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央企

去产能 职工转岗不下岗(探路供给侧·聚焦僵尸企业处置④)

2017-06-05 07:08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乔  栋

大 巢绘 (新华社发)

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之年,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则首当其冲。不过,不管企业是破产还是重组,职工安置这个关键词显然绕不开。

据了解,今年山西去产能需要完成的职工安置人数为21775人。企业关停后,如何落实好职工安置这个关键问题?记者来到晋煤集团等煤企进行调查。

连年亏损,不如关停

晋煤集团高都煤业的大门外,一场夏雨刚刚经过,空气中透着一股清新。有些生锈的移动门缓缓地拉开,留守的职工走出来,像是一群舞台剧返场谢幕的演员。

然而终究是谢幕了。原高都煤业矿长郭春龙说:“井筒已经封死了,不可能再开启。”

5年前,煤炭从高峰一路跌下来,高都煤业主力生产的15号煤,价格最低的时候探到每吨150元,“成本严重倒挂,那会儿生产下来,每年亏损2000万元左右。”郭春龙说,2014年,连续亏损了两年后,企业受不了了,开始停产。“停产的话一年亏损个几百万元,但比起生产亏损,还是算得过账的。”

高都煤业所属的天安公司,是晋煤集团的二级子公司。在晋城市泽州县,天安公司拥有21个矿,但大部分是基建矿井,仅有4个是生产矿井,而高都煤业就是其中一个。

“前几年山西省整合煤矿,大量社会上的小散煤矿被整合到晋煤集团旗下。这些煤矿以前是私人老板所有,生产设施设备、安全性、技术环节都达不到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嫁’过来之后需要重新‘拾掇’,加上整合过来后煤炭市场下行,好多煤矿就没有生产。”郭春龙说。

高都煤业属于底子比较好的一个,所以整合过来后就开始生产。但生产没多久,就赶上了煤炭行业下行,连续几年亏损。2015年,山西省政府发布的关停名单里,高都煤业赫然在列。

“高都煤业的负债率是68%,这是一个整体偏高的水平,加上连续几年亏损,停产是合理选择。正好赶上去产能和山西省国企改革,关停就很好理解了。”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姚涛涛说。

有的直接安置,有的等待上岗

走在高都煤业安静的院子里,不时响起一阵鸟鸣声,两边的二层小楼上还悬挂着“安全生产高于一切”的横幅。煤矿关停后,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员安置问题。

“以高都为例,293名职工,分流到天安公司其他矿井的有86人,他们去了宏祥、圣鑫等生产稳定的矿井。”姚涛涛介绍:“这些人原先都是井下的一线职工,转岗相对容易,其他生产矿井也需要一线的人员,过去就能解决岗位。”姚涛涛说。

采访中,记者碰到了原高都煤业的生产技术部长李瑞明。“去那边后主要还是干地测工作,工资也和这边差不多。但其实一开始心里挺不是滋味。我从参加工作一开始就在高都,这么多年习惯了。”旁边的郭春龙说:“不瞒你说,确认要关停的消息后,我们在座的人都哭了。在这里这么多年了,一草一木都有感情。”

但路还得走下去。职工代表续卫岗,原先也是高都的一名矿井维修工人,这回第一批职工安置,他去了天安公司的圣鑫煤业。“去年12月份过去的,公司也考虑到了我们的情况,尽量和原来的对口,原来是什么工作,过去后尽量还干什么。”续卫岗说:“不管是哪个地方,都得踏踏实实地干。”

剩下的168个人有少数几个办理了退休手续,绝大部分人自愿办了失业登记。“不过配合集团去产能的情况,人员分流、安置有很多渠道和出口。天安公司在内部消化完岗位之后,会等待下一步集团的整体安置,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人员的岗位都会得到及时解决。”姚涛涛说。

此外,还有30多个人留在矿上做看护。郭春龙说:“因为关停后,矿上还有价值千万的设备需要看护和处置,所以一小部分人就留下来了。”

不论是走还是留,人们总有些疑惑。天安公司一名负责人说:“有人说我们是僵尸企业。到底负债率多少、连续几年亏损就是‘僵尸’?没有一个统一说法。正因如此,相关的关停退出配套政策也没有跟上。对高都来说,人们还是心有不甘。”

