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融媒实践促信息化理性发展

2017-06-20 15:43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常湘萍

“中央厨房”建设要注重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资料图片

如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各类传统媒体顺势而为地与各种新兴媒体有机融合,开始植入网络基因。对不少报刊而言,提供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份散发着浓浓墨香的报纸,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网站、视频点播/直播平台也渐渐成为标配。如何根据报刊社现状合理地定位其信息化建设程度,对管理人员与决策层来说至关重要。

规模和投入要适度

至2016年中国报业广告市场连续5年下滑,中国报业在转型融合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报纸普遍减版、裁员控制成本,加大“两微一端”新媒体投入,进行多元化经营。将“互联网+”的媒体融合发展形势作为经营的新起点,就需要报刊社在信息化建设上规模适度、投入适度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合理规划,规模适度。现今,大型报道中各媒体多采用“中央厨房”机制,报网端微相辅相成,一体化采编,多渠道发布。这种工作形式除了需要有一体化采编的业务流程机制,还需要有一个“中央厨房”式的采编发平台支撑。对报业来说建立一个大而全的“中央厨房”式采编发平台能在各类报道中及时响应、快速报道,提高工作效率。“中央厨房”建设是报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报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好其信息化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打造适用于自身发展的信息系统。在制定报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时可借鉴IT企业的成熟经验,通过“四象限法则”,即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确定投入规模、步骤与时机。

“中央厨房”建设要注重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资料图片

如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各类传统媒体顺势而为地与各种新兴媒体有机融合,开始植入网络基因。对不少报刊而言,提供给读者的不仅仅是一份散发着浓浓墨香的报纸,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网站、视频点播/直播平台也渐渐成为标配。如何根据报刊社现状合理地定位其信息化建设程度,对管理人员与决策层来说至关重要。

规模和投入要适度

至2016年中国报业广告市场连续5年下滑,中国报业在转型融合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报纸普遍减版、裁员控制成本,加大“两微一端”新媒体投入,进行多元化经营。将“互联网+”的媒体融合发展形势作为经营的新起点,就需要报刊社在信息化建设上规模适度、投入适度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合理规划,规模适度。现今,大型报道中各媒体多采用“中央厨房”机制,报网端微相辅相成,一体化采编,多渠道发布。这种工作形式除了需要有一体化采编的业务流程机制,还需要有一个“中央厨房”式的采编发平台支撑。对报业来说建立一个大而全的“中央厨房”式采编发平台能在各类报道中及时响应、快速报道,提高工作效率。“中央厨房”建设是报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报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做好其信息化建设规划,合理布局,打造适用于自身发展的信息系统。在制定报业信息化建设规划时可借鉴IT企业的成熟经验,通过“四象限法则”,即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确定投入规模、步骤与时机。

量入为出,适度投入。人民日报社斥巨资打造的“中央厨房”投入使用后经历多次大型会议报道,其平台建设日臻完善。但现在报业生存环境严峻,各报业单位能像人民日报社拿出如此大的资金建设一体化采编发平台比较困难,量入为出、合理投入才是各报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之根本。充分利用好政府提供的报业转型资助做好自身的基础信息化建设,满足现阶段“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业务需求,同时每年拿出适量的利润额投入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逐步完善。

分步投入,滚动发展。报业的“中央厨房”概念是从餐饮业借鉴而来,餐饮业中建立中央厨房时遵循规模适度、投入适度的原则,报业在建“中央厨房”时也应以此为原则。“中央厨房”功能繁多、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报业单位应根据自身现状制定信息化规划,分步骤投入、滚动式发展。从建立企业资源数据库开始,逐步完善并建立采编数据库、用户数据库等各类数据库平台,形成服务于企业业务发展及管理的企业智库。在信息化建设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像视频点播、在线直播等使用率不高但有需求的平台功能,可考虑采用租用云服务的方式来解决。

管理需规范化专业化

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下,报业单位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高,其信息化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业务创新发展。近几年,各报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迅速,但其信息化管理经验有待探索与完善。

建立专业的管理机制。随着电子政务的推行,政府机构已建立了完备的信息系统管理机制,从流程管控到软硬件维护都形成了适用于自身的管理制度。近几年,报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建设速度较快,但信息化应用管理则受自身条件所限发展速度落后于转型升级建设。为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机制,报业单位应借鉴政府机构、通信等信息化管理机制完备行业的经验,根据自身特点逐步建立专业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从数字资源管理、全媒体采编、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等多方面建立管控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打造报业单位信息化管理标准。

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作为文化单位,报业与工业不同,涉及大量的数字资源(内容)管理、版权管理等工作,其信息化管理制度不仅限于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数字内容及版权的管理则是重中之重。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规范化管理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成熟经验,但数字内容及版权管理则需要报业单位自己探索完善。报业的新闻报道形成的数字内容生产周期短,时效性要求高,无法完全借鉴出版社数字出版物的内容及版权管理经验,报业单位需在采编素材管理、新闻产品生产、数字化产品发布等方面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为企业日常数字产品制作发布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报业新闻报道的特殊性,在其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方面也应建立规范完善的管理制度,保障新闻采编发的准确性、时效性及安全性。

引入首席信息官制。各报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逐步配置了网络管理人员、技术维护人员,但在其领导层设首席信息官专职职位的较少,大多由其分管领导兼任。首席信息官制对报业单位来说可能相对陌生,但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已经日臻完善。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加快落实《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就印发了《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指南》,指导企业落实首席信息官制度,明确了首席信息官的职责、能力素质要求,并将其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示范企业的标准。报业单位可引入首席信息官制,使用具有战略思维与规划能力,对行业理解深刻,对信息技术洞察力、创新应用能力强的首席信息官,负责制定实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技术方案,开展企业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平台后期扩展性不应忽视

中国报业信息化发展初期受制于技术的限制,大多数报纸的采编系统使用的是技术开发公司提供标准化产品,随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环境下的报业单位采编平台大多采用的是定制开发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报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打造适用于自身的信息系统,但其自由度大,各企业平台之间的互通性、兼容性没有标准化产品那么高。

建立行业技术标准,打破跨平台资源应用壁垒。在“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且便于实施的数字复合出版标准规范。但不少报业单位因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制约无法全部采用数字复合出版标准规范,现在不少报业集团在构建自己的“中央厨房”式采编系统时使用的技术开发语言、数据库标准不同,各平台的数字资源无法直接互通使用。各报业单位应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行业技术标准应用,制作具有行业标准的数字产品,为今后的数字资源多平台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采用主流技术路线,加大技术支撑可扩展性。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系统定制开发的门槛越来越低,这使得报业单位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或自己组建开发团队的方式对现有的信息系统不断地开发、完善。因此,报业单位数字化转型升级所采用的技术路线至关重要,使用主流技术路线开发的信息系统延续性、可扩展性强,能为跨平台集成开发、创新应用开发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完善业务发展规划,增强产品运营可扩展性。在如今媒体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报业单位为读者提供的不仅仅是一张报纸,而是纸介+PC端+移动端的全线产品,从纸介到网站再到“两微一端”的产品布局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对不少报业单位来说,其采编平台建设是滞后于全媒体产品制作的,在制作不同平台发布的内容产品时关联性不强,内容产品的跨平台管理、传播效果统计存在不小的障碍。因此,报业单位在做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后期的可扩展性,为新的融媒体产品后续研发提供技术通用性保障,融媒体产品在研发时还要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与延续性,因势利导推陈出新,保持良好的业务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赵光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