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

《华西都市报》纸质客户端双管齐下 副刊天天有

2017-07-11 13:41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杜一娜

报纸的副刊还要不要出版?多久推出一个副刊?副刊应该出多少个版合适?这个问题也许是困扰不少媒体老总的难题。在大家都觉得副刊犹如“鸡肋”之时,《华西都市报》却反其道而行,从今年伊始,把过去周末副刊,升级为每天4个版的“天天文化副刊”,与新闻版面平分秋色。以“做报纸就是做艺术品”的办报追求,经过半年的运作,已成为读者和业界广泛认可的品牌版面。

不仅如此,华西都市报社还在封面新闻客户端上不忘历史人文情怀,今年5月,推出《人文》频道,并全新改版《千面》频道,不仅将纸质版面的副刊内容扩大了宣传渠道,还在客户端上打造出别样的“文化副刊”。

副刊每日占半壁江山

在移动互联碎片化阅读时代,做报纸要有做艺术品的追求,用工匠精神打造文化副刊,提升报纸在读者手中的停留时间——这是在推出“天天文化副刊”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鹏给副刊提出的要求。

据“天天文化副刊”牵头人、华西都市报社常务副总编辑赵晓梦介绍,“天天文化副刊”从周一至周日,每天都有不同的特色名称,装载着不同主题的文化内容。

周一主题为《语闻成都》,报道成都都市新兴的生活方式,聚焦特色人物和有个性、有品质的成都式生活样本,反映当下多元化社会文化所带来的不同生活类型、别样生活态度、趣味生活圈子。周二主题为《城市笔记》,记录大城小事,用不同的角度展示城市的生活,通过讲述与方言有关的习俗、趣闻等内容,展示原汁原味的巴蜀市井文化。周三主题为《市民档案》,以近期热点新闻为切口,通过档案馆的档案、地方志的史料,结合采访,还原历史图像。周四主打考古发现,主题定位为《四川发现》,以最新的考古发掘新闻为蓝本,通过对一些特殊器物的追寻,重现精彩历史。周五主题是《剧透》,主打热剧解读及娱评,近距离接触文艺大咖。

报纸的副刊还要不要出版?多久推出一个副刊?副刊应该出多少个版合适?这个问题也许是困扰不少媒体老总的难题。在大家都觉得副刊犹如“鸡肋”之时,《华西都市报》却反其道而行,从今年伊始,把过去周末副刊,升级为每天4个版的“天天文化副刊”,与新闻版面平分秋色。以“做报纸就是做艺术品”的办报追求,经过半年的运作,已成为读者和业界广泛认可的品牌版面。

不仅如此,华西都市报社还在封面新闻客户端上不忘历史人文情怀,今年5月,推出《人文》频道,并全新改版《千面》频道,不仅将纸质版面的副刊内容扩大了宣传渠道,还在客户端上打造出别样的“文化副刊”。

副刊每日占半壁江山

在移动互联碎片化阅读时代,做报纸要有做艺术品的追求,用工匠精神打造文化副刊,提升报纸在读者手中的停留时间——这是在推出“天天文化副刊”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鹏给副刊提出的要求。

据“天天文化副刊”牵头人、华西都市报社常务副总编辑赵晓梦介绍,“天天文化副刊”从周一至周日,每天都有不同的特色名称,装载着不同主题的文化内容。

周一主题为《语闻成都》,报道成都都市新兴的生活方式,聚焦特色人物和有个性、有品质的成都式生活样本,反映当下多元化社会文化所带来的不同生活类型、别样生活态度、趣味生活圈子。周二主题为《城市笔记》,记录大城小事,用不同的角度展示城市的生活,通过讲述与方言有关的习俗、趣闻等内容,展示原汁原味的巴蜀市井文化。周三主题为《市民档案》,以近期热点新闻为切口,通过档案馆的档案、地方志的史料,结合采访,还原历史图像。周四主打考古发现,主题定位为《四川发现》,以最新的考古发掘新闻为蓝本,通过对一些特殊器物的追寻,重现精彩历史。周五主题是《剧透》,主打热剧解读及娱评,近距离接触文艺大咖。

《宽窄巷》则是周末的文化副刊,也是《华西都市报》的老品牌。在读者以及作者群中,口碑甚好。《华西都市报·宽窄巷》主编张晓琴介绍说,根据不同节点、热点,他们会策划相应的重点内容。比如,为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而推出的《那一年,我的高考》,这组报道将个人际遇和时代背景巧妙结合起来,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也歪打正着提前“预测”了今年高考作文题“我的高考”,在社会上和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同时,《宽窄巷》还通过策划重点系列报道,将当前的文化与历史相连。如“历史名人系列报道”挖掘四川的历史名人,连续两个月时间里,推出陈子昂、谯周、孟昶、杜孝严、张问陶、唐蒙、李德裕等20多个历史名人的专题。再如“身边的三国文化”系列报道、“蜀王密档”系列报道、“大开眼界的科举”特别报道等,从历史页码的一个小角掀开,或介绍历史遗迹,或讲述历史故事,或介绍有趣的知识,引人入胜。除了主题策划外,《宽窄巷》还着力打造了一系列名牌版面,如《阅微堂》《百家姓》《蜀境》等,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培养了读者的惯性阅读。

