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教育>校园

北师大校长寄语毕业本科生:扎根中国 服务社会

2017-06-28 14:54 人民网-教育频道  

2017年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董奇

(2017年6月22日)

亲爱的2017届毕业生同学们、家长朋友们

尊敬的莫言教授,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代表程建平书记,热烈祝贺2544名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在这个值得终身铭记的日子,我们要衷心感谢为大家成长成才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加油鼓劲的各位家长、老师和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为他们送上最热烈的掌声!

亲爱的同学们,大学的四年时光,是人生的珍贵记忆,更是青春的精彩乐章。四年里,你们见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国天眼”的落成启用、“天舟”和“天宫”遨游太空、国产航母成功下海、“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21世纪最宏大的国际合作……四年里,你们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校师生的热切勉励,见证了学校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取得的众多新成就……四年里,你们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在各类国际国内竞赛中屡获大奖,在志愿行动中服务社会,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你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在成就着更加成熟、更加美好的自己。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要结束大学本科的学习,走向新的人生道路,在这里,我想送给大家八个字:“扎根中国,服务社会”,与同学们共勉。

2017年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董奇

(2017年6月22日)

亲爱的2017届毕业生同学们、家长朋友们

尊敬的莫言教授,各位老师、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代表程建平书记,热烈祝贺2544名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在这个值得终身铭记的日子,我们要衷心感谢为大家成长成才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加油鼓劲的各位家长、老师和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为他们送上最热烈的掌声!

亲爱的同学们,大学的四年时光,是人生的珍贵记忆,更是青春的精彩乐章。四年里,你们见证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中国天眼”的落成启用、“天舟”和“天宫”遨游太空、国产航母成功下海、“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21世纪最宏大的国际合作……四年里,你们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校师生的热切勉励,见证了学校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取得的众多新成就……四年里,你们在学习中增长才干,在各类国际国内竞赛中屡获大奖,在志愿行动中服务社会,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你们的每一份努力都在成就着更加成熟、更加美好的自己。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们就要结束大学本科的学习,走向新的人生道路,在这里,我想送给大家八个字:“扎根中国,服务社会”,与同学们共勉。

“扎根中国,服务社会”是青年的使命,是时代的召唤,意味着为脚下这片热土,为培育我们的民族奉献青春的真挚情怀与担当。

上周日晚,我参加了毕业生晚会,同学们的节目都很有创意,非常精彩,值得点赞。其中化学学院2014级硕士生崔小梅的诗朗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说:“四十五年前,师大优秀校友次旺俊美、张廷芳夫妇踏上了科教兴藏的道路,我决心追随他们的脚步——去西藏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工作,在世界屋脊发热发光。今天的我,即将走出校门,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在西藏的蓝天下实现鸿鹄之志。”

同学们,“扎根中国,服务社会”绝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贡献社会、服务民众的实际行动,我为北师大有像崔小梅同学这样志存高远的学生而感到骄傲!我们也衷心祝愿她在雪域高原展翅高飞,早日收获丰硕的成果!

“扎根中国,服务社会”,需要我们深深植根中国大地,为坚守中华文化精神,为传承中华文化血脉,奉献我们的力量。

去年年底,在我校民俗学团队的有力推动下,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终于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以我校已故教授钟敬文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民俗学派的骄傲!钟先生是中国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在他九十多岁高龄时,还亲自主持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每年审理稿件上千万字;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还培养了20多位硕士、20多位博士。一位年近百岁的瘦弱老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劲的生命力?钟先生的诗作就是最好的回答:“吾侪肩负千秋业,不愧先人庇后人”,我们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的千秋使命,中华文明的生命与未来因我们而历久弥新、充满光明,这是每一位北师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位同学走向民众、服务国家的思想动力和精神追求。

“扎根中国,服务社会”还需要我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推动中国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将古老的中国故事讲出新意,将今天的中国故事讲给世界。

大家一定非常熟悉这些歌曲的名字:《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它们不仅在中华大地上代代传唱,还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和标志性名片。这些传世歌曲的改编者和作者,就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北师大的校友王洛宾。

王洛宾毕生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己任。抗战时期,他放弃去海外学习的机会,加入了西北战地服务团。他说:“最美的音乐在自己的国土上”。从那时起,他扎根西部边疆六十载,收集整理、改编翻译创作了十几个民族的七百多首民歌。这些原生态民歌的语言、曲调地方色彩浓厚,流传范围小。但经过王洛宾的改编创作后,立刻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既有民族风情,又为中国各民族群众共同喜爱、共同传唱的经典歌曲。这些歌曲来自最基层的民众,最普通的生活,表达的是人民的情感,讲述的是人民的故事,王洛宾也因此被誉为“人民的音乐家”。

同学们,当今中国,正在进行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我们适逢其会,应该扎根中国,服务社会,有所作为,努力做中华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北师大人应有的贡献。虽然在座很多同学在校期间并不是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关专业,但践行我们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就是在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因为它倡导的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果每一个北师大人都能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如果每一个教育人都能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亲爱的同学们,今年是北师大建校115周年,母校百余年的历史积淀为你们铺就了前行的道路。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是北师大人的价值追求,是每一位师大学子义不容辞的责任。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同学们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带着北师大人的骄傲与梦想勇敢前进!同学们,无论你们身在何方,母校都会惦念着你们,都会永远支持着你们!

最后,祝大家前程似锦、平安幸福!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魏楚云(实习生))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