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今日头条

关注 | 这次,连“中国史”也不是“历史学”了?

2017-06-23 10:01 中国青年网  

导读

6月9日,本报报道了山西省吕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中,因认定“世界史不是历史学”等情况导致报考者在资格复审环节被淘汰一事,广受关注。

报道发出后,本报接到不少同类线索。比如,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今年25岁的刘芳(化名)一直学习历史学,但当她报考江苏省苏州市一个公务员岗位时,却被用人单位以她所学专业不是“历史学”为由拒绝。

对此,她表示“无法理解”。

考生质疑:7年历史学学错了?

刘芳的本科是“历史学”专业,研究生是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专业。

2017年1月,尚在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专业就读的刘芳,以应届研究生身份,报考苏州市吴江区档案局公务员。经查询了解,该岗位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以上”,专业要求是“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档案管理、网络与新媒体”。

“据我了解,研究生阶段‘历史学’被分设为3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世界史’‘中国史’‘考古学’,而‘历史学’这3个字在研究生专业名称里已经不存在了,本科阶段则没有‘中国史’这一专业名称。”基于以上考虑,“中国史”专业的刘芳,在初审首次报名中,将专业填写为“中国古代史”。

然而,她填写的专业名称并未通过审核。

导读

6月9日,本报报道了山西省吕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中,因认定“世界史不是历史学”等情况导致报考者在资格复审环节被淘汰一事,广受关注。

报道发出后,本报接到不少同类线索。比如,从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今年25岁的刘芳(化名)一直学习历史学,但当她报考江苏省苏州市一个公务员岗位时,却被用人单位以她所学专业不是“历史学”为由拒绝。

对此,她表示“无法理解”。

考生质疑:7年历史学学错了?

刘芳的本科是“历史学”专业,研究生是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专业。

2017年1月,尚在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专业就读的刘芳,以应届研究生身份,报考苏州市吴江区档案局公务员。经查询了解,该岗位学历要求为“本科及以上”,专业要求是“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档案管理、网络与新媒体”。

“据我了解,研究生阶段‘历史学’被分设为3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世界史’‘中国史’‘考古学’,而‘历史学’这3个字在研究生专业名称里已经不存在了,本科阶段则没有‘中国史’这一专业名称。”基于以上考虑,“中国史”专业的刘芳,在初审首次报名中,将专业填写为“中国古代史”。

然而,她填写的专业名称并未通过审核。

她打电话咨询当地人社局,对方建议她咨询档案局。档案局答复说,其招考要求专业为“历史学”,而非“中国古代史”,因此审核未通过。

刘芳对此无法理解,自己本科学了4年“历史学”,硕士学了3年“中国史”,到头来竟“学错了”?对此,刘芳就学科关系向对方作了解释。

吴江区档案局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刘芳要以“历史学”专业报名参加资格初审,需要开具“中国史”就是“历史学”专业的证明。

因当时正值学校放假期间,不便联系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刘芳只得就自己的情况写了一份说明,并将自己的专业改填为“历史学”,通过了资格初审。

高校教师:为考生专业作证并非个例

这一情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从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郭婷处得到了证实。

郭婷表示,相关招考审核要求学院开具“中国史”属于“历史学”专业证明的事并非个例。“主要集中于硕士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博士比较少见。因为博士就业大多对应的是高校,而高校人事部门对学科分类比较了解,但硕士研究生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报考和企业应聘时可能会被询问此事。”郭婷说,学院一般会从方便学生就业的角度,对学科分类情况、研究方向等实事求是地作出说明,“至于招聘的人事部门对此是否认可,我们也比较无奈。”

正如郭老师所说,一纸说明并未令刘芳考试变得顺利。

今年4月12日,刘芳接到吴江区档案局负责资格审核的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她通过了笔试,需要准备资格复审相关材料。

按照相关规定,天津师范大学为刘芳开具了毕业生求职推荐信和2017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可在填写就业推荐表中“专业名称”一栏时,刘芳再次产生了疑虑。

