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传媒>研究

新常态下电影品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2017-08-01 14:58   作者:匡达蔼

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同年11月,在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关键词提出6个月后,他系统阐述了“新常态”,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习总书记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们,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新常态,就是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也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比如,经济增速放缓,增长更趋平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政府大力简政放权等。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是我国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智慧决策。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虽然出现下行压力,但对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是新机遇。好比电影界说的“口红效应”那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沉寂趋冷,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中国电影或其他文化产业也可借“口红效应”,找到逆势上扬的机会。当然,我们也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内容为王、服务至上”才是始终不变的铁律。

事实如此,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各地不断深入挖掘本地区优秀的品牌文化、区域文化。广西电影人不甘落后,与时俱进,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利用广西电影品牌文化,及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拍摄影视作品,获得了较好的评价。从近年来拍摄的电影作品如《夜莺》《再见,在也不见》《石头的新年》,以及刚拍摄完成的电影《狮子吼之巨赞法师》《大笨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作品不仅倾注了广西电影人对品牌文化、区域文化等方面的深切关注与浓厚情感,而且在利用优势的文化资源促进影视产业发展、品牌传播方面有着更为深切的文化关怀,给广西电影品牌增添了无限光彩,这样一种自觉的传承意识、创新精神和传播能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品牌意识的提升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使命担当。

一、传承品牌,开创广西电影先河

说起广西电影品牌,不得不提广西电影集团,而作为广西电影集团的前身,广西电影制片厂曾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折射出中国电影艺术的独特光芒。至2011年1月广西电影集团组建前,广西电影厂共摄制出品电影故事片129部,新闻纪录片270本,科教片21本,译制片22部。其中,《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周恩来》《血战台儿庄》等4部影片在中国电影百年百部经典影片评选中入选,有30部影片获得了105项国内、国际电影奖项,培养了张艺谋等在中国和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电影艺术家,成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摇篮和“探索片”的发祥地,探索出“小厂拍大片”的成功经验,王铁成、唐国强、卢奇、陶泽如、陈道明、章子怡、周迅、蒋勤勤等一批表演艺术家曾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创造了广西电影奇迹。可以说,广西电影人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为做强做优做大广西文化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全国电影市场出现滑坡,票房惨淡,广西电影厂深受影响,困难重重,濒临破产。这样的困难状况与鼎盛时期相比,形成了巨大落差,引起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作出了“保品牌,保队伍”的指示,要求广西电影厂要珍惜现有的品牌资源和人才资源,抓好改革和发展工作,做强做大影视产业。随后,广西电影厂整体转制为文化企业,国家给予了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让濒临破产的企业重新换发生机,从而保住了广西电影厂,保住了广西电影品牌。

转企改制后,广西电影人受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所鼓舞,借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政策东风,以及电影品牌的力量,大力推进电影产业和多种产业发展,影视创作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2008年拍摄的电影《冰雪同行》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列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一批重点国产影片,获得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奖等大奖。2010年摄制出品的电影《碧罗雪山》获得了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等17项国际、国内奖项。面对成绩,广西电影人清醒地意识到,这点成绩与发达省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广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旅游文化、东盟文化等优势所赋予的电影资源相比,本土电影生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存在着不少缺憾。如何使广西电影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资源、完善产业链,提升电影品牌质量,是广西电影人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新常态”。电影迈向“互联网+”,电影市场悄然生变,电影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新生力量崛起,新资本源源不断进入;电影营销方式多元化,票房屡创新高,市场竞争激烈,并呈现出国际化特征。

