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民网 环保

永定河,一条绿意流淌的河(砥砺奋进的五年·绿色发展 绿色生活)

2017-08-07 08:07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潘少军

“卢沟东曲化玉蟾,晓月西沉入镜湖”。“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近年“重现江湖”,让观赏者欣喜不已。

盛夏时节,永定河修复段草木葱茏,人工湖中白鹭嬉戏,岸上广场舞跳得节奏分明,分明是一幅人与自然相亲相融的美图。在未修复的无水段,灌草自然萌发,为固定厚厚的沙土,人们还在河道中种上了柳树。

这些景象,让人感慨不已!

2011年之前,永定河断流,下游的晓月湖干涸,湖上的卢沟桥成了“干沟桥”,“卢沟晓月”美景消失了20年之久,可谓“卢沟桥下无流水,晓月坠入沙石坑”。不仅卢沟桥如此,其他断流的140公里河道,生态环境也严重恶化。

2010年,北京市水务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规划方案》,共投资14亿元,启动了首批包括晓月湖在内的“四湖一线”生态修复工程;一年后,就让永定河18.4公里长的城市核心段,变成了“有水的河”,也恢复了“卢沟晓月”等一批沿河景观。2016年,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上升为国家工程,今年还将启动南段59公里无水河道的治理。

永定河一度病得不轻

提起“悬河”,很多人会想起黄河、长江等。其实,北京头顶上也有一条“悬河”,那就是永定河。永定河下游的卢沟桥水面,比天安门广场高15米;上游的官厅水库水面,甚至比天安门广场高300多米。河高城低,隐患极大。

“从古至今,防洪防汛是永定河治理的第一要务。”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工程计划科科长彭淑芳表示,永定河历史上多次暴发洪水,在新中国成立前的834年间,共决口81次,漫溢60次,改道9次;曾5次水淹北京、8次水淹天津。

“卢沟东曲化玉蟾,晓月西沉入镜湖”。“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晓月”,近年“重现江湖”,让观赏者欣喜不已。

盛夏时节,永定河修复段草木葱茏,人工湖中白鹭嬉戏,岸上广场舞跳得节奏分明,分明是一幅人与自然相亲相融的美图。在未修复的无水段,灌草自然萌发,为固定厚厚的沙土,人们还在河道中种上了柳树。

这些景象,让人感慨不已!

2011年之前,永定河断流,下游的晓月湖干涸,湖上的卢沟桥成了“干沟桥”,“卢沟晓月”美景消失了20年之久,可谓“卢沟桥下无流水,晓月坠入沙石坑”。不仅卢沟桥如此,其他断流的140公里河道,生态环境也严重恶化。

2010年,北京市水务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了《永定河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规划方案》,共投资14亿元,启动了首批包括晓月湖在内的“四湖一线”生态修复工程;一年后,就让永定河18.4公里长的城市核心段,变成了“有水的河”,也恢复了“卢沟晓月”等一批沿河景观。2016年,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上升为国家工程,今年还将启动南段59公里无水河道的治理。

永定河一度病得不轻

提起“悬河”,很多人会想起黄河、长江等。其实,北京头顶上也有一条“悬河”,那就是永定河。永定河下游的卢沟桥水面,比天安门广场高15米;上游的官厅水库水面,甚至比天安门广场高300多米。河高城低,隐患极大。

“从古至今,防洪防汛是永定河治理的第一要务。”北京市永定河管理处工程计划科科长彭淑芳表示,永定河历史上多次暴发洪水,在新中国成立前的834年间,共决口81次,漫溢60次,改道9次;曾5次水淹北京、8次水淹天津。

1954年,永定河上游地区的官厅水库建成,控制了上游来水,大幅降低了洪水发生几率。在随后的几十年间,水利部门在上游地区建成了250多座水库、塘坝,相关防洪水利工程不断完善,大幅提升了永定河的整体防洪标准。

但是,由于永定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河水含沙量很大,导致如今的官厅水库库区就堆积了6亿多立方米泥沙,官厅水库以下的100多公里河段也堆积了大量泥沙。自1956年以后,由于持续干旱少雨,加之上游来水减少,永定河有140公里河段陆续断流,相关河道及周边区域成为北京西部最大的沙尘源。

永定河病了,病得不轻。

“以水定治”破解资源短缺

干涸的永定河,要修复成“流动的河”,首先要解决水量问题。能依靠永定河本身来水吗?

