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军事

【老兵来信】之二:从“小鬼”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

2017-07-14 08:09 人民网-军事频道  

刘文学当兵时的照片。

我的表叔刘文学,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人。抗日战争年代就投身革命队伍,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革命事业,交给了给党,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演绎了他的精彩人生。

大纵湖,碧波泱泱,土地丰饶,人杰地灵。抗日战争年代,这里是烈士鲜血浸染过的红色土地,大批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而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篇章。这里流传着一则从“小鬼”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的动人故事,故事主人公“小鬼”就是我的表叔刘文学。

“皖南事变”发生以后,1941年1月20曰,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自此盐城成为了抗日战场,我们乡也成了抗日主阵地之一。

我们乡属于芦荡水乡地区,且四县交界,南接兴化,西临宝应,北连建湖,素有“鸡闻四县”之称,水路交通发达,芦荡连片。大芦荡就成了我们水乡儿女抗日斗争、打击日本鬼子的青纱帐。当时盘踞在沙沟的日军和敌伪军,经常开着汽艇下乡扫荡,烧杀掠抢,无恶不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抗击敌人的侵略,在新四军的领导下,盐城一带成立了抗日游击队、联防队等抗日组织。在我们水乡就活跃着一支“联防大队”。“联防大队”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斗争策略,深入敌后进行斗争。当时,我的表叔刘文学就是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名队员。

当时,新四军的领导、联防大队长吴山及其他队员来乡工作时,工作地点就设在表叔家,表叔就替他们站岗放哨。他就要求参加联防队,但因年纪太小,起初未获批准。在表叔再三请求下,新四军领导吴山大队长破例批准他为联防队员。因为年龄小,吴山大队长和其他队员都爱称他“小鬼”,他整天跟随联防大队,昼行夜伏,打击敌人。

一次新四军联防大队的领导秘密来我乡召开重要会议,地点在乡里一个叫“戚家舍”的偏僻地方,这里四面环水。“小鬼”刘文学被安排在路口站岗,他虽然人小,但很机灵,水性也好。由于叛徒泄密,会开了没多久,日本鬼子和敌伪军就进村了,表叔刘文学听到汽艇声,知道敌人来了,马上跳进河里一个猛子扎到对岸,把消息及时通知了联防队。所有参会人员与他一起马上坐上小船,篙撑棹划,飞似地钻进茫茫的大芦荡,联防队员们躲过一劫。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与联防队员们长期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他们夜间与队员们一起打鬼子,摸岗哨,除汉奸,还在村里的河荡口,打“闷水桩”,布渔网,以破坏、缠绕敌人的艇桨,阻止敌人进村扫荡,并利用自己人小的优势,搞侦探,摸敌情,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抗日联防队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随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1951年,因为表叔刘文学体格壮实等各方面优越条件,被选送到中国空军第一航校培训,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的飞行员。1953年结业后编入空十师第二十九团飞行大队,成为全天候飞行员。1954年获评“飞行技术能手”称号和奖章。1955年和1956年曾参加国庆阅兵,驾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后来,他从解放军空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后,不久便升任2701部队飞行副大队长,参加国防军事高科技试验。1968年他奉命前往西安,参加一次新式轰炸机的试飞,不幸炸聋双耳。虽经多方医治,始终未愈。

1975年表叔离休回到盐城,拒绝了县里对他的照顾。毅然回到了家乡大纵湖陈王村。住进当年土坯为墙的稻草房内,过着和乡亲们一样的简朴生活。回到家乡的日子里,他身虽残疾,但斗志犹在,仍思考着为家乡做点贡献。他毛遂自荐,主动要求担任生产队的仓库保管员,而且不拿工分、不要任何报酬,完全义务工作。这是一件又苦又累的工作,责任重大,担负着生产组社员全年口粮的保管和出纳的任务,很可能吃力不讨好。那些年,他经常睡在仓库里,尤其夏秋收获时节,粮食收藏量大,忙得整天没有一点闲时。乡亲们不忍心看他这样受苦,劝他别干了。他回答说:“难道这比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爬雪山、过草地还苦呢?我们革命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他担任保管员连续数年,尽心尽责,从未发生差错,不徇私情,公平正直。乡亲们无不为他炽热的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所感动。

从表叔刘文学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军人的情怀,一个从抗日联防队的“小鬼”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的情怀。(作者:谢建骅)

刘文学当兵时的照片。

我的表叔刘文学,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人。抗日战争年代就投身革命队伍,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革命事业,交给了给党,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演绎了他的精彩人生。

大纵湖,碧波泱泱,土地丰饶,人杰地灵。抗日战争年代,这里是烈士鲜血浸染过的红色土地,大批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而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篇章。这里流传着一则从“小鬼”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的动人故事,故事主人公“小鬼”就是我的表叔刘文学。

“皖南事变”发生以后,1941年1月20曰,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自此盐城成为了抗日战场,我们乡也成了抗日主阵地之一。