广西电影人主动适应新常态,狠抓影视品牌工程建设,提出了“世界眼光、东盟合作、中国故事、广西元素”的创作要求,实施了“系列化”电影的创作生产计划,摄制出品了《夜莺》《功夫宝贝》《逆爱》《星星狗》《黎明之眼》《再见,在也不见》《石头的新年》等,荣获30多项国内外大奖。其中,中法合拍电影《夜莺》独具慧眼,用世界眼光讲述中国故事,讲述广西阳朔籍老人为了兑现多年前对妻子的承诺,带着孙女在广西桂林、阳朔的美丽山水之间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影片借助广西美丽的自然风光,让迷路的祖孙更加亲近,让小女生去掉娇气。孙女从开始与爷爷之间存在隔膜,发展到非常默契、无话不谈,特别是孙女回到北京后,想出各种办法,将分居的爸爸妈妈带入和谐的生活状态。影片通过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情感故事,阐释现代都市人寻找生活真谛的主题。该片自2014年5月在法国公映后,深受观众好评,成为第一部在法国最卖座的中小成本投资的非商业类型的中国影片,入围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节或电影展,获得美国河流国际电影节、捷克姿林国际电影节、丹麦哥本哈根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中澳国际电影节和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突出贡献奖等10项国内外大奖,入选了中宣部“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项目,被国家外交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国礼,代表中国影片参加201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角逐,顺利打入北美和印度市场,开创了广西电影的先河。

二、创新品牌,增强广西电影内生动力

近几年,广西电影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拍摄的电影有叫好不叫座的倾向,现象级、影响力强的影视作品很少,与发达省区相比差距不小。如何提升广西电影品牌质量,提高品牌效益,最重要的就是增强电影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所谓内生动力,其实就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主创新。说创新品牌,主要是自主创新,因为创新永远是电影的生命所在。

广西电影品牌升级,不仅是广西电影发展的历史,也是创新的历史。广西电影从艰苦创业到事业辉煌,后来又面临困难、沉寂蛰伏,再到转企改制、焕发生机,并开创了广西电影先河,让人们看到了广西电影风起云涌的创新和变化。正是这些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中国电影、广西电影才一直涌动着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天,新常态下,电影企业生产管理上的创新成了中国电影企业实现多层次、跨媒介、跨区域扩张,并实现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资本运作、业务规模扩张、人力资源开发等措施,更有利于构建企业全新形象和综合实力。此外,加强资本运作,提升电影生产能力,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加强国际间合作,巩固资源优势,将更有利于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广西电影如何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打造出在国内和东盟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品牌文化产业呢。

(一)创新观念,提高电影创作生产能力

一是利用好我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优势,坚持内容为王,突出思想内涵,展现主流价值,弘扬“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影视品牌工程,努力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二是在繁荣电影创作中,坚持题材多样、创意制胜、剧本为先。三是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反向配置资源,加强市场手段在项目决策中的作用。当前,广西电影人着力推出一些新电影,《石头》正在宣传发行,《龙窑》《过山榜》《亲爱的冤家》在进行后期制作,《狮子吼之巨赞法师》正在拍摄,特别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片正在筹拍,有望实现广西电影新突破。

(二)创新载体,推进电影频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以电视频道为基础载体,借助互联网+,引进新媒体传播、新媒体节目制作等经营形式,拓展经营载体,为广西影视产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新探索。互联网+,首先加的是影视的创意,希望影视创意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能够在更大的信息碰撞、更多的思想交流、更强的智慧激发和更广泛的讨论空间里,让创意更加饱满、更加充满力量、和观众形成一种更加紧密的关系。这是互联网+和电影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同年11月,在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关键词提出6个月后,他系统阐述了“新常态”,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习总书记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们,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新常态,就是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也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比如,经济增速放缓,增长更趋平稳,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政府大力简政放权等。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新常态”是我国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智慧决策。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虽然出现下行压力,但对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是新机遇。好比电影界说的“口红效应”那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沉寂趋冷,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望。中国电影或其他文化产业也可借“口红效应”,找到逆势上扬的机会。当然,我们也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内容为王、服务至上”才是始终不变的铁律。

事实如此,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各地不断深入挖掘本地区优秀的品牌文化、区域文化。广西电影人不甘落后,与时俱进,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利用广西电影品牌文化,及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拍摄影视作品,获得了较好的评价。从近年来拍摄的电影作品如《夜莺》《再见,在也不见》《石头的新年》,以及刚拍摄完成的电影《狮子吼之巨赞法师》《大笨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作品不仅倾注了广西电影人对品牌文化、区域文化等方面的深切关注与浓厚情感,而且在利用优势的文化资源促进影视产业发展、品牌传播方面有着更为深切的文化关怀,给广西电影品牌增添了无限光彩,这样一种自觉的传承意识、创新精神和传播能力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品牌意识的提升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使命担当。