“天天副刊出版半年以来,不少选题都成了网上的热点,文章成了网红,为互联网时代报纸如何突围做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华西都市报社总编辑、封面新闻总编辑方埜如此评价。

谈到为何要将周末副刊锐意改为天天副刊的做法,李鹏说:“媒体是记录区域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他认为,媒体的通俗性,使其能面向基层群众,不管是对历史的记载还是对当下的反映,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华西都市报》一定要天天做文化副刊,与新闻平分秋色,记载城市的动态,记录城市的文化。

《千面》定位青年新知

通过封面新闻客户端重新包装《宽窄巷》,是《华西都市报》打造“天天文化副刊”的又一个渠道。据《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人文部总监王国平介绍,封面新闻的人文频道原有一个《千面》原创栏目,上线于去年12月。今年5月,他们对《千面》改版,致力于打造优质内容的阅读体验。

“我们将《千面》定位为青年的新知,对当代文艺青年提供不同维度的新知,引领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王国平举例说,今年春节《西游·伏妖篇》上线后引起大众广泛关注,对《西游记》的改编探讨、对各种版本改编电影的深度思考等话题,成为大家的街谈巷议,于是封面新闻人文频道的记者就去采访研究《西游记》的专家、学者来讲解原著《西游记》,采访影评家、观众等讨论电影中所体现出的现实生活的观照等话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解读当下的文化。

“封面新闻的人文报道,一直追求更加有趣、更加有料的内容方式。对硬新闻通过软形式来表现。”王国平举例说,天舟一号撤离天宫二号独立飞行这样的航天报道,就比较硬,通过采访一些专家,挖掘有趣的故事,让报道软下来,读者就更愿意看。“对软新闻,则要‘加营养’。每一篇新闻,让其图文并茂,在图文基础上,添加视频、音频,满足不同的阅读需求。”王国平说。

目前《千面》频道原创稿件有200多篇,周末早晨9:00—10:00固定推送,同步发布于腾讯、今日头条等平台,并在全国同类产品中保持了较高的更新率。

今年5月,《千面》频道升级后,每个月推出一个专题。比如,推出的第一个专题是“时代对话”。王国平介绍说,每个时代里都会有特定的土壤,每一个人都会在这个土壤里开出花来。找到这个时代最具有特征的人,他们每一个人都与这个时代有不可分割的故事,通过《千面》可为他们提供与这个时代互动的平台。6月推出的专题是“青年作家说”,通过对“80后”为主的青年作家的采访,重点关注他们的思想状态。

在日常报道之外,封面新闻的人文频道还对有时代意义的人物进行长期的跟踪报道。比如,封面新闻人文频道近期独家推出的一篇人物深度专访,点击量就过千万。

同时,封面新闻人文频道还在寻找更多合作报道的机会。据王国平介绍,今年5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特别找到封面新闻人文频道,想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合作成立一个近现代海军史口述历史中心。他们看中的正是封面新闻所推出的专题报道《甲午遗事》中的专业与深入。“与专业机构合作,发挥网络报道的优势,是封面新闻人文频道今后的一个探索方向。我们希望能够与更多的专业机构合作,让专业性报道更具有专业性。”王国平说。

追求人文价值弥足珍贵

“在创办《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和封面新闻《人文》《千面》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样用全球的视野在本土上有所作为?视野需要有全球性、前瞻性和时代性,但落脚点却要在本土。对于四川来说,巴蜀文化是落脚点,是立足点,也是文化副刊能够有所作为的地方。”李鹏谈到副刊的定位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在阅读碎片化的当下,追求人文价值弥足珍贵,要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报纸。虽然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但是,人类的思想和情感不可替代。

从《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到封面新闻《人文》《千面》,根据读者需求,不断创新推进,作为读者、作者、受访者,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大副刊、大独家,适应了分众时代的需求。”著名作家、编辑家,《四川日报》高级编辑奉友湘认为,副刊是媒体的吸粉利器,而忠实的粉丝更是媒体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他看来,融合时代的媒体培养出自己的忠实粉丝,而且要着重关注在校学生这个庞大的潜在粉丝群。“副刊经历了几落几起,从传统的周末副刊,到星期一至星期日都有副刊,而且每天4个版,可以说是开了全国之先河。”

著名文艺评论家、辞赋家,茅奖、鲁奖评委何开四说,《宽窄巷》副刊的名字起得好,不仅是城市地标,还有哲学内核。副刊的独特之处,在于选择了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名字,宽窄巷子是历史文化的地标,也是老成都的底片、新都市的客体,理解了“宽窄”,才能理解宽窄均有、松弛有度、闲能生慧的成都。

成都博物馆宣传营销总监肖飞舸分享了成都博物馆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敦煌·丝路”大展的合作经验。她说,在长达3个月的策展期间,华西都市报社与封面新闻通过深度报道和视频直播的方式吸引了超过千万人次观看,带动了上百万人次走进成都博物馆。“从报到网,多种形式,网住了更多受众,希望在未来的合作中,能够增加系列报道、国际化视野等。”

著名学者、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谭继和说,从《宽窄巷》到《人文》《千面》,《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是非常接地气的,根据需求而变。他作诗一首点赞道:“都市花冠数华西,千面为文啧啧奇。文化青春植本土,宽宽窄窄两相依。”

(责任编辑:宋心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