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时政>聚议听

抢人大战升级!多个二线城市送钱送户口 北上广深出招“回击”

2017-07-10 15:40 手机人民网 原创稿  

7月2日,清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在参加毕业典礼。

今年的就业市场上新增了一个擂台,那就是以武汉、长沙、成都、西安等地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开启的“抢人大战”:武汉发布系列“毕业大礼包”,长沙出台“人才新政22条”,成都实施“蓉漂”计划,西安提出引进高层次人才“城市合伙人”计划。这些名目繁多的政策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送钱”、“送房”、“送户口”。那么,这些城市的优厚政策能否提供足够的吸引力?一线城市有什么反应呢呢?

【聚】

送钱送户口还送房 多个二线城市出台政策“抢人”

南京:6类人才购房最高补贴200万

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7月1日正式施行,凡是符合标准的6类人才都可以申请包括共有产权住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或者购房补贴、租赁补贴5大类,最低每月600元,最高补贴200万元,最大150平方米的安居补助。

武汉:设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最高达200万元

武汉市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内达到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建立“人才住房券”制度,政府以奖励形式发放支持企业人才和大学生购、租住房;5年建设3000个以上大学生实习(训)见习基地;设立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担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200万元;并首设免费创业工位等。另外,毕业3年内普通高校大学生,凭毕业证、创业就业证明即可落户

7月2日,清华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在参加毕业典礼。

今年的就业市场上新增了一个擂台,那就是以武汉、长沙、成都、西安等地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开启的“抢人大战”:武汉发布系列“毕业大礼包”,长沙出台“人才新政22条”,成都实施“蓉漂”计划,西安提出引进高层次人才“城市合伙人”计划。这些名目繁多的政策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送钱”、“送房”、“送户口”。那么,这些城市的优厚政策能否提供足够的吸引力?一线城市有什么反应呢呢?

【聚】

送钱送户口还送房 多个二线城市出台政策“抢人”

南京:6类人才购房最高补贴200万

南京市《人才安居办法》7月1日正式施行,凡是符合标准的6类人才都可以申请包括共有产权住房、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或者购房补贴、租赁补贴5大类,最低每月600元,最高补贴200万元,最大150平方米的安居补助。

武汉:设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最高达200万元

武汉市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内达到满足20万人租住需求;建立“人才住房券”制度,政府以奖励形式发放支持企业人才和大学生购、租住房;5年建设3000个以上大学生实习(训)见习基地;设立大学生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担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200万元;并首设免费创业工位等。另外,毕业3年内普通高校大学生,凭毕业证、创业就业证明即可落户

长沙:投百亿储备100万人才,给高校毕业生送户口送钱

长沙未来5年将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名人才。新引进培育的三类领军人才,分别给予200万元、150万元、100万元奖励补贴,同时分别按200、150、100平方米标准以区域同期市场均价给予全额购房补贴。高校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落户并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成都:全日制本科可直接落户

成都将改革人才落户制度,推行“先落户后就业”,鼓励青年人才来蓉创业就业,实行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凭毕业证落户制度,对于本市同一用人单位工作两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进一步放宽落户限制,提高落户便利性,努力打造最开放包容和最最人性化的人才落户制度。加大人才公寓和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对外地本科及以上应届毕业生来蓉应聘可提供7天免费入住的青年人才驿站。成都还将对急需紧缺人才提供人才公寓租赁服务,租住满5年可按不高于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该公寓。

西安:5年投38亿引才育才100万,有特别贡献的人才奖150万

西安计划五年内投入38亿元,引才育才100万名。对A、B、C类人才分别给予一次性500万元、300万元、100万元项目配套奖补。设立“西安英才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30-50万元奖励,对有特别贡献的个人给予150万元奖励。对A、B、C、D类人才,实行优质生活服务“绿卡通”制度,在医疗、子女就学、落户等方面实现“一卡在手、处处绿灯”。

【议】

调查显示:37.5%应届毕业生希望在“新一线”城市就业

智联招聘日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2017应届毕业生签约如杭州、成都、武汉、南京、青岛等“新一线”城市的比例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比例持平,而希望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高达37.5%,高于一线城市的29.9%。

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制作的2017年一季度人才净流入排名TOP10城市榜上,杭州排名最高,人才净流入率达11.78%,武汉以6.79%排名第三。成都则排名第七位,高出北京0.5%,仅比上海低0.02%。

——应届毕业生看中什么?落户是基础,发展空间是关键

“对我而言,毕业后能在大城市落户、买房就是最实在的。”家在贵州的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应届生吴潼说。他毕业选择留重庆发展,已与电子科技领域一家顶尖公司签约。

