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观点>原创>人民观点

肆无忌惮窃取中国情报,澳大利亚好意思“贼喊捉贼”?

2017-06-29 09:06 手机人民网 原创稿  作者:王震

【说热点】

人民日报评残疾考生携母上清华:自强不等于拒绝帮助

一封写给清华大学的求助信进入到公共视野。

残疾考生魏祥,幼年失怙,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母亲不放弃,这些年一个人扛起生活的重担;他自己也争气,高考考出648分,眼看要上清华。他恳求学校能够为他们母子提供一间栖身的宿舍,继续这种手拉手才能完成的生命攀登。校方不负众望,给他回信,承诺学校会妥善安排、解决后顾之忧,对他的自立精神也表示激赏,请他放心,给他打气。

这件事有两个地方特别动人。

一是这对母子的自强不息。“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我们往往从《老人与海》这样的名着中读到的精神,活生生来到身边。生命的小草顶起生活的巨石,其壮美则何如?

二是自强得到的公共呵护。自强不等于拒绝帮助,更不等于社会可以袖手旁观。学校接到求助,马上做出安排;各界看到坚毅,纷纷伸出援手,这是另外一份动人。现代社会,也是一个社会共担风险的公共社会,并不放任自己的成员自生自灭。各界实实在在行动,让人心安。(人民日报)【详细

【看世界】

肆无忌惮窃取中国情报,澳大利亚好意思“贼喊捉贼”?

最近,澳大利亚政府与媒体频频指责被中国情报部门“渗透”,炮制纪录片诬蔑中国政府在澳构建“间谍网”,危害澳国家安全。与此同时,所谓“接受华商政治捐款”“影响澳外交政策”等屡屡成为澳议会辩论中各党相互指责、打击竞争对手的“论据”。事实上,作为西方着名情报联盟“五眼”的重要成员,澳大利亚的人力情报和技术情报一向十分活跃,而中国恰恰是其情报活动的首要目标。有中国国家安全机关人士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国际隐蔽斗争领域,澳大利亚扮演的从来都不是受害者角色。他们一边大肆对华开展情报活动,一边却‘贼喊捉贼’地无端指责中国对其开展间谍活动,逻辑十分滑稽可笑”。

【说热点】

人民日报评残疾考生携母上清华:自强不等于拒绝帮助

一封写给清华大学的求助信进入到公共视野。

残疾考生魏祥,幼年失怙,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母亲不放弃,这些年一个人扛起生活的重担;他自己也争气,高考考出648分,眼看要上清华。他恳求学校能够为他们母子提供一间栖身的宿舍,继续这种手拉手才能完成的生命攀登。校方不负众望,给他回信,承诺学校会妥善安排、解决后顾之忧,对他的自立精神也表示激赏,请他放心,给他打气。

这件事有两个地方特别动人。

一是这对母子的自强不息。“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我们往往从《老人与海》这样的名着中读到的精神,活生生来到身边。生命的小草顶起生活的巨石,其壮美则何如?

二是自强得到的公共呵护。自强不等于拒绝帮助,更不等于社会可以袖手旁观。学校接到求助,马上做出安排;各界看到坚毅,纷纷伸出援手,这是另外一份动人。现代社会,也是一个社会共担风险的公共社会,并不放任自己的成员自生自灭。各界实实在在行动,让人心安。(人民日报)【详细

【看世界】

肆无忌惮窃取中国情报,澳大利亚好意思“贼喊捉贼”?

最近,澳大利亚政府与媒体频频指责被中国情报部门“渗透”,炮制纪录片诬蔑中国政府在澳构建“间谍网”,危害澳国家安全。与此同时,所谓“接受华商政治捐款”“影响澳外交政策”等屡屡成为澳议会辩论中各党相互指责、打击竞争对手的“论据”。事实上,作为西方着名情报联盟“五眼”的重要成员,澳大利亚的人力情报和技术情报一向十分活跃,而中国恰恰是其情报活动的首要目标。有中国国家安全机关人士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国际隐蔽斗争领域,澳大利亚扮演的从来都不是受害者角色。他们一边大肆对华开展情报活动,一边却‘贼喊捉贼’地无端指责中国对其开展间谍活动,逻辑十分滑稽可笑”。

据中国国家安全机关向《环球时报》记者披露,澳大利亚对华情报工作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各种合法身份为掩护,以各种名义接近中国驻外机构和海外华人,想方设法刺探情报、策反人员;另一种是,为防范所谓的“中国间谍威胁”,澳大利亚安全情报部门对在澳华人和中国使领馆进行严密监控,许多华侨受到澳大利亚安全情报部门的约谈、骚扰,被要求为澳安全机构和情报部门提供华人社区和中国使领馆的情况,甚至有人被发展成线人,在澳情报部门的指使下,入境中国搜集情报。(环球时报)【详细

反恐不能只靠“守门员”

近日,面对欧洲反恐“越反越恐”的紧张局面,身处恐怖旋涡中的德国率先研制出一套“红绿灯反恐预警系统”。该系统会存储和分析危险分子的档案,对他们进行极度危险、非常危险和比较危险三个等级的风险评估,并分别用红色、黄色、绿色来标注,警方可据此采取不同的针对措施。在高度依赖被动防御和精英反恐的当下,此类“主动防御”手段的使用,或许能对欧洲反恐助一臂之力。

自2015年初法国《查理周刊》杂志社总部遭遇恐怖袭击后,欧洲似乎难寻过去的安宁祥和。从巴黎到柏林,从布鲁塞尔到斯德哥尔摩,从伦敦到曼彻斯特,频发的恐怖袭击,让人们对欧洲的安全深感担忧。尤其是反恐体系和能力建设走在欧洲前列的英国,今年才过去一半,已经发生3起恐袭事件,有的甚至是在“满城皆兵”的高度戒备状态下发生的。(人民日报)【详细

(责任编辑:王震)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