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央企

“西电现象”是这样炼成的(在一线)

2017-06-22 09:20 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丁雅诵

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可谓“大拿”:首届大赛,“人体三维扫描仪”项目获得全国第四;第二届大赛又获1金2银1铜。理论基础扎实、工程能力突出、创新意识显著,西电学生令人印象深刻。“西电现象”究竟怎样炼成?让我们一起寻找“秘方”。

“第二张成绩单”,量化记录实践成果

“我不是门门功课都顶尖的学霸,但照样称得上优秀,奖励也不少拿,关键是学得开心。”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的王博,亮出了自己的“第二张成绩单”:“我获得过2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其中‘多模式信息交互老年医疗平台’拿到了‘全国最佳创意项目奖’。我还有专利7项,论文2篇。参与这些创新实践活动,可不是不务正业,恰恰相反,学校非常鼓励,而且还可以列入学分。”

“在西电,‘第二张成绩单’正逐渐提升到和课业成绩同样重要的位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部长吴秀霞介绍:“‘第二张成绩单’包含‘基础素质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两部分。学生在本科4年内至少需完成基础素质培养部分的22个学分,如能同时完成创新能力提升部分的40个基点,就能获得能力素质提升优秀奖。”

“第二张成绩单”是对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和实践创造能力的量化评价。学科竞赛、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课外见习、论文发表、专利获得、社会公益活动等都被纳入其中。同时,这张成绩单还直接影响奖学金评定、研究生保送等评价“指挥棒”。

如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郑晓静认为,“第二张成绩单”的出现,改变了教育评价方式,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作为高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衡量标准之一,有助于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创新训练营”,产学研协同育人

在上一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中,西电夺金的项目叫做“天眼卫士——基于云计算的无人机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天眼卫士’可以让无人机群‘听话’地在天空编队飞行拍摄、监控,就像一只在天空的360度眼睛。”说起自己的“宝贝”,项目队长侯杰充满了自豪:“当然,取得这样的成绩要感谢学校的创新创业训练营。”

侯杰所说的创新创业训练营,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的一种新机制。训练营以团队方式接受创新创业导师指导,以项目方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我特别喜欢学校里那种浓厚的创新氛围,实验室随时开放,老师跟进指导,所有奇思妙想都会受到鼓励。”侯杰说。

如今,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7个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研发中心,1000平方米的创客工作坊、创业苗圃,全部面向学生开放。“只要你愿意做项目,学校就会支持。每栋宿舍都有实验室,各学院都有科协,创新创业应该成为每个西电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校团委书记朱文凯说。

此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联合微软、腾讯、华为、中电集团等行业企业和研究所,建立了64个校园企业创新创业俱乐部,组建了近200个创新创业团队,聘请了110余位企业家担任创新创业导师,让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

“星火杯”科技竞赛,迈出创新第一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参加星火杯,枉为西电人。”“星火杯”已然成为西电人的独特记忆。

1988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任党委副书记龙建成的发起下,第一届“星火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办了起来。“别看现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如火如荼,在当时可是寥寥无几。”龙建成回忆道:“第一年仅有200名学生参与,总共才提交了87件作品。可谁又能想到,如今星火已有了燎原之势,每年都有上万名学生参加,提交的作品将近4000件。”

“我参加‘星火杯’的作品是磁悬浮玩具,一开始只是单纯地觉得好玩。没想到老师很看好,并且给我很多技术上的指导。”电子工程学院学生方凌说:“自此以后,我便走上了创新之路。2014年、2015年,我摘得了两项全国电子类竞赛大奖,是‘星火杯’让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当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普遍问题之一是不知如何迈出第一步。”朱文凯说:“而‘星火杯’科技学术竞赛,正给了学生在创新创业之路上首次尝试的机会。经过‘星火杯’的洗礼,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被点燃、创新技能得到锻炼、创新热情被大大激发。”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22日 18 版)