城市户籍仍意味着资源与福利。目前,一线城市的户籍政策普遍收紧,北京2017年将继续削减近半大学生留京户籍指标。相形之下,成都、武汉、重庆等城市则纷纷出台针对大学生的宽松户籍政策。

另外,对于很多优秀人才来说,房子、户口和几万块钱的补贴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他们更期待的是“发展空间”。不少从二线城市回到北京的大学毕业生,集中就业于互联网、传媒和金融等行业。对他们来说,在二线城市依然比较难找到合适的岗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说,“就业机会,尤其是高端的就业机会,与产业发展状况有关;未来就业的发展潜力,与产业升级有关;城市宜居环境也很重要,这是由公共财政提供支持打造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不仅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也包括园林绿化、道路交通等因素。”

——北上广深坐不住啦?

北京:建设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

近日,京津冀三地共同发布了《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规划(2017-2030年)》,要把北京打造成创新型人才聚集中心。

同时,与那些单兵作战的“抢人”城市不同,京津冀提出打造区域人才一体化发展共同体。要以京津“双城”人才联动带动,石家庄、唐山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等节点城市人才联动。

《规划》围绕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高端人才聚集区”的发展目标,提出了13项重点工程,包括:全球高端人才延揽计划、京津冀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工程、“圆梦京津冀”菁英计划、高技能人才联合体工程、雄安新区人才集聚工程、冬奥人才发展工程、沿海临港产业人才集聚工程、临空经济产业人才集聚工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工程、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计划、京津冀人才互联工程、京津冀人才服务定制工程、京津冀人才安居工程。

上海:人才政策还会有突破

5月8日,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报告时指出,人才政策亦将进一步突破。上海将借鉴运用国际通行、灵活有效的办法,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激励机制,造就一批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大势、研判技术发展方向的战略科技人才,培养一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集聚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企业家和高级能人才,使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在科创中心建设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6月,上海市嘉定区制定了《关于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及团队的实施意见》及《嘉定区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及团队创新创业资助、安家生活补贴和政府薪酬补贴的实施细则》。两项新政策实施后,预计未来五年区、镇两级共将投入资金2.5亿元左右,力争面向海内外引进100个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引进100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

广州:海外人才创业启动资金最高资助200万

7月9日,《广州市鼓励海外人才来穗创业“红棉计划”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 5年内每年将引进并扶持30个海外人才来穗创业项目。按照意见稿规定,从明年开始,每年评选20个技术创新类创业项目(A类)、10个商业模式创新类创业项目(B类)。对评审后入选“红棉计划”的A类和B类项目,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资助。

同时,持有“广州人才绿卡”的海外人才创办企业,可以人才绿卡作为身份证明直接申办工商登记,不再提交其主体资格证明或身份证明等材料。广州将入选“红棉计划”创业项目的海外创业人才列入广州人才绿卡申领范围。

深圳:新增5万套保障房,优先满足人才需求

近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发布《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2017年度实施计划》。根据《计划》,2017年深圳计划新增安排建设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5万套、约277万平方米,用地出让优先满足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需求。

新华网:抛出橄榄枝的同时,二线城市怎样才能留住人?

新华网引用媒体人郝昆的话指出,城市之间的人才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用脚对城市的重新投票。各城市人才政策的发布,其实就相当于是施政主张的较量。但要真正赢得“人心”,更关键还是要思考,如何能让人才留得住。

首先是产业发展的问题。有人才才能发展产业,但是如果没有清晰的产业定位和产业基础,要吸引更多人才,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为,没有良好的产业配套,人才不能各尽其才,英雄没有用武之地,终究是难以留住人的。

其次还是市场环境的问题。吸引人才,可不单是让他们过来买房、居住的,而在根本上还是要依靠人才来建设城市,必须让他们的才能和价值得到施展与实现。那么,如果是创业,公司的注册门槛如何?融资条件、配套政策又怎样?对创业公司的政策,能否与一线城市看齐,甚至超过一线城市?如果是就业,相关公共服务又能否让人舒心,而不必担心公平问题?

再者,房价的问题。房价对人才的吸引确实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些年虽说一线城市的房价涨了很多,但二线城市房价的涨势也不可小觑。考虑到工资水平,现在要在主要的几个二线城市,如杭州、南京、武汉、成都买房,对应届毕业生来说,也并非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可以说,二线城市原有的房价优势,其实是在相对削弱的。如果二线城市房价控制不好,出现“一线城市化”,显然不利于留人。

【听】

@羽中:选择去哪里发展,关键在于对发展机会和职业前景以及产业结构等因素的综合考量。

@江苏沭阳赵登亚:有好政策,有真才实学,不论何处,都能成为用武之地。

@力扬-吕树安:我来自二线城市,愿为家乡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微薄之力。

(责任编辑:董菁)
分享到: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