“我该填‘中国史’还是‘历史学’?”因为有过差池,保险起见,她向吴江区档案局致电咨询,并再次被明确告知,如果今后她的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不是“历史学”,而是“中国史”,那她仍然无法报考这一岗位。

“我觉得不合理,学校老师告诉我,现阶段研究生专业名称中是没有‘历史学’这3个字的,如果因此不能报考,那相当于所有历史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都被挡在了公考的大门之外。”然而,刘芳的辩解未获吴江区档案局的认可。

“我是应届生,当时还报名参加了别的考试,距离苏州又远,没有精力去(苏州)解决这个事,不得已放弃了。”据刘芳回忆,工作人员还曾告知她,像她一样填报“中国史”专业被拒的考生不只她一人。

目前,刘芳正在准备报考天津、山西两地的事业单位。为了避免尴尬,她选择了不限专业的岗位。

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杜绝再发生

针对此事,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对苏州市吴江区档案局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

“当时我们这个岗位招聘的不只‘历史学’,还有‘档案管理’‘汉语言文学’等(专业毕业生),其实刘芳第一次报名时,我们就发现她的专业跟要求的‘历史学’不一样,退回去了。”据档案局工作人员回忆,那时刘芳在电话中再三表示,自己将来的毕业证上就是“历史学”专业,因为觉得电话咨询说不清,工作人员因此提出,让她就此写个保证。

“当时按照人社局要求,如果填写的专业名称为‘历史学’,就是可以通过的。后来刘芳问过了她的老师,说就是‘历史学’专业,通过重新报名,我们让她通过了初审。”工作人员说。

对于刘芳所学“中国史”究竟是否属于“历史学”专业,该工作人员表示,关于“历史学”在研究生阶段分设为“世界史”“中国史”等3个专业,自己当时确实未完全了解,而按照规定,资格审核工作,要求专业名称一字不差。

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自己近日看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对于山西省吕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出现争议的报道,也就此向人社部门进行了反映。

“对此事我们也要检讨,对专业研究不够透彻。考生考试不易,一次失败或许就是一次挫折,能考进面试也是佼佼者,我们也为此感到遗憾。”工作人员说,因为自己从事档案局工作,对各种学科专业设置确实未能全面了解,岗位申报也是根据人社局发的专业目录另由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填写,而自己负责政审环节,只想着要“历史学”人才,却没能深一步去了解。

这位工作人员认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关于此类情况的报道很及时,至少很多单位在今后招聘申报岗位时就会特别留意,杜绝再发生这样的情况。

“我们吴江区的面试已经结束了,他们(吕梁市)发现得比较及时,采取措施也比较及时,让资格复审环节因此被刷的考生重新参加面试。”该工作人员说,吕梁市虽然采取措施及时,可在她看来,这样的处理方式未必公平,因为可能会存在第一次网络报名时就有考生因此被刷的情况,如果让通过笔试的考生再次面试,那么,从一开始初审报名就被刷掉的人该怎么办?

“说起此事,我们心里也蛮难过,因为我们也是参加这样的考试过来的。不管怎样,我们这方面工作确实做得不到位。经历此事,今后就不会再这样。大家都作出一些努力和改变,这一情况就会获得改善。”工作人员说。

在中国青年报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下,不少粉丝反映了此类情况。记者核实了其中的一部分。

如天津某考生为研究生学历,所学专业为“考古学”,今年报考天津市某区教师岗位,因专业目录中包括“历史学”专业,该考生因此报名,并通过了笔试。在资格复审环节,招聘单位答复其专业与所招专业不符,要求学校为其开具“考古学”属于“历史学”专业的证明。考生开具证明后,对方仍然表示,必须要求毕业证所学专业是“历史学”。该考生无奈表示:“历史学硕士就没有毕业证上会写着‘历史学’专业3个字的。”最终无缘面试。

针对此类现象,有考生表示,像吕梁的王慧慧等经报道引起相关部门重视、重新获得面试资格的考生毕竟是少数,要解决根本问题,还在于尽快统一、明确此类考试的招考专业等要求。也有高校教师表示,学科分类有很多,要求人事部门审核人员做到全面掌握难度不小,需要一个逐步学习了解的过程。

评论:让招聘专业与招生专业停止“打架”,很难吗?