转产加转移,鼓励自主创业

在晋煤集团内部,高都煤业的职工安置只是一小部分,一场集团内的人员转岗分流正在稳步推进。

通过“转产不转移”的方式,将部分工人转向矿区周边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非煤产业;通过“转产加转移”的方式,将部分职工转向正在建设或已经成熟的新兴产业;通过“转移不转产”的方式,将部分职工转移至即将投产的资源整合矿井或新建矿井。

“新单位要求更为严格,由于是制药企业,有极为严格的卫生安全管理规定,我在配药岗位,每日进场工作前最少要花15分钟时间进行更衣。”张轲原是古书院矿机电运行工区的一名电焊工,去年10月,他和其他30名职工通过岗前培训一起转岗分流到晋煤集团生物制药企业——海斯制药公司。张轲介绍说,由于在原单位从事的是二线辅助岗位,收入还行,转岗后基本还能保证在原来单位的收入,“虽说现在工作要求更为严格,但是现在工作环境好了不少,而且周围都是年轻人,工作氛围更好。”

地面人员、后勤行政人员怎么安置?“那些因为资源枯竭而关闭的老矿,比如王台铺矿,人员关系有的调到长平公司,有的去了晋煤的其他第三产业;古书院矿的离岗人员有的调到晟泰公司,有的去了晋煤的万德福超市。其他情况关闭的矿井地面人员,我们安置到用工紧缺、新筹建的项目。对需要进行转岗的职工,晋煤集团全力进行投入,采取专业培训、系统考证、带薪培训的方式,全力扶持转岗分流人员重新走上新岗位。总之,我们努力不让任何一名职工下岗。”晋煤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员工管理部部长张海兵说。

“此外,我们还鼓励40至50岁的职工提前退养及停薪留职,鼓励转岗分流职工自主创业。”张海兵介绍,集团开办了双创园区,转岗分流职工有好的项目可优先入园创业,同时还对与集团业务相近、产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的创业资金支持。有创业梦想的职工可办理最长5年的停薪留职手续,在此期间,企业还将根据职工工作年限为停薪留职职工缴纳企业部分的保险。

晋煤集团职工张建兴在停薪留职后,就跑到彩云之南,在丽江创业办起了晋城游客之家。“我这个客栈,交通便利,距离古城西门步行10分钟,出门就能看见玉龙雪山,欢迎来参观体验!”电话那头,张建兴还不忘打个广告。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5日 10 版)

大 巢绘 (新华社发)

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之年,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则首当其冲。不过,不管企业是破产还是重组,职工安置这个关键词显然绕不开。

据了解,今年山西去产能需要完成的职工安置人数为21775人。企业关停后,如何落实好职工安置这个关键问题?记者来到晋煤集团等煤企进行调查。

连年亏损,不如关停

晋煤集团高都煤业的大门外,一场夏雨刚刚经过,空气中透着一股清新。有些生锈的移动门缓缓地拉开,留守的职工走出来,像是一群舞台剧返场谢幕的演员。

然而终究是谢幕了。原高都煤业矿长郭春龙说:“井筒已经封死了,不可能再开启。”

5年前,煤炭从高峰一路跌下来,高都煤业主力生产的15号煤,价格最低的时候探到每吨150元,“成本严重倒挂,那会儿生产下来,每年亏损2000万元左右。”郭春龙说,2014年,连续亏损了两年后,企业受不了了,开始停产。“停产的话一年亏损个几百万元,但比起生产亏损,还是算得过账的。”

高都煤业所属的天安公司,是晋煤集团的二级子公司。在晋城市泽州县,天安公司拥有21个矿,但大部分是基建矿井,仅有4个是生产矿井,而高都煤业就是其中一个。

“前几年山西省整合煤矿,大量社会上的小散煤矿被整合到晋煤集团旗下。这些煤矿以前是私人老板所有,生产设施设备、安全性、技术环节都达不到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嫁’过来之后需要重新‘拾掇’,加上整合过来后煤炭市场下行,好多煤矿就没有生产。”郭春龙说。

高都煤业属于底子比较好的一个,所以整合过来后就开始生产。但生产没多久,就赶上了煤炭行业下行,连续几年亏损。2015年,山西省政府发布的关停名单里,高都煤业赫然在列。

“高都煤业的负债率是68%,这是一个整体偏高的水平,加上连续几年亏损,停产是合理选择。正好赶上去产能和山西省国企改革,关停就很好理解了。”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姚涛涛说。

有的直接安置,有的等待上岗

走在高都煤业安静的院子里,不时响起一阵鸟鸣声,两边的二层小楼上还悬挂着“安全生产高于一切”的横幅。煤矿关停后,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员安置问题。