一、传承品牌,开创广西电影先河

说起广西电影品牌,不得不提广西电影集团,而作为广西电影集团的前身,广西电影制片厂曾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折射出中国电影艺术的独特光芒。至2011年1月广西电影集团组建前,广西电影厂共摄制出品电影故事片129部,新闻纪录片270本,科教片21本,译制片22部。其中,《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周恩来》《血战台儿庄》等4部影片在中国电影百年百部经典影片评选中入选,有30部影片获得了105项国内、国际电影奖项,培养了张艺谋等在中国和世界有重要影响的电影艺术家,成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摇篮和“探索片”的发祥地,探索出“小厂拍大片”的成功经验,王铁成、唐国强、卢奇、陶泽如、陈道明、章子怡、周迅、蒋勤勤等一批表演艺术家曾在广西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中扮演主要角色,创造了广西电影奇迹。可以说,广西电影人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为做强做优做大广西文化产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全国电影市场出现滑坡,票房惨淡,广西电影厂深受影响,困难重重,濒临破产。这样的困难状况与鼎盛时期相比,形成了巨大落差,引起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作出了“保品牌,保队伍”的指示,要求广西电影厂要珍惜现有的品牌资源和人才资源,抓好改革和发展工作,做强做大影视产业。随后,广西电影厂整体转制为文化企业,国家给予了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扶持,让濒临破产的企业重新换发生机,从而保住了广西电影厂,保住了广西电影品牌。

转企改制后,广西电影人受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精神所鼓舞,借广西“民族文化强区”的政策东风,以及电影品牌的力量,大力推进电影产业和多种产业发展,影视创作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2008年拍摄的电影《冰雪同行》被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列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第一批重点国产影片,获得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奖等大奖。2010年摄制出品的电影《碧罗雪山》获得了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等17项国际、国内奖项。面对成绩,广西电影人清醒地意识到,这点成绩与发达省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与广西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旅游文化、东盟文化等优势所赋予的电影资源相比,本土电影生产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存在着不少缺憾。如何使广西电影在取得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资源、完善产业链,提升电影品牌质量,是广西电影人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新常态”。电影迈向“互联网+”,电影市场悄然生变,电影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新生力量崛起,新资本源源不断进入;电影营销方式多元化,票房屡创新高,市场竞争激烈,并呈现出国际化特征。

广西电影人主动适应新常态,狠抓影视品牌工程建设,提出了“世界眼光、东盟合作、中国故事、广西元素”的创作要求,实施了“系列化”电影的创作生产计划,摄制出品了《夜莺》《功夫宝贝》《逆爱》《星星狗》《黎明之眼》《再见,在也不见》《石头的新年》等,荣获30多项国内外大奖。其中,中法合拍电影《夜莺》独具慧眼,用世界眼光讲述中国故事,讲述广西阳朔籍老人为了兑现多年前对妻子的承诺,带着孙女在广西桂林、阳朔的美丽山水之间进行了一次心灵之旅。影片借助广西美丽的自然风光,让迷路的祖孙更加亲近,让小女生去掉娇气。孙女从开始与爷爷之间存在隔膜,发展到非常默契、无话不谈,特别是孙女回到北京后,想出各种办法,将分居的爸爸妈妈带入和谐的生活状态。影片通过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情感故事,阐释现代都市人寻找生活真谛的主题。该片自2014年5月在法国公映后,深受观众好评,成为第一部在法国最卖座的中小成本投资的非商业类型的中国影片,入围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节或电影展,获得美国河流国际电影节、捷克姿林国际电影节、丹麦哥本哈根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中澳国际电影节和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提名)、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突出贡献奖等10项国内外大奖,入选了中宣部“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项目,被国家外交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国礼,代表中国影片参加201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角逐,顺利打入北美和印度市场,开创了广西电影的先河。

