端购物中心和百货的销售也佐证了以上趋势。
据多家媒体报道,以奢侈品作为主打的上海恒隆广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销售额明显提升,整个商场每个月基本上都能实现同比20%的增长。
上海恒隆广场
此前,《2016年全球奢侈行业研究报告》中提到,中国消费者在国内消费的增长,使得中国内地市场的表现好于全球整体表现,而中国奢侈品市场在经历了三年的停滞后终于回暖。
中国人境内奢侈品消费额已出现回升,去年达276亿美元(约合190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