我们乡属于芦荡水乡地区,且四县交界,南接兴化,西临宝应,北连建湖,素有“鸡闻四县”之称,水路交通发达,芦荡连片。大芦荡就成了我们水乡儿女抗日斗争、打击日本鬼子的青纱帐。当时盘踞在沙沟的日军和敌伪军,经常开着汽艇下乡扫荡,烧杀掠抢,无恶不作,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抗击敌人的侵略,在新四军的领导下,盐城一带成立了抗日游击队、联防队等抗日组织。在我们水乡就活跃着一支“联防大队”。“联防大队”采取“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斗争策略,深入敌后进行斗争。当时,我的表叔刘文学就是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名队员。

当时,新四军的领导、联防大队长吴山及其他队员来乡工作时,工作地点就设在表叔家,表叔就替他们站岗放哨。他就要求参加联防队,但因年纪太小,起初未获批准。在表叔再三请求下,新四军领导吴山大队长破例批准他为联防队员。因为年龄小,吴山大队长和其他队员都爱称他“小鬼”,他整天跟随联防大队,昼行夜伏,打击敌人。

一次新四军联防大队的领导秘密来我乡召开重要会议,地点在乡里一个叫“戚家舍”的偏僻地方,这里四面环水。“小鬼”刘文学被安排在路口站岗,他虽然人小,但很机灵,水性也好。由于叛徒泄密,会开了没多久,日本鬼子和敌伪军就进村了,表叔刘文学听到汽艇声,知道敌人来了,马上跳进河里一个猛子扎到对岸,把消息及时通知了联防队。所有参会人员与他一起马上坐上小船,篙撑棹划,飞似地钻进茫茫的大芦荡,联防队员们躲过一劫。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与联防队员们长期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他们夜间与队员们一起打鬼子,摸岗哨,除汉奸,还在村里的河荡口,打“闷水桩”,布渔网,以破坏、缠绕敌人的艇桨,阻止敌人进村扫荡,并利用自己人小的优势,搞侦探,摸敌情,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抗日联防队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随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1951年,因为表叔刘文学体格壮实等各方面优越条件,被选送到中国空军第一航校培训,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的飞行员。1953年结业后编入空十师第二十九团飞行大队,成为全天候飞行员。1954年获评“飞行技术能手”称号和奖章。1955年和1956年曾参加国庆阅兵,驾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后来,他从解放军空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后,不久便升任2701部队飞行副大队长,参加国防军事高科技试验。1968年他奉命前往西安,参加一次新式轰炸机的试飞,不幸炸聋双耳。虽经多方医治,始终未愈。

1975年表叔离休回到盐城,拒绝了县里对他的照顾。毅然回到了家乡大纵湖陈王村。住进当年土坯为墙的稻草房内,过着和乡亲们一样的简朴生活。回到家乡的日子里,他身虽残疾,但斗志犹在,仍思考着为家乡做点贡献。他毛遂自荐,主动要求担任生产队的仓库保管员,而且不拿工分、不要任何报酬,完全义务工作。这是一件又苦又累的工作,责任重大,担负着生产组社员全年口粮的保管和出纳的任务,很可能吃力不讨好。那些年,他经常睡在仓库里,尤其夏秋收获时节,粮食收藏量大,忙得整天没有一点闲时。乡亲们不忍心看他这样受苦,劝他别干了。他回答说:“难道这比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爬雪山、过草地还苦呢?我们革命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他担任保管员连续数年,尽心尽责,从未发生差错,不徇私情,公平正直。乡亲们无不为他炽热的爱国爱家乡的热情所感动。

从表叔刘文学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军人的情怀,一个从抗日联防队的“小鬼”到“中国第一代飞行员”的情怀。(作者:谢建骅)

 

“老兵”,一个光荣的群体!你们或曾在战场为国流血,或曾远离故土戍守边疆,或曾在危急时刻救灾助难,或曾为国防军工倾注智慧才华,或曾在转业退伍后的“第二战场”大显身手……每位“老兵”,都怀揣一颗拳拳赤子爱国之心,都是一段深沉的历史,都有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民政部优抚安置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兵员和文职人员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网络舆论局和人民网将联合组织“老兵来信”大型征文活动。

如果您是一名老兵,请您回忆昔日当兵的故事和见闻感想,如果您是老兵的亲人,请您讲讲自己亲人的军人气质和经历;如果您是战友,请您谈谈那些难忘的军旅兄弟……

我们会珍惜每一个故事。您的故事精选后,人民日报将择优刊登,并通过人民网各平台、人民日报客户端、“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等平台推荐和播出。

稿件要求

1、稿件体裁采用书信的形式;

2、作品必须为原创,内容真实,真情实感,涉及人物请用真实姓名;

3、稿件附服役期间的照片和近照;

4、回避涉密信息,回避敏感内容;

5、请写明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退休人员写退休前工作单位)。

其他事宜

1、投稿推荐采用电子邮件,请在电子邮件标题和邮件正文写明:“老兵来信”活动投稿;

2、字数限制:2000字以内。

3、截稿日期:7月25日;

4、请留下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邱越

咨询电话:010-65368370

投稿邮箱:laobinglaixin@people.cn

邮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新媒体大厦人民网要闻部军事频道,邮编:100733

(责任编辑:邱越)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