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财经>财经要闻

海归美女放弃高薪做老人“保姆”:很酷的事业

2017-05-15 15:45 北京晚报  作者:王琪鹏 文并图

王燕妮(中间红衣者)与团队在讨论

在京沪两地密密麻麻的楼群里,王燕妮的青松康复护理集团拥有近20万张床位,但她至今却没有为自己买一间房子。“海归”、MBA、国际金融专业,在这些标签之下,王燕妮却把为老人服务、让老人快乐当成了人生追求。

2002年的最后一天,王燕妮从摩托罗拉辞职去法国留学,开创一份照顾老人的事业。周围的人知道她的想法后,都认为她简直是疯了。就连父母也无法理解女儿的想法——放弃人人羡慕的外企高薪,留学搞养老?

但在王燕妮心中,却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她要创建一个平台,吸引更多人做老人的小伙伴。她发现,那些曾经踌躇满志、神采奕奕的老年人,退休后,变成了焦虑、失落的老小孩。“我要让他们快乐起来,让他们看到希望,年老不是黄昏,而是另一个开始。”在她的设想中,老人依然可以有活力,享受快乐、积极的生活。“晚霞、夕阳红,那不是完美老人的形象。”

在留学时,王燕妮就给未来的公司起好了名字——“青松”。然而,创业不是风花雪月。青松在国内最先引入了“乐龄”概念,希望带着老人学电脑、学外语、出国旅行。但是,这种在国外很成熟的模式却并不适合中国老人,他们总觉得娱乐、享受就是在浪费钱。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她只领最低工资,很久没有为自己买过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但她心里始终充满希望。

王燕妮(中间红衣者)与团队在讨论

在京沪两地密密麻麻的楼群里,王燕妮的青松康复护理集团拥有近20万张床位,但她至今却没有为自己买一间房子。“海归”、MBA、国际金融专业,在这些标签之下,王燕妮却把为老人服务、让老人快乐当成了人生追求。

2002年的最后一天,王燕妮从摩托罗拉辞职去法国留学,开创一份照顾老人的事业。周围的人知道她的想法后,都认为她简直是疯了。就连父母也无法理解女儿的想法——放弃人人羡慕的外企高薪,留学搞养老?

但在王燕妮心中,却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她要创建一个平台,吸引更多人做老人的小伙伴。她发现,那些曾经踌躇满志、神采奕奕的老年人,退休后,变成了焦虑、失落的老小孩。“我要让他们快乐起来,让他们看到希望,年老不是黄昏,而是另一个开始。”在她的设想中,老人依然可以有活力,享受快乐、积极的生活。“晚霞、夕阳红,那不是完美老人的形象。”

在留学时,王燕妮就给未来的公司起好了名字——“青松”。然而,创业不是风花雪月。青松在国内最先引入了“乐龄”概念,希望带着老人学电脑、学外语、出国旅行。但是,这种在国外很成熟的模式却并不适合中国老人,他们总觉得娱乐、享受就是在浪费钱。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她只领最低工资,很久没有为自己买过一件衣服、一双鞋子,但她心里始终充满希望。

中国老人不看重享受,那看重什么?王燕妮发现,中国有3000多万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失能老人,而康复护理却是空白。王燕妮当即决定转型,改做上门护理,为失能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的专业护理。可她没想到,工商注册时,竟找不到“老年护理”这一行业分类。“老年护理服务”、“居家护理服务”、“养老护理服务”、“居家养老护理服务”……王燕妮不断变换着名称在网上注册,竟一连被驳回十多次。她有些沮丧,提笔给工商局的负责人写了封信:“我们都有步入老年的父母,也都会成为未来的老年人。专业居家护理的提前干预可以有效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延长他们积极生活的周期,是养老最有效的选择。但一个简单的公司名称注册,就给真心想为老年人提供实际服务的企业制造了仿佛难以逾越的鸿沟……”

正是这封信,打动了那位负责人。2009年9月,王燕妮终于拿到北京市第一张“老年看护服务”类的营业执照,“青松老年看护服务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青松的看护服务并非提供护工和保姆,而是请来专业服务人员,为失能、半失能、病后术后老人提供康复性护理。这种护理虽然不能治愈慢性病,却可以明显改善病症,让老人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一位在家卧床近3年的老大爷在接受9个多月的康复护理后,奇迹般地坐了起来。老人感激地说:“姑娘,多谢你让我坐起来,还能出门看天。”这句话让王燕妮特有成就感。“听到老人说话的那一刻,我觉得花都开了。这真是一份很酷的事业!”

如今,青松已经在北京、上海建立了近20万张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每天上门护理近20万名失能老人。父母也理解了女儿的事业,他们总是很骄傲地告诉周围的老伙计:“别担心养老!大伙儿的养老都有我闺女呢!”

本报记者 王琪鹏 文并图

(责任编辑:王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