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14:47 光明日报 作者:朱美禄(贵州财经大学)
造纸
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了时代主旋律,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学也成为了显学。古人虽然没有低碳环保和循环经济学之类的词汇,但却具有这方面的朴素意识,从他们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的种种举措中便可见一斑。
自古以来书写材料多用竹简和缣帛,但是简重而缣贵,使用起来不方便也不便宜。《后汉书》蔡伦传中说:“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谁能想到纸的前身居然是树皮、麻头、破布以及渔网呢?蔡伦造纸,变废为宝,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纸相类似的还有墨。据明代朱常淓《述古书法纂》记载,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可见“文房四宝”之一的墨的前身,乃是不受待见的煤烟。苏东坡在《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中说:“书窗拾轻煤,佛帐扫余馥。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诗歌既道出了扫烟制墨的艰辛,又称光润的墨为“玉”,可见煤烟华丽转身也为东坡先生所宝爱。当然,制墨所用的煤烟多种多样,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还有用石油烟制墨的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从沈括的叙述中,不难看出他勇于尝试的品格,还可以看出他变废为宝的冲动。
东晋陶侃厉行俭约,其变废为宝的故事历来传为美谈。据《晋书》陶侃传记载,“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陶侃令人把造船剩下的木屑竹头收藏起来,当时人们都不解其意。后来一次新春朝会,恰逢雪后初晴,大厅前雪化了地面还很湿,陶侃便叫人把木屑拿来铺在地上,解决了行路不便的问题。等到桓温伐蜀时,一时找不到竹钉装船,又是陶侃收藏的竹头解了燃眉之急,发挥了军事作用。
造纸
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了时代主旋律,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学也成为了显学。古人虽然没有低碳环保和循环经济学之类的词汇,但却具有这方面的朴素意识,从他们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的种种举措中便可见一斑。
自古以来书写材料多用竹简和缣帛,但是简重而缣贵,使用起来不方便也不便宜。《后汉书》蔡伦传中说:“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谁能想到纸的前身居然是树皮、麻头、破布以及渔网呢?蔡伦造纸,变废为宝,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与纸相类似的还有墨。据明代朱常淓《述古书法纂》记载,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可见“文房四宝”之一的墨的前身,乃是不受待见的煤烟。苏东坡在《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中说:“书窗拾轻煤,佛帐扫余馥。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诗歌既道出了扫烟制墨的艰辛,又称光润的墨为“玉”,可见煤烟华丽转身也为东坡先生所宝爱。当然,制墨所用的煤烟多种多样,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还有用石油烟制墨的记载。鄜延境内有石油,“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从沈括的叙述中,不难看出他勇于尝试的品格,还可以看出他变废为宝的冲动。
东晋陶侃厉行俭约,其变废为宝的故事历来传为美谈。据《晋书》陶侃传记载,“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陶侃令人把造船剩下的木屑竹头收藏起来,当时人们都不解其意。后来一次新春朝会,恰逢雪后初晴,大厅前雪化了地面还很湿,陶侃便叫人把木屑拿来铺在地上,解决了行路不便的问题。等到桓温伐蜀时,一时找不到竹钉装船,又是陶侃收藏的竹头解了燃眉之急,发挥了军事作用。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陈遗以焦饭活命的故事。“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而遗母。”后来陈遗平叛失利,军队溃散,无以为粮,有人饥馁而死,但是陈遗却以一囊没有来得及交给母亲的焦饭活了下来。据说杭州天宁寺内过去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贮藏起来,逢到饥年则以救荒,平常年头到腊月初八就煮成腊八粥分赠信众,称为“福寿粥”或“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可以添寿增福。可见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焦饭、剩饭不仅可以活命,还可以化人,其作用不可小觑。
天下之物,生之有时,用之无度,则必屈;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古人对此了然于心,故致力于变废为宝,让牛溲马勃各尽其用。在现代社会,尽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相对而言已显得丰富,但是古人变废为宝的智慧,对于我们践履低碳环保、发展循环经济仍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