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环保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

2017-06-13 17:10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李楠桦)近期,国家林业局制定并印发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以下简称《制度方案》)。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在采访时表示,《制度方案》的出台对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积极性以及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有重要作用,要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

刘东生指出,我国的荒漠化防治,取得了积极成效,土地沙化由上世纪90年代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的良好态势。《制度方案》的出台体现了以保护沙区生态为主线的总基调,通过建立健全强化保护、加快治理、规范利用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规范预防、治理和利用行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积极性,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制度方案》明确提出,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到202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

刘东生表示,《制度方案》提出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各项制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第一,不仅明确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制度、沙区天然植被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评制度、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制度和国家沙漠公园制度等6个方面保护制度。还明确要求通过建立重点工程治理制度、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制度以及治理成果后续管理制度,推进沙化土地修复与治理。

第二,为了调动和保护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提出要建立5个方面的投入机制,即完善政府投入机制、探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建立鼓励各类主体参与防沙治沙的机制、建立购买服务的保护治理机制和创新防沙治沙金融支持机制。

第三,为了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强化工作推进,积极完善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将防沙治沙相关指标纳入沙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系;建立沙区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沙区地方党政领导的责任意识;还提出了完善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健全监测预警与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宣传教育和表彰奖励机制等3个方面的工作推进机制。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李楠桦)近期,国家林业局制定并印发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以下简称《制度方案》)。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在采访时表示,《制度方案》的出台对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积极性以及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有重要作用,要加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

刘东生指出,我国的荒漠化防治,取得了积极成效,土地沙化由上世纪90年代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呈现整体遏制、持续缩减的良好态势。《制度方案》的出台体现了以保护沙区生态为主线的总基调,通过建立健全强化保护、加快治理、规范利用的制度和政策体系,规范预防、治理和利用行为,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积极性,推进防沙治沙工作。

《制度方案》明确提出,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到2020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

刘东生表示,《制度方案》提出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各项制度,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第一,不仅明确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制度、沙区天然植被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沙区开发建设项目环评制度、资源开发利用监管制度和国家沙漠公园制度等6个方面保护制度。还明确要求通过建立重点工程治理制度、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制度以及治理成果后续管理制度,推进沙化土地修复与治理。

第二,为了调动和保护社会各界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提出要建立5个方面的投入机制,即完善政府投入机制、探索开展生态保护补偿、建立鼓励各类主体参与防沙治沙的机制、建立购买服务的保护治理机制和创新防沙治沙金融支持机制。

第三,为了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强化工作推进,积极完善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制度,将防沙治沙相关指标纳入沙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离任审计、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系;建立沙区生态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沙区地方党政领导的责任意识;还提出了完善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健全监测预警与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宣传教育和表彰奖励机制等3个方面的工作推进机制。

(责任编辑:庄红韬)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