江苏省徐州市的一次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因为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的一篇报道,引起很大关注。

据报道,报考者纪元考了第一名,但最后被该市人社局取消资格,因她的研究生专业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而徐州市招聘专业目录列的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其实连外行也不难弄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之一——国务院学位办的专业目录都是公开可查的。

那次考试中的第二名得到了录用。一些读者猜测可能有“萝卜招聘”嫌疑,即为了“定向”录用第二名而以一个荒诞的理由淘汰了第一名。这种猜测并无依据,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第二名报考者是一名普通考生,且用人单位为第一名开具了愿意录用的证明,只不过人社局依据当地的专业目录,认定纪元不符合要求。

真正的问题来了。该岗位只有3人报名,刚好达到开考的最低比例。正常情况下,第一名淘汰,第二名递补,十分正常。问题在于,如果纪元本不具备报名资格,那她无权参加考试,这场考试达不到开考最低比例,很可能无效。无论是第一位还是第二、第三位,恐怕都没有录用机会。如果纪元具备报名资格,而又被以这种方式淘汰,那第二名更加不应该获得录用机会。

前两名的报考者分别都向本报表达了委屈。他们都认为自己没错,那么错在哪儿?

本报此前还报道过山西省吕梁市“世界史不算历史学”的案例,也是地方招聘设定的专业目录与上级目录“打架”的情况。最大的问题恐怕还在于,人社系统的目录与教育系统的目录没有对接。

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统一的学科专业目录。高等学校依据目录来招收学生,为这些学生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而一些学生要凭借自己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去求职时,却发现专业无法跟招聘专业目录对应,这是不公平的。

一些地方人社部门在制定招聘专业目录时比较随意,未必按照国务院学位办的标准目录来制定。有的是将几个二级学科与一级学科并列,相当于同一个目录里写着既招聘北京市又招聘北京市海淀区的报考者;有的是专业表述模糊,如“新闻”与“新闻学”,“法律”与“法学”,让人摸不清自己的专业是否在范围之内。在执行目录时,工作人员为了严格,更不敢“差一个字”,对处于“上位”的国务院学位办目录视而不见。

“差一个字”可能会是两个专业领域的差别,但也很可能是同一专业的不同表述而已,如果是后者,苦的只有望“名”兴叹的报考者。执行者自以为“严格”,殊不知只表现出了“僵化”。

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会随着形势的需要而动态调整。我国还存在一些“自设专业”,在国务院学位办的专业目录之外,高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和社会需求设立的专业。这些专业毕业生求职时,或许会遇到更多“不对口”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法人微博下,一位粉丝留言说:教育部2013年更改了其所学专业的名称,比原名多了3个字,但有的招聘单位不知此情况,只承认原名,导致现在的毕业生没有报名资格,往届学生才符合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机会真的是一旦错过就不再有。求职尤其如此。报考者可以向招考单位解释说明自己的专业情况——我们的报道对象有的选择了申请行政复议,有的选择起诉,但实际上行政复议和诉讼都很难起到救济作用。招考有自己的程序和时间节点限制,考生如果因为专业不符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就会错过机会。最后即使赢了,讨来的也只是“一个说法”。

因此,怀着失望和无奈而选择放弃的报考者很可能是多数。希望本报报道反映的这些问题,能够引起人社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重视。不要再难为报考者了。让招聘专业目录与招生专业目录停止打架,很难吗?公开招聘人才,无非是通过考试来选拔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既然如此,何必让人在“新闻”与“新闻学”之间、在“世界史”是不是“历史学”上较劲?

此类问题不解决,人们只会怀着好奇心,去猜测一次又一次招聘中存在“黑幕”——这是对难以理解的事情的自然反应。

6月13日召开的“全国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要求,今年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烦扰群众的证明和手续摸清情况、有力作为,“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来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一律取消”。

(你是否有此类遭遇,你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发邮件至中国青年报青年之声邮箱voice @cyol.com)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胡志中 张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7年06月23日 08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责任编辑:崔競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