“以高都为例,293名职工,分流到天安公司其他矿井的有86人,他们去了宏祥、圣鑫等生产稳定的矿井。”姚涛涛介绍:“这些人原先都是井下的一线职工,转岗相对容易,其他生产矿井也需要一线的人员,过去就能解决岗位。”姚涛涛说。

采访中,记者碰到了原高都煤业的生产技术部长李瑞明。“去那边后主要还是干地测工作,工资也和这边差不多。但其实一开始心里挺不是滋味。我从参加工作一开始就在高都,这么多年习惯了。”旁边的郭春龙说:“不瞒你说,确认要关停的消息后,我们在座的人都哭了。在这里这么多年了,一草一木都有感情。”

但路还得走下去。职工代表续卫岗,原先也是高都的一名矿井维修工人,这回第一批职工安置,他去了天安公司的圣鑫煤业。“去年12月份过去的,公司也考虑到了我们的情况,尽量和原来的对口,原来是什么工作,过去后尽量还干什么。”续卫岗说:“不管是哪个地方,都得踏踏实实地干。”

剩下的168个人有少数几个办理了退休手续,绝大部分人自愿办了失业登记。“不过配合集团去产能的情况,人员分流、安置有很多渠道和出口。天安公司在内部消化完岗位之后,会等待下一步集团的整体安置,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人员的岗位都会得到及时解决。”姚涛涛说。

此外,还有30多个人留在矿上做看护。郭春龙说:“因为关停后,矿上还有价值千万的设备需要看护和处置,所以一小部分人就留下来了。”

不论是走还是留,人们总有些疑惑。天安公司一名负责人说:“有人说我们是僵尸企业。到底负债率多少、连续几年亏损就是‘僵尸’?没有一个统一说法。正因如此,相关的关停退出配套政策也没有跟上。对高都来说,人们还是心有不甘。”

转产加转移,鼓励自主创业

在晋煤集团内部,高都煤业的职工安置只是一小部分,一场集团内的人员转岗分流正在稳步推进。

通过“转产不转移”的方式,将部分工人转向矿区周边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非煤产业;通过“转产加转移”的方式,将部分职工转向正在建设或已经成熟的新兴产业;通过“转移不转产”的方式,将部分职工转移至即将投产的资源整合矿井或新建矿井。

“新单位要求更为严格,由于是制药企业,有极为严格的卫生安全管理规定,我在配药岗位,每日进场工作前最少要花15分钟时间进行更衣。”张轲原是古书院矿机电运行工区的一名电焊工,去年10月,他和其他30名职工通过岗前培训一起转岗分流到晋煤集团生物制药企业——海斯制药公司。张轲介绍说,由于在原单位从事的是二线辅助岗位,收入还行,转岗后基本还能保证在原来单位的收入,“虽说现在工作要求更为严格,但是现在工作环境好了不少,而且周围都是年轻人,工作氛围更好。”

地面人员、后勤行政人员怎么安置?“那些因为资源枯竭而关闭的老矿,比如王台铺矿,人员关系有的调到长平公司,有的去了晋煤的其他第三产业;古书院矿的离岗人员有的调到晟泰公司,有的去了晋煤的万德福超市。其他情况关闭的矿井地面人员,我们安置到用工紧缺、新筹建的项目。对需要进行转岗的职工,晋煤集团全力进行投入,采取专业培训、系统考证、带薪培训的方式,全力扶持转岗分流人员重新走上新岗位。总之,我们努力不让任何一名职工下岗。”晋煤集团人力资源中心员工管理部部长张海兵说。

“此外,我们还鼓励40至50岁的职工提前退养及停薪留职,鼓励转岗分流职工自主创业。”张海兵介绍,集团开办了双创园区,转岗分流职工有好的项目可优先入园创业,同时还对与集团业务相近、产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的创业资金支持。有创业梦想的职工可办理最长5年的停薪留职手续,在此期间,企业还将根据职工工作年限为停薪留职职工缴纳企业部分的保险。

晋煤集团职工张建兴在停薪留职后,就跑到彩云之南,在丽江创业办起了晋城游客之家。“我这个客栈,交通便利,距离古城西门步行10分钟,出门就能看见玉龙雪山,欢迎来参观体验!”电话那头,张建兴还不忘打个广告。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05日 10 版)

(责任编辑:李楠桦)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