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上影节打造10天"光影之旅" 用好电影"喂"出好观众

2017-06-26 07:37 解放日报  

今天,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

作为中国电影摇篮的上海再一次成为焦点,为全球影迷们打造了10天的光影之旅。

本次电影节全球征片数量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在覆盖全市16个区的45家专业影院展映,名副其实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嘉年华”。

节日办得如何,来自观众们的声音无疑非常重要。我们分别采访了几位不同类型的观众、一位电影学者,从受众的角度,阐释他们心中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去电影节看经典

  已是影迷的共识

自2013年放映4K修复电影以来,已有近百部经典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重新登上银幕。“去电影节看经典”,已经成为影迷的共识

70岁的梅亚斐和老伴是上海老影迷,从小看着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译制片长大,对老电影的细腻、优雅至今难以忘怀。

那时,家住南市区的她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同学一起步行到人民广场附近的电影院,买一张票,就能跟着电影里的人物一同欢笑与流泪。她说,“那个时候的电影都是很有文化的,我们都乐意去电影院做一场梦,增长见识。”

可是,这些年走进电影院,梅亚斐和老伴常常觉得犯难。一部部场面宏大、演员俊美的院线大片看似很有“腔调”,但老两口没了兴致。“脱离现实、言之无物,没劲”是他们的一致感受。

“扎劲”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让他们有了“盼头”。每年,电影节都会安排十几个精心设置的放映单元,既包含热门的商业大片,又关照小众的文艺片,还有许多尚未登陆国内院线、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影片。

今天,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

作为中国电影摇篮的上海再一次成为焦点,为全球影迷们打造了10天的光影之旅。

本次电影节全球征片数量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在覆盖全市16个区的45家专业影院展映,名副其实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嘉年华”。

节日办得如何,来自观众们的声音无疑非常重要。我们分别采访了几位不同类型的观众、一位电影学者,从受众的角度,阐释他们心中的上海国际电影节。

  去电影节看经典

  已是影迷的共识

自2013年放映4K修复电影以来,已有近百部经典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重新登上银幕。“去电影节看经典”,已经成为影迷的共识

70岁的梅亚斐和老伴是上海老影迷,从小看着上海电影制片厂的译制片长大,对老电影的细腻、优雅至今难以忘怀。

那时,家住南市区的她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同学一起步行到人民广场附近的电影院,买一张票,就能跟着电影里的人物一同欢笑与流泪。她说,“那个时候的电影都是很有文化的,我们都乐意去电影院做一场梦,增长见识。”

可是,这些年走进电影院,梅亚斐和老伴常常觉得犯难。一部部场面宏大、演员俊美的院线大片看似很有“腔调”,但老两口没了兴致。“脱离现实、言之无物,没劲”是他们的一致感受。

“扎劲”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让他们有了“盼头”。每年,电影节都会安排十几个精心设置的放映单元,既包含热门的商业大片,又关照小众的文艺片,还有许多尚未登陆国内院线、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影片。

正因为此,梅亚斐和老伴每年格外期待电影节。只要能多看些好片,他们情愿不享受“阳光政策”、和年轻人花上一样多的钱买票。他们希望,电影节这扇通向世界文化的窗口,能够一直开下去。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单元中,4K 修复是一个备受欢迎的单元。经过技术修复后,经典老电影身上那一层被岁月遮掩的尘埃终于散去,影迷能够在现代观影环境中,高清欣赏这些影史瑰宝。自2013年放映4K 修复电影以来,已有近百部经典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重新登上银幕。“去电影节看经典”,已经成为影迷的共识。

吴盼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年轻人,她对老电影充满兴趣,但平时能看到经典老片的机会少之又少,高清版更是绝无仅有。她说:“我们这群影迷,都把电影节作为大本营,是带着朝圣般的心情去欣赏那些重磅佳作的。”