在“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可谓“大拿”:首届大赛,“人体三维扫描仪”项目获得全国第四;第二届大赛又获1金2银1铜。理论基础扎实、工程能力突出、创新意识显著,西电学生令人印象深刻。“西电现象”究竟怎样炼成?让我们一起寻找“秘方”。

“第二张成绩单”,量化记录实践成果

“我不是门门功课都顶尖的学霸,但照样称得上优秀,奖励也不少拿,关键是学得开心。”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的王博,亮出了自己的“第二张成绩单”:“我获得过2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其中‘多模式信息交互老年医疗平台’拿到了‘全国最佳创意项目奖’。我还有专利7项,论文2篇。参与这些创新实践活动,可不是不务正业,恰恰相反,学校非常鼓励,而且还可以列入学分。”

“在西电,‘第二张成绩单’正逐渐提升到和课业成绩同样重要的位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宣传部部长吴秀霞介绍:“‘第二张成绩单’包含‘基础素质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两部分。学生在本科4年内至少需完成基础素质培养部分的22个学分,如能同时完成创新能力提升部分的40个基点,就能获得能力素质提升优秀奖。”

“第二张成绩单”是对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和实践创造能力的量化评价。学科竞赛、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课外见习、论文发表、专利获得、社会公益活动等都被纳入其中。同时,这张成绩单还直接影响奖学金评定、研究生保送等评价“指挥棒”。

如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郑晓静认为,“第二张成绩单”的出现,改变了教育评价方式,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作为高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衡量标准之一,有助于激发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创新训练营”,产学研协同育人

在上一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中,西电夺金的项目叫做“天眼卫士——基于云计算的无人机远程智能监控系统”。“‘天眼卫士’可以让无人机群‘听话’地在天空编队飞行拍摄、监控,就像一只在天空的360度眼睛。”说起自己的“宝贝”,项目队长侯杰充满了自豪:“当然,取得这样的成绩要感谢学校的创新创业训练营。”

侯杰所说的创新创业训练营,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的一种新机制。训练营以团队方式接受创新创业导师指导,以项目方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我特别喜欢学校里那种浓厚的创新氛围,实验室随时开放,老师跟进指导,所有奇思妙想都会受到鼓励。”侯杰说。

如今,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37个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研发中心,1000平方米的创客工作坊、创业苗圃,全部面向学生开放。“只要你愿意做项目,学校就会支持。每栋宿舍都有实验室,各学院都有科协,创新创业应该成为每个西电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校团委书记朱文凯说。

此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还联合微软、腾讯、华为、中电集团等行业企业和研究所,建立了64个校园企业创新创业俱乐部,组建了近200个创新创业团队,聘请了110余位企业家担任创新创业导师,让学生参与企业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

“星火杯”科技竞赛,迈出创新第一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参加星火杯,枉为西电人。”“星火杯”已然成为西电人的独特记忆。

1988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现任党委副书记龙建成的发起下,第一届“星火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办了起来。“别看现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如火如荼,在当时可是寥寥无几。”龙建成回忆道:“第一年仅有200名学生参与,总共才提交了87件作品。可谁又能想到,如今星火已有了燎原之势,每年都有上万名学生参加,提交的作品将近4000件。”

“我参加‘星火杯’的作品是磁悬浮玩具,一开始只是单纯地觉得好玩。没想到老师很看好,并且给我很多技术上的指导。”电子工程学院学生方凌说:“自此以后,我便走上了创新之路。2014年、2015年,我摘得了两项全国电子类竞赛大奖,是‘星火杯’让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当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普遍问题之一是不知如何迈出第一步。”朱文凯说:“而‘星火杯’科技学术竞赛,正给了学生在创新创业之路上首次尝试的机会。经过‘星火杯’的洗礼,大学生的创新意识被点燃、创新技能得到锻炼、创新热情被大大激发。”


《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22日 18 版)

(责任编辑:李楠桦)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