“随着降雨量减少、上游用水量增大,永定河来水减少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北京市水文总站副总工程师黄振芳介绍,上世纪50年代,永定河的年径流量曾高达约18亿立方米,到了2015年,降至约1亿立方米;同时,在永定河上游流域的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地,总的用水量仍在快速上升。用多补少,永定河水资源量持续减少。

北京的年降雨量为400毫米至600毫米,而永定河流域的年蒸发量达到1000毫米,要解决永定河的水量问题,靠天然降雨行不通,只能依靠人努力。

因地制宜,广开水源,北京市推进永定河修复工程。一是利用当地的“雨洪水”和中水;二是调用部分“南水北调”水;三是从官厅水库适量调水,并协调上游的山西等地适度放水,保证了永定河修复工程的基本用水。

“从目前看,要让永定河流动起来,只能是涓涓细流,而不能滔滔汩汩;只能是局部有水面,而不能‘一条大河波浪宽,奔腾不息到东海’。”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总负责人高晓薇表示,北京的水资源极为宝贵,目前仅能承载约2000万人口。因此,用于永定河修复的“生态水”,就得细致地用,循环着用。

前期完工的永定河“四湖一线”工程,就是采用循环用水办法:利用多级提泵站,将流至下游的水回抽,通过一条回流管线返回上游,如此循环往复,节约了大量用水。

高晓薇介绍,为了减少渗水问题,“四湖一线”工程形成的门城湖、莲石湖、晓月湖、宛平湖等4个人工湖,都在底部垫上有一定渗透率的防渗膜,既节约水,又保证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交流。“如果光放水、不存水,没几天就漏光了。”

“以水定治”,这是大原则。永定河不同河段的修复思路不同,前期的核心城区段以“增水增绿”为主;即将启动的南段59公里无水河道,是“以水带绿,以绿为主”,这都是考虑到了北京的水资源情况。

生态修复提高环境效益

永定河上游的水体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如果治理不好,极有可能将“一江污水送京城”。官厅水库作为修复工程的直接“放水源”,成了工程截污、治污重点。

北京市官厅水库管理处副主任李光远介绍,受上游工农业和生活污染影响,官厅水库的上游来水普遍为Ⅴ类水甚至劣Ⅴ类水,达不到Ⅳ类水的入库标准。为解决水污染问题,前些年,官厅水库引入德国的生物治污技术,在库区入水口前种植数千亩水生植物,将来水过滤成为Ⅳ类水后入库,效果明显。目前水库正在扩建新湿地,准备进一步提高入库水水质。

北京市对永定河的治理过程,从“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利”,如今又进入“绿色水务”。融入新的生态环保理念和技术手段,永定河的生态修复过程变得更加和谐。

根据植物对河道行洪的影响情况,永定河确定了“3草5灌10乔”的种植原则,即在3年洪水位以下以种植草及水生植物为主,3—5年洪水位以花灌木为主,5—10年洪水位以湿地小乔木为主,10年洪水位以上点缀大乔木。

现在永定河每年仅有1000万立方米的生态水补给,只能满足低限需求,这就必须控制和运用好生态补水。“要动态监控水质,适时调配水量。”永定河管理处工程设计科副科长黄勇表示,比如水流速太慢不行,会导致水体缺氧、鱼虾死亡、水体变臭,这都需要科学调控。

据统计,永定河目前共增加陆地植物67种、水生植物21种,回补地下水2800万立方米。

(责任编辑:初梓瑞)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

精彩推荐