如今,上海国际电影节又新增了“一带一路”单元,将中亚、西亚、中东等地区的电影带到上海。

影迷王惠蓉研究了片单后,买了一部阿富汗与伊朗合拍的电影《依依惜别》。她选择的理由很简单,“以前看了伊朗电影《小鞋子》,特别受感动,这次想再领略一下这个国家的其他影片。”与追热门的人相比,王惠蓉觉得自己对这些未知、小众的影片可能期待更大。

此外,这几年出现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日本电影单元也成了“金字招牌”。千里迢迢请了假从北京赶来的影迷王寒(化名)就是冲着这个单元而来。在他购买的十几部电影中,70%都是日本片,他说,“经典老电影我在北京电影资料馆也能看到,但日本影片,国内放映最早的就要数上海电影节了。”

为了参加电影节而请假,已经不是影迷圈里的新鲜事。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时常能见到一些从外地赶来上海的影迷,他们风尘仆仆,眼里却放着光。

  需要更多好电影

  而非同一碗阳春面

如今,我们的电影观众早已不是“饿汉”,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发多样,但是我们的市场却仍然单一趋同,仿佛天天给观众吃阳春面

正如一直以来备受诟病的那样,我们的主流院线以商业大片为主,或者“明星+IP”模式,市场口味单一,影片类型趋同,难以满足影迷的多元口味。平时买票进场的观众,大部分不是真正的影迷,对他们来说,看电影更像是一场凑热闹的活动。当这种“商业大片”看多了,普通观众的审美也变得单一。

“这导致许多人仍然以为,好电影就是好莱坞大片这一种模式,一旦出现不符合这种模式的电影,有些人就会抱怨节奏慢、看不懂、电影看起来不够爽等等。”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说。

近几年,他不断在各种场合强调,好观众需要好电影“喂”出来。我们的主流院线远远没有做到,而这个文化职能,如今落在了电影节身上。一个好的电影节,必须用各种机会,让观众看到世界上的好电影究竟是什么模样。

近几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越发凸显。之所以电影票一届比一届抢手,今年更是“秒光”,正是因为影迷们知道,有些好电影可能一生只有难得几次机会才能在影院欣赏到。4K修复单元、向大师致敬单元、纪录片单元、主席影展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固定影迷,每年从全国各地赶到上海。在这里,他们能看到真正想看的片子;在这里,他们能找到全世界多种类型、多种口味、彼此风格迥异的好电影。

石川形容,中国电影已经基本走过了“温饱”阶段。就好比一个人起初饿了很久,只要塞饱,一碗阳春面就能感到满足。然而当他每天都能吃饱以后,再给他天天吃阳春面,他就会开始腻味,渐渐想尝尝小笼包,尝尝牛排等其他口味。

如今,我们的电影观众早已不是“饿汉”,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越发多样,但是我们的市场却仍然单一趋同,仿佛天天给观众吃阳春面。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市场火爆,其实已经指出了未来的方向:我们需要看到更多元的好电影,而不是同一碗阳春面。未来,消费者应该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习惯、倾向、购买力,作出更多的选择。

这样看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就像一位引路人。

  欢迎更多人

  前来凑热闹

电影节里出现了不少凑热闹的“菜鸟级选手”。他们未必是资深影迷,也不具备“火眼金睛”,无法一眼就能看出电影的珍稀程度,侃侃而谈。他们更多“听风就是雨”,起初是被这场城市的文化盛会所吸引,忍不住前来凑凑热闹

从9天放映100多部影片的规模,走到如今10天内放映500多部影片; 放映版图从市区的十几家影院,扩大到了覆盖全市16个区的45家专业影院。20多年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石川回忆说,当年他参加电影节的活动,只要在市中心转转就行。但是近几年,电影人需要繁忙地奔波跑场地。比如,有些活动一大早就要赶到较远的片区,下一场活动又要赶到另一头反方向的片区,“但只要一想到住在那些地方的影迷有福了,我们也大力支持。”石川说。