二、创新品牌,增强广西电影内生动力

近几年,广西电影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拍摄的电影有叫好不叫座的倾向,现象级、影响力强的影视作品很少,与发达省区相比差距不小。如何提升广西电影品牌质量,提高品牌效益,最重要的就是增强电影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所谓内生动力,其实就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主创新。说创新品牌,主要是自主创新,因为创新永远是电影的生命所在。

广西电影品牌升级,不仅是广西电影发展的历史,也是创新的历史。广西电影从艰苦创业到事业辉煌,后来又面临困难、沉寂蛰伏,再到转企改制、焕发生机,并开创了广西电影先河,让人们看到了广西电影风起云涌的创新和变化。正是这些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中国电影、广西电影才一直涌动着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天,新常态下,电影企业生产管理上的创新成了中国电影企业实现多层次、跨媒介、跨区域扩张,并实现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资本运作、业务规模扩张、人力资源开发等措施,更有利于构建企业全新形象和综合实力。此外,加强资本运作,提升电影生产能力,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加强国际间合作,巩固资源优势,将更有利于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广西电影如何抓住机遇、改革创新,打造出在国内和东盟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品牌文化产业呢。

(一)创新观念,提高电影创作生产能力

一是利用好我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有关政策的优势,坚持内容为王,突出思想内涵,展现主流价值,弘扬“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影视品牌工程,努力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二是在繁荣电影创作中,坚持题材多样、创意制胜、剧本为先。三是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反向配置资源,加强市场手段在项目决策中的作用。当前,广西电影人着力推出一些新电影,《石头》正在宣传发行,《龙窑》《过山榜》《亲爱的冤家》在进行后期制作,《狮子吼之巨赞法师》正在拍摄,特别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片正在筹拍,有望实现广西电影新突破。

(二)创新载体,推进电影频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以电视频道为基础载体,借助互联网+,引进新媒体传播、新媒体节目制作等经营形式,拓展经营载体,为广西影视产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新探索。互联网+,首先加的是影视的创意,希望影视创意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能够在更大的信息碰撞、更多的思想交流、更强的智慧激发和更广泛的讨论空间里,让创意更加饱满、更加充满力量、和观众形成一种更加紧密的关系。这是互联网+和电影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三)创新渠道,推进院线营销资源整合

一是利用好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与金融机构、民营资本联姻,多方携手在市、县改扩建原有影厅,以及利用国家政策,尽快把“老少边山穷”地区的电影院建起来,增加自产影片放映渠道,争取早日建立自有院线品牌。二是注意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影片点评、网络售票等,提升影片宣传和营销手段,使广西的影片利润最大化。

(四)创新模式,加快影视产业基地建设

经过几年来的市场调研,借鉴他山之石,结合广西实际,广西影视产业基地建设拟以“一地多能”的模式,以具有特色化、差异化的经营理念,结合拍摄基地模式和主题公园模式特点,将民族特色、东盟文化、影视要素、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购物等诸元素融为一体,突出文化创意,拓展园区功能,对产业元素与旅游元素进行嫁接与融合,打造一个全新概念的影视文化产业基地。

(五)创新手段,加快人才培育步伐

优秀人才一方面要利用项目通过外部引进,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内部培养。在内部人才培养上,一是通过影视创作生产,让广西电影人到生产第一线锻炼成长。二是通过理论研究、项目运营等形式,以老带新,加快广西青年电影人才成长。三是实施青年业务骨干培训计划,设立培训基金,请专家传授知识技能,集中学习实践,统一考试;同时选派一些优秀青年骨干到区外大型电影集团、专业高校培训学习。四是与高校合作,整合教育资源,开办影视学院或影视专业班。培养出一批结构合理、在广西乃至全国电影创意、摄制发行、影视评论、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都有影响力、有话语权的人才,为广西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传播品牌,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传播品牌,就是通过传播品牌文化塑造品牌力,体现品牌的力量和提高品牌的影响力。这里说传播品牌,主要是通过电影品牌文化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增强国际传播能力,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几年来,国内各地区、各部门积极研究、制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一带一路”,文化交往,促进“民心相通”。“民心相通”就是通过文化交流与合作,实现各个国家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相互欣赏。因此,文化交往是经济交往、外交交往、贸易交往、金融交往的前提。电影作为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走出去”,责无旁贷。于是,广西电影人主动作为,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依托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文化相近、民心相通的优势,积极推动电影“走出去”,展现中国魅力,传递中国精神,展示文化品牌,促进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往来和交流合作。