覆盖全市16个区的网点分布、花心思让更多市民广泛参与,这一切已经有目共睹,无须赘言。如今,一些不是影迷的观众,也越来越热衷加入这场“文化嘉年华”。

比如开幕前,影迷的微信群里已经开始贴出热闹的抢票攻略,其中还混入了不少凑热闹的“菜鸟级选手”。

开幕节当天,当记者给其中一位打电话时,对方的第一反应是:“啊?电影节已经开始啦?”过了几天再问他有没有买票,他回应说:想看的两部影片已经买不到票,干脆就不买了。但是电影节确实激发了他对电影的兴趣,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经典“学习计划”,列出了一些电影片单,打算今后有机会一部部看过来。

其实,这种状态在绝大部分电影节的普通观众中很常见。他们未必是资深影迷,也不具备“火眼金睛”,无法一眼就能看出电影的珍稀程度,侃侃而谈。他们更多“听风就是雨”,起初是被这场城市的文化盛会所吸引,忍不住前来凑凑热闹。

石川认为,这种凑热闹的集体心理,也和一座城市的发展阶段、先天禀赋有关。戛纳电影节所在的地方是一座法国南部小城,几乎没有工业,因为举办了戛纳电影节而闻名于世。从此,小城主要依托电影节带动旅游和文化艺术消费。因此,戛纳电影节承担着振兴地方经济和文化消费的重任。

而上海是一座特大型城市,举办电影节的经济收入并不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电影节承担的使命,更多是社会性、公益性的,那就是文化分享、文化培育。因此,上海国际电影节愿意花更多心思鼓励全民参与,欢迎更多的人前来“凑热闹”。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它的特质在近几年中渐渐显露出来:更加接地气。

假以时日,当凑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真正的影迷群体会逐渐扩大。终有一日,我们平日的主流电影市场上,将会充满真正的电影观众。

  细节

  体现电影节的水平

电影节聚集了更多“真影迷”,对待电影更加尊重。比如说,在厅里走动,大家都轻手轻脚,注意自己携带的包和袋子,小心翼翼怕打扰到别人; 放映时突然接到电话,不会肆无忌惮地当场开始对话,而是捂着手机迅速退到场外去接; 等放完片尾再鼓掌起身也是个好现象

平日里,家住中山公园旁的梅亚斐和老伴看电影时,宁愿“舍近求远”,坐几站公交车专程去上海影城。每逢电影节,他们更是不愿意去那些没去过的影院,只“盯住”上海影城。

梅亚斐觉得,影城代表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硬件”和“软件”水平。“硬件”指的是放映环境,如视听效果一流的巨幕厅、适合小型见面会的放映厅等。

但更重要的是“软件”。梅亚斐注意到,这里聚集了更多“真影迷”,对待电影更加尊重。比如说,在厅里走动,大家都轻手轻脚,注意自己携带的包和袋子,小心翼翼怕打扰到别人;放映时突然接到电话,不会肆无忌惮地当场开始对话,而是捂着手机迅速退到场外去接;就算赶时间来不及吃饭,大家也不会把气味很重、吃起来声音很响的食品带进来。在这种共同维护的良好环境下观影,梅亚斐才觉得舒心。

看电影时,很多人都怕遇上“熊孩子”。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熊孩子”现象没那么严重,背后离不开观众们的自觉维护。

吴盼记得,有一场电影放映时,一位青年男子在放映前一分钟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地提醒所有人:“带小朋友的家长请看管好自己的小孩,不要大声嚷嚷。这里不是游乐场,电影不光是给小朋友看的,大人也需要一个良好的观影环境!”

话音刚落,现场的小朋友们瞬间安静了。相比于在网上发牢骚、说别人没素质,吴盼觉得,主动行动往往更改变人。

作为一名父亲,李程在今年电影节期间把6岁的女儿带进影院前,特地关照了女儿几条观影“小贴士”。比如,不能大声说话、不能乱动碰到前后的人等。他说,“将心比心,我们也不愿意被别人打扰,所以,杜绝‘熊孩子’从我做起。”

除了基本的文明礼貌,对影片的尊重还体现在细节上。例如,放映员会一直等到影片字幕全部结束才开灯,而不是正片一结束就急急忙忙开灯,观众还未反应过来,保洁阿姨已经等在一旁“虎视眈眈”。

再比如,电影放映完之后,影迷常常会自发鼓掌,或是表达对片中已逝导演、演员的敬意,或是向提供这个观影机会的电影节表达谢意。

这样的细节,真正体现了一个电影节的水平和一座城市的文化氛围。

  电影节成为

  喜欢上海的一个理由

这个“家门口”的电影节从此成为上海人的骄傲,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上海“文化名片”

在上海,电影文化有深厚根基。

1895年,电影在法国诞生,次年就漂洋过海到了上海。看“西洋影戏”,成了当时才子佳人时髦的消遣。资料显示,1925年前后,华商投资开设了175家电影公司,141家在上海。1949年前,中国电影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品、优秀的电影艺术家、出色的电影企业家都在上海。新中国成立后,电影的“半壁江山”依旧在上海。

1993年,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横空出世,第二年就获得了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的认可,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

这个“家门口”的电影节从此成为上海人的骄傲,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上海“文化名片”。

王寒觉得,其他城市也有电影节,尽管资深影迷都很多,对于电影节期待的心情很类似,但如果把范围扩大,放到普通市民身上,那么上海市民的参与感明显更强,电影节对城市的影响更为广泛。

比如说,王寒一大早打车去大光明看电影。刚上车,司机就主动攀谈,问他是不是去参加电影节、去看什么电影?在上海打车这么多次,王寒发现,这里遇到的司机都知道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也成为吴盼喜欢上海、留在上海的理由之一。有时,她会接到其他城市的工作机会,但只要一想到上海丰富的文化活动和独一无二的电影节,吴盼就觉得,这里更像是一个家。

前不久,梅亚斐刚和老伴去法国戛纳旅游过,她说,“去了戛纳才知道,电影能给一座城市带来多少品位和优雅。”行走其中,看到的不只是一幢幢海景别墅,还有各种形式的艺术在那里生根发芽。

对上海来说,电影节这场重要的文化盛会,起到了促进城市文化繁荣的作用。操办好一场电影节,不只是放好几场电影那么简单。

  期待被人铭记的

  城市精神

如果光看高楼大厦、商场人流,很多城市的面目可能都是相似而模糊的。真正能区别一座城市,展现它特有的精神内核的,往往是它的文化

近几年,也有人总是感慨,上海能否重振昔日电影制作的辉煌?

石川认为,今日的上海,可能就像当年的纽约。电影是工业,会渐渐形成集中效应。美国电影产业最初集中在纽约,但是纽约的电影制作成本和门槛越来越高,于是有人发现了加州。当时的加州仿佛“一张白纸”,可以任意挥洒,不仅门槛低,而且雨季短,阳光足,拍摄时间长。渐渐,美国电影产业开始向加州聚拢。

“我们不妨重新思考,电影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制片这个环节是否需要在上海重新崛起。”石川说。

其实,上海当下的文化特质非常明显:目前,上海对全国电影票房贡献很大,上海电影院分布很密,老百姓文化消费能力很强。所以,上海已经成为电影大消费市场、大交易市场。全球最大的电影完片担保公司美国电影金融公司落户上海,迪士尼也落脚上海。未来,上海可以成为中外电影交流的文化阵地,电影文化输出和输入的口岸城市。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解读上海国际电影节,其全民参与、文化推广、新人和新片影响力与日俱增,本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如果光看高楼大厦、商场人流,很多城市的面目可能都是相似而模糊的。真正能区别一座城市,展现它特有的精神内核的,往往是它的文化。在炎炎夏日,一场文化盛会、几部佳片,20届的光影梦就此镌刻在这座城市和每个人的心中,也成为中国电影漫漫岁月长廊的一部分。

一座伟大的城市不可能只有物质上的繁华,最终都将因为城市精神的伟大而被人铭记——上海,值得期待。(龚丹韵)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