目前,除了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大部分东盟国家的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合作交流尚未起步,这为广西实施电影“走出去”工程提供了机遇。具体做法:

一是打造“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电影交流平台。该平台已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从2013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中国—东盟电影展映周活动,参展的电影包括中国或中国与一个东盟国家的影片。目前已成功举办了2013中越电影文化周、2014中国(广西)—新加坡电影周活动、2016年中国—泰国电影文化周活动。每次展映时间3至5天,活动内容包括展映双方国家6部优秀电影(每个国家3部)、电影合作论坛及项目洽谈。

二是落实好“世界眼光、东盟合作、中国故事、广西元素”的创作要求,实施“中国-东盟系列电影”拍摄计划。从2013年开始,计划每一到两年与一个东盟国家合作拍摄一部东盟题材电影。与东盟国家合作摄制影片,形成影响力,凝聚东盟国家电影人才,共同开拓世界电影市场。电影《再见,在也不见》《越囧》《大笨象》就是实施该计划的作品。中国、新加坡、泰国合作拍摄的电影《再见,在也不见》成为广西首部中国-东盟系列电影,该片由新加坡新锐导演陈哲艺担任总监制、总导演,中国忻钰坤、新加坡陈世杰、泰国西瓦洛3位新锐导演联合执导,陈柏霖、杨祐宁、蒋雯丽、秦沛等联合主演。影片拍摄跨越了“三国四地”,中国、泰国、新加坡三个国家,中国广西、中国台湾、泰国曼谷、新加坡等4个主要拍摄地。该片以人与人之间的地理、心灵和感情的距离为背景,围绕“再见”这个共同母题,讲述了三个发生在不同地域又互有关联,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动人故事,用情牵绕人心,用情剖析人性。

该片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度“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项目,被选为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开幕式影片,是金马奖首次选择非台湾本土电影作为开幕式影片,2015年5月进入全国电影院线发行,并先后在台湾地区、泰国、新加坡等地上映,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探索出中外合拍电影的新路径。

三是成立“东盟语电影译制中心”,增强国际传播力。几年来,广西电影集团东盟语电影译制中心参与中宣部组织实施的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把一些中国优秀电影译制成东盟各国语言影片,同时把东盟国家的优秀电影通过译制引进到中国展映,促进电影文化交流。译制了越南电影《草灰味》《飘泊》《热沙》;把中国电影《天琴》译制为越南语影片,《阿佤山》译制为越南语、柬埔寨语、缅甸语影片,电视纪录片《风物东兰》译制为越南语、柬埔寨语、泰语、印尼语、老挝语、缅甸语等。

四是创建服务“一带一路”载体窗口。发挥电视媒体优势,与东盟国家合作,以固定电视栏目落地东盟国家,加强文化交流传播,宣传电影、推广电影和延伸电影产业链,打造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载体窗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广西电影人在深入挖掘本土优秀的品牌文化及优势文化资源方面不仅倾注了浓厚情感,而且在利用优势的文化资源促进影视产业发展、品牌传承、品牌创新和品牌传播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广西电影在创作生产、商业模式、技术和人才培养上与发达省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广西呼唤着电影的光荣与梦想,在当今电影发展的黄金时代,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向电影光荣的目的地继续前行,继续从“世界眼光、东盟合作、中国故事、广西元素”的创作要求出发,从传统文化到现代故事,从广西电影人到专业人才,从艺术演绎到技术呈现,多层面、多维度去发展,去展现中国魅力,传递中国精神,展示品牌文化,广西将与全国、与世界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合作,呈现更多的精品力作。

(作者系广西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马潇(实习))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